教学系统设计与绩效技术的比较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6:09: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学系统设计与绩效技术的比较分析

摘 要 本文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概述了教学系统设计与绩效技术的发展关系,然后对两者的定义、理论基础、学科定位等进行比较,最后是实际应用方面的分析,笔者希望能借本文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字 教学系统设计 绩效技术

一、从历史的角度看,绩效技术主要起源于程序教学和教学系统设计

以后,认知科学、信息技术、组织开发、改革理论与实践等又将绩效技术的研究推向更深。教学系统设计主要应用于传统的学校教育,而绩效技术则主要应用于商业和工业领域,那么对教学系统设计与绩效技术的关系,二者的定义、理论基础、学科定位等问题的研究就十分必要。

二、为了对问题进行探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学系统设计与绩效技术的发展与定义

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isd)也称作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绩效技术,又叫做人类绩效技术(human performance technology,简称hpt),关注的是人的问题。绩效技术之父thomas f. gilbert认为“人类绩效技术的目的是增加人力资本,一种实践

和机遇的产物,在此,技术是指某种将潜能转化成资本的程序”。我国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张祖忻教授认为“绩效技术是运用系统理论与方法解决企业绩效问题的研究”。

教学系统设计最早萌芽于军队和工业培训领域,其目的是尝试利用教学设计提高培训的质量。教学系统设计20世纪60年代才逐渐被引入到学校教育中,并作为一门独立的知识体系得到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对教学设计在商业和企业领域、军队的影响比较深入,而对其他领域的影响则较弱;20世纪90年代,绩效技术开始对教学设计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教学系统设计强调提高教学效率,着重创设学与教的系统,其目的是帮助学习者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绩效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绩效水平,侧重环境动机的影响。 (二)教学系统设计与绩效技术的理论基础

教学系统设计与绩效技术理论基础的比较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对两者理论基础的比较可得出:isd是hpt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isd的基本理论(系统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可以成为hpt的基础;hpt的理论基础更具开放性,并不局限于某一个学科;hpt的理论基础更加广泛,涉及到的范围也更广,除与教学、培训相关的isd的理论相关外,还包括了管理学、工程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

(三)教学系统设计与绩效技术的学科定位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分析,我们知道教学系统设计是20世纪60

年代以来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新兴学科,是教育技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而对于绩效技术的定位问题,国外学者则有多种观点,这里分列一二:有的学者认为教育技术是人类绩效技术的一个分支领域;有的学者认为教学系统设计与绩效技术是教育技术领域中的两个重要部分。

本文认为,教学系统设计与教学技术是平行的关系,它们是教育技术领域中的两个重要部分。两者存在共同点但又有自己不同活动领域,教学系统设计与绩效技术都重视对事物的整体把握,强调系统观点。

(四)教学系统设计与绩效技术的相互影响

教学设计人员对addie(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模型的研究是hpt模型研究的基础与先驱。其中isd中有许多大量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如角色扮演、视频教学、案例研究、专题讲座等对hpt也有很大程度的影响;isd中的需求分析、形成性评价方法等都在绩效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hpt随着isd在企业中的应用之间发展起来并对isd产生了很大的影响:hpt使isd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isd最开始是应用于中小学教育,但是军事训练、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影响,目前其大量活动是在私营部门的员工培训方面展开的;在hpt的影响下isd自身有多改善,随着hpt的深入发展,研究者们发展培训和教学并不是解决绩效问题的最佳方案,因此引发了学者们的深思,他们总结hpt的优秀经验,建立了很多新的模式和方法,使isd得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