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精美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22:17: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7 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妙。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难点:

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前准备:

课件,布置学生搜集秋天的声音。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

同学们,现在已经是秋天了。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有关秋天的景物图片,我们一起看看。怎么样?

秋天太美了。其实秋天不仅有这么美丽的景色,还有美妙的声音。有位作家就把这声音写成了一首诗,今天我们就来学学他的诗——板书:听听,秋的声音。齐读课题。

比较:与“听,秋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课题用两个“听”,是要仔细地听,认真地听,安静地听,才能听到秋的声音。) 二、初读诗文

1.请大家轻轻打开语文书第7课。请看看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和第5、6课有什么不太一样?那与第4课古诗又有什么不同呢? (让学生认识现代诗,了解诗节。)

2.那秋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听读课文。(出示课文朗读示范) 3.学生练习朗读:

a.分组读。(1—4组分别读1—4小节,男女生分别读5—6小节。) b.全班读,矫正“叮咛、音乐厅”的读音。 c.配乐朗读。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学生自学课文,老师给你一点提示:

自己小声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碰到不懂的可以翻翻工具书,问问别人。

2.作者听到了哪些秋的声音?请用笔画出来。板书。

3.在这些声音中你最喜欢哪种呢?找到你最喜欢的那一节读读,边读边想像,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同桌互说。 (1)品读第一节

问:a为什么喜欢?你好像看到什么了?黄叶会怎么道别? b.这么美妙的声音背下来了吗?指名,齐背。 (多种形式的读,读熟,为后面的仿做准备。) (2)品读第二节

我们一起来听听。听蟋蟀声。读出你的喜欢。评读。 (3)品读第三节大雁句

这句中有没有不懂的?大雁会对它的好朋友叮咛些什么呢? 每天早上,当你背起书包上学时,妈妈会对你怎么说呢?(指名说)

妈妈一遍又一遍地说,这就叫“叮咛”。那大雁要飞往南方过冬去了,又会对它的好朋友叮咛些什么呢?

留在这儿的好朋友听到大雁的话心里会感到多么温暖呀。这就叫“暖暖的叮咛”。齐读。 (读好“暖暖的叮咛”是学生理解字词的需要,也是为感受“秋的温暖”作铺垫。) (4)秋风句

为什么喜欢?丰收了,田野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读出你的感受。 四、仿写诗歌,升华理解 1.读第一、二、三小节。

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好像来到了大自然,看到了一望无际的田野,看到稻子成熟了,在对着我弯腰;甘蔗成熟了,在向我点头;果园里,苹果、梨子、桔子、葡萄都在向我微笑;还有呢,黄叶正在与大树告别;蟋蟀正在说,再见了阳台;大雁正在叮咛白云哥哥,别冻着注意保暖……多么美妙多么温暖的秋的声音啊!一起来读读第一、二、三小节。(配乐) 2.引读第四、五节。教师配乐范读。 评读。谁愿意像老师这样读读?

知道老师读这段时为什么越来越喜悦,越来越高兴吗?

是啊,从每一片叶子,每一朵小花,每一滴汗水,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我们都感受到了秋,感受到了秋的声音,感受到了秋的美丽、秋的丰收、秋的温馨和喜悦。让我们带着这种温馨与喜悦一起再读读第5节。

(让学生在体会老师读的过程中,感受秋的美丽、秋的丰收、秋的温馨和喜悦。这种感受让学生用朗读的形式来表现。)

3.秋的声音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每位同学都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再仔细去听听秋的声音。想想看,秋天还会有哪些声音?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声音,仿照课文第一、二小节的样子写下来。 选派代表诵读,给学生配上音乐。

(这是学生对“秋”的深入体会,也是体味语言、运用语言、积淀语言的契机。) 4.小朋友都很有心,都用心体会到了、用心听到了各种各样秋的声音。是啊,秋的声音也在每一个石榴上,在每一……大自然处处有秋的声音。难怪作者说:(师引读第六节)。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开心吗?一起再读第六节。 五、总结

秋的声音,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让我们再次来感受秋声带给我们的喜悦吧!配上音乐一起读读整首诗,会背的可以背。 板书设计:

黄叶 道别 蟋蟀 告别 7 听听,秋的声音 大雁 叮咛 田野 歌吟 ……

(教学反思参考1)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是一篇现代诗,这篇课文语言精练优美,且富有韵味,很适合学生阅读,但由于是诗歌,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了解诗歌的含义还有些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1.享受秋天,引入课题。 2.读读秋的声音,感受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