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相关问答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54: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LTE相关问答题

1. LTE关键技术

(1) OFDM /SC-FDMA (2)MIMO多天线技术 (3) MAC高阶调制16QAM,64QAM (4)链路自适应AMC (5) HARQ (6) 小区间干扰消除 2. OFDM技术的优缺点:

优点:1. 频谱效率高 2. 带宽扩展性强 3. 抗多径衰落 4频域调度及自适应

5. 实现MIMO技术简单

缺点:1. 易受频率偏差影响 2. 存在较高的峰值平均功率比 3. MIMO技术

(1) 发射分集:多路信道传输同样信息 提高接收的可靠性和提高覆盖; (2) 空分复用:多路信道传输不同信息 提高链路容量;

(3) 波束赋形:多路天线阵列赋形成单路信号传输 降低小区内干扰,提高覆盖,提升

系统吞吐量。

4. LTE网络结构:LTE系统由EPC和eNodeB组成,EPC包含MME和S-GW,MME为EPC

的控制处理部分,S-GW为EPC的数据业务承载部分;eNodeB之间接口为X2,eNodeB与EPC之间的接口为S1。 5. LTE无线帧结构

(1) FDD模式:10ms的无线帧由10个1ms的子帧构成,每个子帧由2个0.5ms的时隙

组成。

(2) TDD模式:10ms的无线帧由2个5ms的半帧组成,每个半帧又由5个1ms的子帧,

其中4个常规子帧和1个特殊子帧组成,1个常规子帧包含2个常规时隙,特殊子帧由3个特殊时隙UpPTS、GP、DwPTS构成。

(3) 常规时隙配比7种,常用2种,编号1配比2:2;编号2配比3:1 (4) 特殊时隙配比9种,常用2种,编号5配比3:9:2 编号7配比10:2:2 6. 资源分组

(1) RE最小的时频资源单位,频域上占用1个子载波(15KHz),时域上占用1个OFDM

符号。

(2) RB系统调度单元,频域上相当于12个子载波(180KHz),时域上相当于1个时隙

(0.5ms)。eNodeB是以1个TTI即2个RB为调度的最小单位。

7. TM模式(TM1~~TM8)常用模式

(1) TM2 发射分集 (2) TM3 空分复用 (3) TM7 单流波束赋形 (4) TM8 双流波束赋形 8. 下行物理信道与信号

(1) PDS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用于承载下行用户信息和高层信令

(2) PBCH(物理广播信道)用于承载主系统信息块信息,传输用户初始接入的参数 (3) PMCH(物理多播信道)用于承载多媒体信息

(4) 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用于承载该子帧上控制区域大小的信息 (5) PDC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息

(6) PHICH(物理HARQ指示信道)用于承载终端上行数据的ACK/NACK反馈信息 信号:同步信号:主同步信号PSS,辅同步信号SSS;

参考信号:CRS公共参考信号/DRS专业参考信号

9. 上行物理信道与信号

(1) PUC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

(2) PUS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用于承载上行用户信息和高层信令 (3) 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用于承载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发送 信号:DMRS解调参考信号/SRS测量参考信号 10. LTE系统信息

(1) MIB(主系统信息块)传输的信息(参数):

1.下行链路系统带宽 2.PHICH配置信息 3.系统帧号 4.天线发射数据流数量 (2) SIB1传输调度信息(参数)

? SIB1传输与评估一个UE是否被允许接入小区有关信息以及其他系统信息的调

度信息

1.小区接入相关信息 2.小区选择信息 3.SIB调度信息 4.TDD参数配置 5.SI窗口长度 6.ValueTag

11. 小区搜索

(1)UE解调PSS获得5ms时钟,得到小区组内ID; (2)UE解调SSS获得10ms时钟,得到小区ID组;

(3)接收并解码PBCH,得到MIB,读取PBCH的系统消息及天线配置; (4)接收PDCCH信令调度的SIB(PCH配置、RACH配置、邻区列表等)。 12. 随机接入信令流程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

第一步:在上行RACH上发送随机接入的Preamble。 第二步:在DL_SCH信道上发送随机接入指示。 第三步:在UL_SCH信道上发送随机接入请求。 第四步:在DL_SCH信道上发送随机接入响应。 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

第一步:在下行的专用信令中分配随机接入的Preamble。 第二步:在上行RACH上发送随机接入的Preamble。 第三步:在DL_SCH信道上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13. LTE相关参数

(1) 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2) RSRQ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3) SINR 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 (4) RSSI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14. LTE频段

(1) D 2570—2620M 中心频点:37850 (2) E 2300—2400M 中心频点:38950

(3) F 1880—1920M 中心频点:38350 现网FDD 1765 1860 15. MAC调度算法:

1. 最大C/I算法 2.轮询算法 3.比例公平算法

16. 调度方式:持续调度、半持续调度和动态调度算法

17. 小区间干扰消除解决方法:1.加扰 2.跳频 3.发射端波束赋形 4.IRC抑制强干扰技术

5.小区的干扰协调ICIC

18. PCI mod 3:LTE网络中PCI = 3* Group ID ( S-SS)+ Sector ID (P-SS),如果PCI mod 3值相同

的话,那么就会造成P-SS的干扰;模三的干扰最为严重,主要就是由于PCImod3 配置相同,导致PSS读取失败。

19. LTE的设计目标

a) 带宽灵活配置:支持1.4MHz, 3MHz, 5MHz, 10Mhz, 15Mhz, 20MHz b) 峰值速率(20MHz带宽):下行100Mbps,上行50Mbps c) 控制面延时小于100ms,用户面延时小于5ms

d) 能为速度>350km/h的用户提供100kbps的接入服务 e) 支持增强型MBMS(E-MBMS)

f) 取消CS域,CS域业务在PS域实现,如VOIP g) 系统结构简单化,低成本建网 20. e-NodeB的主要功能包括:

a) 无线资源管理功能,即实现无线承载控制、无线许可控制和连接移动性控制,在上

下行链路上完成UE上的动态资源分配(调度); b) 用户数据流的IP报头压缩和加密; c) UE附着状态时MME的选择;

d) 实现S-GW用户面数据的路由选择;

e) 执行由MME发起的寻呼信息和广播信息的调度和传输; f) 完成有关移动性配置和调度的测量和测量报告。 21. MME的主要功能包括:

(1) NAS (Non-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信令的加密和完整性保护; (2) AS (Access Stratum)接入层安全性控制、空闲状态移动性控制; (3) EPS (Evolved Packet System)承载控制; (4) 支持寻呼,切换,漫游,鉴权。

22. S-GW的主要功能包括:

分组数据路由及转发;移动性及切换支持;合法监听;计费。 23. P-GW的主要功能包括:

分组数据过滤;UE的IP地址分配;上下行计费及限速。 24. VoIP中调度TTI调度周期20ms 25. LTE的需求目标

(1) 更高的用户数据速率; (2) 更高的频谱效率;

(3) 更低的时延(包括连接建立时延和传输时延); (4) 更灵活的频谱使用; (5) 简化网络体系架构; (6) 无缝切换;

(7) 合理的终端功耗。 26. 上行参考信号的作用

(1) 用于eNode B对上行PUSCH和PUCCH信号的检测和相干解调 (2) eNode B实现对上行信道质量的评估和资源调度

(3) 同时还可以用于功率控制,时间提前量和信号到达方向测量等 27. TD-LTE与TD-SCDMA帧结构的区别

(1) 时隙长度不同;TD-LTE的子帧长度和FDD-LTE保持一致,有利于产品实现以及借助

FDD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