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2 19:50: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四章 采区布置
第一节 采区巷道布置
一、开采顺序
采区各区段开采顺序:自上而下、由东向西开采,首采工作面为1231工作面,即1231工作面→1232工作面→1233工作面→1234→1235工作面。区段内采用后退式开采。
二、采区巷道布置
设计采区的运输大巷、材料上山、回风上山、总回风平巷均布置在煤层中。采区上车场采用平车场,中部车场为甩车场,下车场采用高低道车场。
见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剖面图。 三、回采工作面 1、回采工作面巷道布置
回采工作面巷道由工作面轨道平巷、运输机巷、联络巷、回风平巷及开切眼组成。工作面轨道平巷通过留设煤柱护巷作为下一区段的回风巷。
2、首采工作面
设计采区首采工作面布置在首采区段东翼 (区段标高+900~+935m),工作面编号为1231。采煤工作面平均纯煤厚1.4m,平均倾角为24°,工作面走向长393m,倾斜宽80m。
3、工作面长度及推进度
工作面长度是决定其产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适当加大工作面长度可减少工作面的准备工程量,提高回采率。但工作面过长会导致工作面推进度下降,降低正规循环率,不利于矿井高产、稳产、安全生产。
根据矿井煤层条件,设计确定回采工作面长度80m。
工作面年生产时间按330d、“三、八”制作业、“两采一准”循环作业方式,日循环进度2.0m、正规循环率0.80计算,则年推进度为528m。
4、工作面生产能力
工作面生产能力按下式计算:
ΣA采=Σn·I·M·L·γ·C·10-3
式中:ΣA采——采煤工作面生产能力,万t/a;
Σn——回采工作面个数,1个; I——工作面长度,首采工作面长80m; M——纯煤厚度,C3煤层首采面煤厚 1.4m。 L——工作面走向年推进度,528m; γ——煤层容重,1.50t/m3; C——工作面回采率,95%。
ΣA采=1×80×1.4×528×1.50×0.95/1000
=8.43(万t/a) 5、采区生产能力
掘进煤按10%计算,则矿井生产能力为:
ΣA矿=8.43×1.1=9.3(万t/a)
经计算,一个回采工作面能满足矿井9.0万t/a的设计生产能力。 四、采区生产系统 1、煤炭运输
工作面煤炭自溜至运输机巷、通过刮板输送机转载至联络巷装入矿车,由人力推运至采区中部车场,经轨道上山由绞车下放至采区下车场而进入东运输大巷。
2、矸石运输
掘进工作面矸石由人工推运至采区中(上)部车场,经采区轨道上山由绞车下放至采区下车场而进入东运输大巷。
3、材料及设备运输
材料、设备通过轨道上山提升绞车提升至采区中部车场,经人力推运至工作面下口。
4、采区通风
回采工作面:新鲜风流从轨道上山、中部车场、工作面轨道平巷(运输机巷)进入工作面,污风经工作面回风平巷进入总回风平巷排出地面。
掘进工作面:新鲜风流从轨道上山、中部车场通过局部通风机压入掘进工作面,污风经回风上山进入总回风平巷排出地面。
5、主要硐室通风
消防材料库位于新鲜风流中,未独立配风;采区绞车房采用独立配风。 6、排水
矿井采用平硐开拓,12采区为上山开采,无排水设备,矿井涌水通过水沟自流排放。
7、压风
矿井主平硐井口附近建有地面压风机房,井下主管管径为DN80,支管管径为DN40。
8、消防及防尘
风井井口附近,+950m标高建有200m3高位水池,水源取自山泉水。井下防尘主管管径为DN50,支管管径为DN32。见消防、防尘洒水系统布置平面图。
见采区机械配备平面图。
第二节 巷道掘进
一、巷道断面及支护形式
主平硐、采区上、下车场、绞车房半圆拱断面,锚喷支护,锚喷采用砂浆锚杆,锚深1.8m,锚杆间、排距1.0m,喷浆厚度80mm;总回风斜井、消防材料库均采用等采用半圆拱断面,砌碹支护。
东运输大巷、轨道上山、回风上山、区段轨道平巷、运输机巷、联络巷及区段回风平巷均采用梯形断面,矿用工字钢架棚支护;开切眼为矩形断面,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支护。
二、巷道掘进进度指标
掘进指标:岩石平巷100m/月,岩石斜巷70m/月,半煤岩巷150m/月,煤巷200m/月。
三、掘进方法、掘进面个数及掘进机械设备
采用钻爆法掘进,岩巷采用光面爆破,同时作业的掘进工作面为2个。 煤岩巷采用风动凿岩机和煤电钻打眼,人工装载,矿车装运。 四、生产时期采掘比例
正常生产时期,1个回采工作面,2个掘进工作面,采掘比为1:2。 五、移交生产时井巷工程量
设计区域移交生产时,采区施工井巷长度总计3591m(新施工3366m,维护利用225m),其中岩巷612m(新施工387m),半煤岩巷(新施工)2892m,煤巷(新施工)87m,井巷工程量总计22434m3。
井巷工程量详见附表4-2-1。
巷道断面图详见附图4-2-1、4-2-2、4-2-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