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22:20: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合肥市2019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文综历史试题
24.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
论来干预朝政,西周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这说明当时
A.君主专制政体不够完善 B.原始民主遗存尚有影响 C.公众舆论决定国家事务 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25.传统观点认为,秦二世而亡缘于暴政。后来有研究者认为秦朝社会变革力度远超人们的
心理承受能力,导致帝王、群卿乃至庶人都处于恐惧之中而又没有合理的消解渠道、是压倒秦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又有学者提出,秦朝制度抑制了多元文化的发展,没有得到中原以及关东人士的认同,遭反抗以至亡国。据此可知,关于秦二世而亡的认识 A.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B.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解释 C.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D.缺少对古代其他王朝的观察
26.唐朝把《孝经》作为学校的必修课。《唐律疏议》中涉及孝的有58条,约占全部条款的
11%,从不孝罪的论定、定刑、惩罚措施以及为官的丁亲原则、家族中的尊卑等级等,皆有细致的规定。这充分表明唐朝时期
A.四书五经逐渐被冷落 B.传统孝道受到重视 C.儒家思想开始法制化 D.统治政策开明开放
27.商业类书籍是明清时期书市中的大端。徽商刊刻了如《天下水陆路程》、《宝货辨疑》、
《商贾便览》等著作,举凡算帐、交税、用银、用秤、出行气候、商业通信、求神保佑发财等一切知识和经验都包括在内。这反映了
A.文化进步推动政府政策调整 B.贾而好儒成为商人共同追求 C.印刷技术变革促进商业繁荣 D.商业发展助推知识结构更新
28.民国初期的政党、社团有300多个,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
中国社会党等等。这些党派大体为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这
一现象的出现
A.得益于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 B.标志政党政治的正式确立 C.导致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D.说明民主革命的基础广泛
29.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说:“泰西思想界,现在依然是浑沌过渡时代,他们正在那
里横冲直撞寻觅曙光。许多先觉之士正想把中国、印度文明输入,图个东西调和。这种大业只怕要靠我们才得完成哩。”梁启超的这一认识
A.反映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B.缘于戊戌变法的失败 C.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绝望 D.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
30.下图是1945年8月—1947年底国民政府发行法币数额图(据杨荫溥《民国财政史》)。
图中数据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1945年8月—1947年底国民政府法币发行额(亿元)
A.日益庞大的军费开支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D.日本对沦陷区的疯狂掠夺
31.毛泽东在提到某一条约时说:“(它)巩固了两国的友好关系,一方面使我们能够放手地
和较快地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一方面又正在推动着全世界人民争取和平和民主反对战争和压迫的伟大斗争。”该条约是
A.《日内瓦公约》 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C.《朝鲜停战协定》 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32.希腊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这类传说中的主人公大都是神与人的后代,半神半
人的英雄。他们体力过人,英勇非凡,成为古希腊人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化身。这反映出古希腊人
A.征服自然的顽强意志 B.崇尚武力并热衷殖民扩张 C.重视城邦的集体荣誉 D.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观念
33.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英国社会围绕奢侈的定义、奢侈浪费与社会道德、奢侈浪费与
经济发展、奢侈浪费与健康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大讨论。通过这次讨论,奢侈的含义发生了转变,转变的关键之处在于将奢侈的定义与道德脱钩,与经济发展挂钩。据此可知,
这场大讨论
A.不利于社会消费的增长 B.导致了西方人文精神缺失 C.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 D.激化了英国社会阶级矛盾
34.《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是国际交往中国家主权的唯一体现者,但各联邦成员仍保
留了派遣和接受对外使节的权利。帝国军队也是由各邦分担的份额军队组成,巴伐利亚和符滕堡有自己的陆军部和邮政管理机构。此外,各邦还保留有教育、宗教、部分司法、征收直接税等权利,这一现象
A.推动了统一市场的形成 B.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 C.植根于长期分裂的历史 D.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
35.19世纪末,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塑造了一个性格孤僻,胆
小怕事、恐惧变化、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别里科夫。该作品 A.揭露沙皇俄国深刻的社会矛盾 B.批判了因循守旧的僵化思想 C.表达了人民群众对革命的畏惧 D.属于现代主义文学典型代表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古代基层社会在秦汉时期已形成“官、绅、民”三种力量格局。传统中国社会的乡绅是国家权力体系与社会宗法制度相互联系的中枢,是乡村社会的建设者,自觉塑造乡村风俗和承担维持社会治安的责任。
一方面,“家国同构”式的、“国家渗透社会”的古代社会形态形成了自上而下等级分明的两种力量,即官僚制与乡土秩序。乡绅之治是国家权力在地方的延伸,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通过察举、科举等方式将文化权力转变为政治权力。乡绅之治所代表的国家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文化权力政治化的结果,是附属于专制王权阶层的。另一方面,乡绅之治也是乡村平衡国家权力无限渗透的天然屏障。社会中如果没有同国家权力抗衡的自治组织或团体,国家就会通过层层官僚机构将偏离于公共利益的强权意愿直接贯穿到社会底层。中国古代乡绅,尤其是本籍乡绅,相近的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使其带有强烈的情感和身份认同,成为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公共权力的主导者。
——摘编自秦德君、毛光霞《中国古代“乡绅之治”:治理逻辑与现代意蕴》
材料二 英国乡绅的产生得益于为加强王权、巩固中央集权进行的封建制改革。国王启用乡绅治理地方的目的是强化王权,乡绅与国王、大贵族之间均存在依附关系,但在执行王室政策、法令的同时,自身利益与地方利益使得乡绅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形成“乡绅自治”。这是英国传统地方自治的体现,也是近现代英国地方自治的基础。乡绅对地方治理的影响主要通过担任治安法官来实现,治安、刑事司法、税收等体制都因治安法官权力的逐渐增大而被纳入其中。由于乡绅是治安法官的主体,担任治安法官成为乡绅发挥地方影响最佳途径,而治安委员会更是乡绅群体议事、处理地方事务的自治机构。长期以来,乡绅占据议会下院的主体,下院是乡绅获得国家政治话语权、维护自身与地方利益的主要阵地。经过英国19世纪的宪政改革,乡绅在政治上的影响逐渐衰落,但并非被彻底“消灭”,更多的乡绅在英国工商业资本主义发展中转变身份。
——摘编自顾荣新《英国乡绅与英国宪政关系简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乡绅之治”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