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值线地图的判读及综合应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3 18:42: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等值线地图的判读及综合应用

1、等值线(面)类型与影响分布的因素

等值线(面)类型 等高线 等深线 等温线 等降水量线 等太阳辐射量线 等压线 等压面 等盐度线 影响分布的因素 地质作用(内力、外力) 地质作用(内力、外力) 纬度、海陆、地形、洋流、大气环流等 纬度、海陆、地形、洋流、大气环流等 纬度、太阳高度、海拔高度、云雾量等 热力作用(气温)、动力作用 海拔高度、热力作用(气温)、动力作用 蒸发量、降水量、洋流、径流等 2、等值线(面)图判读的一般规律 (1)读数据(注意等值距) ①读等值线(面)上的点

规律一:一般,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相同或者为零。 ②读等值线之间或闭合等值线内的点

规律二:一般,等值线两侧的数值不同。

(2)比大小:根据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判读等值线(面)的大小。 (3)看疏密(比较值差)

规律三: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越密,说明该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越大。 (4)析弯曲(判断地理要素的影响因素)

规律四:等值线向数值大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小,向数值小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大。

规律五:等值线的弯曲反映了地理要素的分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等值线的弯曲程度反映了弯曲处数值与平直处数值的差别程度。

(5)判方向:主要是在等高(深)线上判断坡向,在等压线上判断风向。

规律六:坡向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近地面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3、重点详解:等高线图的判读及应用——

(1)等高线图上基本地形的判读:

注:

①陡崖高度计算方法:(x-1)d≤ΔH<(x+1)d (d为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即等高距,X为重叠的等高线条数)

②等高线与五种地形的关系: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2)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运用

①等高线图的特点及判读

1)等高线图上高、低区域的判读方法 a垂线法

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两侧作等值线的垂线,方向是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向中心辐合,则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为高值区。在等高线图上,辐合是山谷(集水线),辐散是山脊(分水线)。若为等压线,辐合是低压槽,辐散是高压脊。 b切线法

切线法是指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

切线,比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该切线与其他 等值线的交点)的数值大小。若切点数值小于其 他点的数值,则为低值区(山谷);若切点数值 大于其他点的数值,则为高值区(山脊)。 c口诀法

等值线向高值方向凸出为低值区,等值线向低值 方向凸出为高值区。可编口诀“凸高为低,凸低 为高”“槽线对山谷、脊线对山脊”等等。(大山谷、小山脊)

2)闭合等高线图的判读 a剖面线法

相邻的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其内部数值可以通过类似作“地形剖面图”的方法,看数值曲线变化趋势来判断其数值范围。

b口诀法

相邻的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若其值与低值相同,则线内数值比低值低;若其值与高值相同,则线内数值比高值高.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若为等高线,大值对山地,小值对盆地;若为等温线,小值对山地,大值对盆地)。

②等高线图的实际运用: (1)与气候结合:

A、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 0.60°C/100m

B、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C、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 (2)与河流水文结合:

①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②水库坝址的选择: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坝址位置须岩石结构紧密,不易侵蚀,如花岗岩。 (3)与地区规划结合:

①铁路、公路选线:一般尽量选在缓坡,避开陡崖、滑坡,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②港口应考虑:避风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 ③农业区划: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水源条件等,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区划。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多发展畜牧业,山地多发展林业。

④工厂厂址选择: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往往也要考虑地形、地质情况。生产高、精、尖等电子产品的工厂一般选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

⑤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等温线的判读——

目标: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弯曲情况来判断气温的变化;根据气温分布的特点来分析影响的因素。 (1)判读规律: ①等温线数值:(气温无论一月,还是七月,都是由低纬向两极递减。)数值自南向北递增——北半球;数值自北向南递增——南半球。

②等温线疏密: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大。 (2)等温线的弯曲分布规律:

等温线向高纬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高 等温线向低纬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低(“高高低低”规律) 等温线平直——下垫面性质单一。(如南半球40°---60°处的等温线较平直,说明海洋面积大,性质均一。)

思考:哪些因素影响等温线的弯曲分布?(冬夏季节、海陆状况、地势高低、寒暖流)见下表: 等压线图的判读(同一海拔高度民主上气压水平分布情况)——

目标:

①根据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气压场类型高压、低压、高压脊、低压槽、鞍部) ②判断风向

③分析天气变化判读规律: ①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

低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盆地(中心为上升气流) 高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顶(中心为下沉气流) 高压脊——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脊线) 低压槽——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槽线) ②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

等压线的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等压线的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③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任意点)和天气形势:

判定风向规律: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 天气:是指大气短时间内的物质状态,包括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标。 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B、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C、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