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经济系历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3 14:58: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早在七十年代初,在滕维藻教授的领导下,南开大学的学者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对跨国公司的研究。当时发表了许多学术论文,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研究跨国公司问题的学术专著《跨国公司剖析》,系统介绍了跨国公司的发展、组织结构及其影响,为国内学术界开展跨国公司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南开的跨国公司研究不断发展,研究领域也迅速扩大,在跨国公司的行业研究、国别研究、多学科交叉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进展。在滕维藻和陈荫枋教授的主持下,完成了国家“六五”重点课题“西方跨国公司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世界经济》、《经济研究》、《南开学报》等重要刊物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

1986年南开大学组织召开了“跨国公司与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国际学术研讨会,一批国内外著名的跨国公司专家参加,就跨国公司与中国对外开放问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论文结集分别以中英文在美国和国内出版。

1992年,南开大学成立了专门的跨国公司研究中心。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危机的研究,着重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的变化、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周期与危机的特点、当前条件下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与结构性危机的关系和当代资本主义财政危机与货币金融危机等问题。

魏埙和熊性美教授合作完成了六五重点课题“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危机的研究”,之后熊性美教授又主持承担了博士点项目“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与经济危机的研究”。

(6)日本经济问题,主要研究日本的跨国公司和综合商社、日本金融问题以及日本对外经济关系等;主要成果包括李文光撰写的《日本农业情况及对内外的农业政策》、《日本银行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中的作用》和《经济危机的严重发展和日本经济的衰落》,和翻译的《住友财团概貌》和《丰田四十年的历程》。

(7)大洋洲经济问题,南开经济研究所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对大洋洲经济进行专门研究的机构,当时的研究主要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经济问题为重点,

兼顾其他已经独立的诸岛国经济。

该专业谷源田、殷汝祥、杨绍纯等研究人员撰写了《澳大利亚的货币政策》、《日本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的依赖》、《澳大利亚的能源问题》和《新西兰林业发展初探》等大量论文,出版有《澳大利亚经济》,还参与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经济卷和世界历史卷中大洋洲部分的编写工作。

(8)中国近代经济史,主要研究人员包括闫光华、俞启孝、刘佛丁、朱秀琴和丁长清等,一方面在以前调查整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典型企业的历史调查,来研究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合作完成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同时,在八十年代中期又开始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中国城市史、中国近代盐业史、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和中外近代经济发展史比较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研究,与中国社科院等单位共同主编了《中国盐业史》,在这些研究中他们注意运用经济学理论研究近代中国经济发展,逐渐形成了后来以刘佛丁教授为代表的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南开学派”。

在科研工作中,南开经济研究所尤其注重理论与实践需要的相结合,理论研究为经济建设服务。曹振良于1983年完成的《试论中国住宅业》一文,联系我国目前住房状况,主张改革房租制度,以避免过去住房问题上获益不均的状况,受到住宅管理部门的重视,杜厦的《关于我市投建75万吨乙烯工程的几点看法》,李罗力的《深圳特区双重汇率的调查报告》等研究报告也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研究所还积极参加了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的协作项目,部分研究人员还接受了中心的一些研究任务:贾凤和应邀协助汪宣三同志参加了江西、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咨询工作;李罗力参与天津计划部门试编了1982年196种产品的投入产出表,协助解决天津宏观经济计划与预测问题;于民受石油工业部委托研究石油价格变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和石油生产国与石油公司关系;赵兴汉承担了书记处农业政策研究室农产品价格的课题。

1984年3月,经济学院院长办公会议决定将经济研究所内部发行的学术刊物《南开经济研究所季刊》改名为《南开经济研究》双月刊,滕维藻、钱荣堃、

谷书堂任顾问,杨玉川任第一任主编兼编辑部主任。

经学校批准,《南开经济研究》自1985年2月20日起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很快成为了我国经济理论的核心刊物,后来陆续被评为被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期刊方阵”的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署一级期刊和天津市优秀期刊,同时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选为首批来源期刊,并为众多二、三次文献转载和摘引。

在研究工作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经济研究所研究生培养工作也逐渐恢复。 1979年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重新开始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1982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准南开大学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史为首批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其指导老师分别为滕维藻和傅筑夫,经济研究所也从1983年起开始招收培养经济类博士研究生。

研究生学习的学科专业和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相联系,主要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社会主义价格学、工业经济、农业经济、财务管理、数量经济、跨国公司、国际金融、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大洋洲经济、日本经济、世界经济地理、旅游地理和中国近代经济史等,分别由滕维藻、鲍觉民、刘君煌、钱荣堃、陈荫枋、谷书堂、王继祖、陈国庆、熊性美、何自强、贾秀岩、殷汝祥、李文光、阎光华、刘佛丁等教授、副教授担任导师。

经济研究所在课程设置上尽可能与国内外理论的最新发展接轨,本所师资不足的科目,就借助社会力量,聘请造诣精深又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老教授担任兼职教授。经济研究所先后聘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浦山教授、经济史专家吴承明研究员、聂宝璋研究员、工业经济专家张宣三教授、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家宋承先教授、农业经济专家王耕今教授、数量经济专家李伯溪教授等一起培养研究生,力求使同学们学到最新的知识。

老一代学者的倾心传授,造就了一大批经济管理专业的中青年高级人才,包括逄锦聚、陈宗胜、冼国明、柳欣、马建堂、周冰、唐杰、陈争平、周立群、谢思全、王玉茹、赵农、刘迎秋、李维安、王正毅、臧旭恒等,推进了中国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建设实践的发展。

经济研究所还和国家地质矿产部联系,九十年代初在长春和南开大学先后开办了三次正式的研究生班,由地矿部选拔推荐优秀干部人员,南开大学谷书堂等著名教授亲自负责培训和指导论文,为近三百名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者的在职学习和提高提供了机会,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后来成为了政府的高级官员和业务骨干。

经济研究所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参加国际上的学术交流。早在1980年3月26日,经研所就和经济系联合邀请美国的柯克博士来到南开作关于“美国劳工立法”的报告,介绍美国当前经济发展和工人生活状况;同年11月8日,经研所所长滕维藻应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邀请,参加了在美召开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讨会。

1981年4月12日,经济研究所又与经济系联合举办外国专家讲学班,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雷诺兹和国际金融专家特里芬教授来校举行为期两个月的讲学,介绍当时经济学的发展情况。

1982 年5月21日,滕维藻出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同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联合举办的世界经济问题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作了《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的报告。

1983年经研所派出了熊性美和王继组两位教授去美国讲学,与美国许多学术单位建立了联系。当年9月,经济研究所与兰德公司合作举办了中美学者“经济-管理”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美国加州大学副校长罗宾逊教授,美国国家对外关系资料研究中心主任费尔德博士,兰德公司高级研究员叶孔嘉博士等国际著名学者。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年至1989年,经济研究所主持或参加招待的外国来访学者有二百多人次。其中以美国和日本学者为最多,还有澳大利亚、加拿大、联邦德国、英国、南斯拉夫、瑞典、泰国等国和香港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学者。

期间经济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也曾多次受各种学术团体之邀,先后访问过美国、墨西哥、南斯拉夫、巴西、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的大学、研究机构或出席国际学术会议,也曾派出人员到香港、日本、澳大利亚做长期进修和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