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医院感染管理台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46: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医院感染管理台账(文件夹)清单

一、 医院感染管理方面法律、法规及文件材料 1、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2、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三个规范 4、 《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相关内容 5、 《消毒隔离制度》等各种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6、 职业暴露防护方面文件 7、 合理用药方面文件 8、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文件

二、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本(内容)

1、 成立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兼职监控医生和护

士组成,职责明确。

2、 根据科室特点制定本科室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案(措施或制度) 3、 每半年一次小组活动记录,内容包括: ① 学习医院感染相关知识 ② 讨论医院感染病例

③ 对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情况进行自查

④ 总结、分析科室医院感染方面工作,并提出整改措施

三、 科室成员参加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学习)记录本:登记全科医护人员参

加学习情况

四、 科室医院感染病例及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本 五、 各种消毒及监测登记本 六、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

七、 医院感染管理科督查反馈意见书 八、 《医院感染通讯》

通 知

全体员工: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定于2013年7月20日下午14:00在健康教育室学习“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的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培训。

主讲人:陈亚波,望全院护理人员准时参加!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办公室 2013年7月16日

总 结

2013年7月20日,我院护理部护士长陈亚波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了“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的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培训。目前,静脉输液作为临床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发生输液反应,轻则给患者增加痛苦,重则可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如何保证输液的安全则成为重中之重。此次培训从输液感染的相关因素、输液反应患者主要表现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就如何提高静脉输液安全性以及预防输液过程中感染控制的具体措施深入浅出地进行了讲解。通过本次培训,更新了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理念,增强了护理人员保护病人的责任感,提高了自我防护意识,促进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发展。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办公室 2012年7月21日

讲稿

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的医院感染控制

静脉输液过程发生感染的原因,对医院发生的输液反应和输液静脉炎,从环境、空气、物体表面、消毒、护理技术操作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主要感染环节是病房、治疗室空气污染,治疗室物体表面不洁、无菌操作不规范、配液过程污染、消毒灭菌制度执行不严格。结论加强空气消毒,严格操作规程,做好消毒灭菌,严格执行洗手消毒制度,定期监测是控制感染的关键。

静脉输液是临床一种重要治疗手段,但存在一定风险,一旦发生输液反应,轻者使患者增加痛苦,重者可危及生命。 自从1831年苏格兰意识ThomaLatta发明了静脉输液技术以来,100多年的时间里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静脉输液已经成为当今临床上一种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最常见的医院感染因素有4个,即注射器及针头的污染、无菌棉签的污染、一次性输液器插头的污染、消毒液的污染及消毒方法不当所致的消毒失败。现将其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

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危险因素:

1、注射器及针头的污染:

①操作者的手对注射器的污染:教科书上的抽吸药液的方法由于更新很慢而在临床上很不适用,即使手法很熟练也因环节的增多而无法快速操作。现在临床上大都是操作者以手横握注射器抽吸药液,针筒、活塞一把抓,手直接接触和污染了活塞。污染的活塞在回推后污染到针筒,当活塞二次抽吸时,污染的针筒则直接污染到筒内的药液。

②操作环境对注射器和针头的污染:注射器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活塞和针头经常暴露于空气中,而操作者则经常将抽出活塞的注射器随便放在操作台上。空气中的尘埃、病菌、操作台上的污染物和病菌都可直接污染注射器的活塞和针头。

2、输液卡填写不完整:漏填、输液滴速、执行时间、输液批号、更换液体时间、操作者签名7例次、输液实际滴速与输液卡填写滴速不符、输液瓶与输液瓶串连现象普遍,液体外渗、药物配制后放置时间>2h 、输液对象错误。

3、软袋式输液减少回气污染,安全性提高,肠道外营养液双腔或三腔袋,避免配液污染,5%白蛋白用于低血容量休克(20%白蛋白高张,需稀释后用),某些含药输液。

4、大输液在不溶性微粒控制、有关物质检查、提高有效成分分析方法检测的灵敏度与正确性方面要求都更高。 丹参小针剂的质控标准仅检查3项。而丹参大输液的检查却有17项。丹参大输液有效成分的控制标准也从一种增加至三种,从而增强了药物的可控性及有效性.

5、对某些水溶性较差的药物,小针剂中通过加入助溶剂、调节pH等方法制成,改为大输液后,在其运输或使用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对质量是否合格、有无药物析出、无菌及细菌内毒素和热源检查等问题的研究都增加了一定难度。

6、小针可100°30min 灭菌,大针不可,小针有时滤过除菌,大针不可行。小针安瓶包装药品与玻璃相互作用简单含药输液药物与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