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备课(可直接打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4 13:47: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找直尺上的1厘米: 师:那么1厘米到底有多长呢?能在直尺上试着找找1厘米吗? 师:从0到1。 3、比划直尺上的1厘米: 师:对照尺子比划一下,举起来 4、借助小棒比划、感觉1厘米: 师:为了让同学们比得更准确些,老师为你准备了1厘米的小棒。来借助小棒再来比划一下;来用另一只手也来试一试?请轻轻地放下小棒。来闭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长呀?能用手势直接比划1厘米长吗?通过摸、想、比划,你感觉1厘米怎么样? 5、生活举例: (1)(师举小手指)老师小手指的宽度、(举打火机)这枚打火机的厚度。 (2)每组桌面上有一个信封,听要求:请组长把里面的东西倒在桌面上,小组成员合作找出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放在一起。比比哪组合作的好、找的准。(教师巡视) (3)谁想代表你组来说一说?那组有补充? 师:你能再想几个例子吗? 6、找直尺上其它的1厘米: 从1到2这1大格的长度也是1厘米。3到4这大格也是1厘米 教学建议 三、认识几厘米: 1、认识几厘米,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师: 1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那从0刻度线到2刻度线的长度呢? 师:刚才大家认识了1厘米,知到了2厘米长,你知道4厘米有多长吗? 生:因为有4个大格。 师:有不同的找法吗? 或问:(从几到几的长度也是4厘米?) 师:你还能找出另外一些长度吗? 四、估计、测量物体的长: 1、估计、测量小棒的长: 师:拿起这根红色小棒,想着1厘米长,用眼观察它大约长多少厘米?比比谁的眼力好。 2、测量自己的一拃: 师:你的一拃有多长呢?用直尺测量一下。(老师巡视指导)谁想说说? 五、当堂达标 量一量: ( )cm ( )cm ( )cm ( )cm ( )cm ( )cm ( )cm 六、总结评价: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七、作业布置: 课本95页,必做题:1、2、4、题 选做题:3 板书设计 阿福做上衣 长度单位:厘米 测量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尺子 厘米用字母cm表示 教学反思 信息窗2—阿福做长袍 —厘米和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米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通过动手操作知道1米=100厘米。 2﹑结合实际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米”,并会用米做单位量一段距离。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难点:认识长度单位“米”,并会用米做单位量一段距离。知道:1米=100厘米 教具:米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上次徒弟为阿福改好了上衣,他很满意。今天他又来了,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认识米,建立1米的实际概念 师:“米”也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短的,它是比厘米更大的一个长度测量单位,“米”也可以用m表示,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感受一下吧! 请大家合作:量出1米的长度 1、 仔细观察一下是多少厘米? 讨论:1米=100厘米 2、 让学生找一找我们的周围有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呢? 三、用米测量和估测 1、 指名学生估测:教室的长度 黑板的长度 课桌的长度 凳子的长度 2、 实际测量长度,交流测量方法 3、 教师画一条线段,先估测再测量 四、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断尺:“0”刻度磨损的尺子,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 2、利用断尺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五、解决开放性问题 一张床长2( ) 一枝冰糕长12( ) 小明的鞋子长23( ) 一棵大树高5( ) 一列火车长75( ) 一座楼高20( ) 一本练习本大约长( )厘米 教室的门高大约是( )米 六、当堂达标 1、你知道黑板的长吗?先估计一下,再量出来。 黑板的长是( )米( )厘米 2、 教室的高大约有( )米 教室的长大约有( )米 教室的宽大约有( )米 七、全课小结: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八、作业布置: 课本98页,必做题:1、2、题 选做题:3题 板书设计: 阿福的长袍 1米=100厘米 教学反思

第九单元 我换牙了

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2、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会看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在与同伴合作统计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生活中统计的作用,产生统计的兴趣。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一是素材的选取突出现实性。小学生正值换牙期,这是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而且学生很关心的事情,但是学生换牙的时间和同一时间换牙的颗数是不同的。这样的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统计的欲望,体现统计的必要性。二是强调学生对统计全过程的体验。

该信息窗呈现了许多小朋友关心换牙的情境,通过对话提出“换了3颗牙有多少人”的问题引发学生统计的欲望。由“你说我讲”的系列安排,让学生参与到搜集数据、整理数据、涂统计图、填统计表、分析问题,做出判断的全过程。自主练习第2题中统计参加各项体育活动的人数,加强体验分类整理数据的具体方法,有利于学生对分类统计的理解。

教学重点:掌握统计及整理的方法,能够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难点:能够对调查的事件作出合理的推断。 教学措施:

1、注重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统计过程。

2、运用以小组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单元评价要注重学习过程及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

课时安排: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