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1 23:06: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手时,一团鸟粪不巧落在客人笔挺的西装上,我市领导同志身上也溅到一点。主人脸上微露歉色。

客人抬头望着树上那只“闯祸”的池鹭,却说:“南京有这样茂盛的大树,有这么漂亮的大鸟,真是太美了。”宾主相顾一笑,便原谅了池鹭的“过失”。

1、请你为这篇消息制作标题。

2、这篇消息的导语属于什么类型?它有什么特点? 3、本文末段有三处用了引号,请分别说明它们的作用。 4、找出文中描写的句子。

(四)、乡心

[台湾]肖白

你在那(哪)里?雨飘近来,石阶湿了。我醉了?不过几杯酒,你们说我醉了。我哭泣,说不出理由的哭泣。给我一片红叶吧!我听到自己的沙哑呐喊,在过去的许多时日里,我常常跑上山去,在那险峭的脊背上伫立、或在铺满落叶的林阴间找寻,为一枚成熟的朱红的山楂果,像在三月的垄土找寻开小黄花的蒲公英,那才是我真正哭泣的时候。

我们并不缺少什么,但永有一种难以填饱的饥渴,在静悄悄的深夜,在一个人走过无人的长街,而西风拂过发尖,坐在窗前,云里雾里,你便飘然而至!这时候,霜叶红了,雁阵叫彻长空,清溪里投下白云的影子,门前的石子路上,积水盈盈。一声声的芦笛悠扬。我们是流浪者呀!流浪的一群。在我的口袋里,依然躺着一枚小石子,跟着我走遍半个中国,在许多许多的丢弃中,我不曾丢弃这枚石子,孩子们怎知道这枚石子呢!上面粘着故乡的泥土,我们的生命的根也深植在那褐色的泥土里,于是它时时在我的心中呐喊啃蚀,仿佛是窗前墙头上的爬山虎,随时日而蔓延得布满了每一点空隙。这里没有红叶,我知道。我可能真是醉了,沉浸是可怜的愚蠢,那(哪)天我还要去找寻的,苍苔上的雨丝更浓了。你们也哭了吗?哭吧!

1、作者在文中一再寻找的“你”指的是什么?作者将苦苦的思乡之心寄托在哪些描写中?

2、本文语言的突出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用这种语言抒发情感?

五、作文

1、写一篇散文,要求不少于600字。 题目二选一:《温习母亲》、《认识父亲》

2、以《心中的雨季》为题,写一篇散文,不少于600字。

3、请阅读下面这篇微型小说的前半部分,发挥想象,续写第三天第四天的情形。 站牌与糖葫芦 第一天

早晨,马路边上竖着个站牌,离站牌十几步,有个卖糖葫芦的。公共汽车开来了。司机发现了糖葫芦,车未到站,立即停车下客,他探出身子,买了糖葫芦,便“呜”地开跑了。站牌下候车的乘客眼见这一切,目瞪口呆。

第二天

早晨。站牌。糖葫芦。公共汽车开来了。司机照例在卖糖葫芦的地方停车购买。站牌下一部分较灵活的乘客早有准备,赶忙奔向停车处,总算被带走了几个。

????????

4、以《我看网络》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语句通顺,观点明确,层次分明。

《写作》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正确的观点

2、观念性材料、转手材料

3、正文与标题 ( 标题与正文 ) 4、缺乏亲切感 5、细描 ( 工笔 )

6、造句要合乎语法规则 7、工作通讯 8、题材广泛 9、 政论

10、 审美视野、 以偏概全 11、 知识 12、实施说明 13、三 14、副题

15、 观察、认识 16、说理的走向 17、分叙 18、驳论 19、物质媒介 20、准确

21、情、时代气息 22、感受性 23、延伸性

24、实用目的、惯用格式 25、机密

26、中心论点(基本论点) 27、重点调查、抽样调查

28、艺术的真实(本质的真实)

29、突出对象的本质 30、目的明确、生动形象 31、思维 32、真实性

33、开拓主题、情理相生 34、条款式 35、形象、机警 36、法规

37、分题(插题) 38、深度

39、原始材料、转手材料 40、意念脉络 41、社会环境 42、一气呵成 43、语言文字

44、叙述方式、报道价值 45、剖析概括、笔调灵活 46、分析引用 47、趣味性 48、调查报告

49、基础课、综合实践课

50、静态观察、动态观察、比较观察 51、找角度、理线索、搭骨架 52、总分式、平列式、递进式 53、准确贴切、生动形象 54、联接 、集中

55、真实有据、考证、核查 56、直接反映,间接反映

二、名词解释

1、观察 观察即“官察”,是对于对象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 2、构思

写作者在有了感受积累,萌发了写作冲动,或明确了写作意图之后,所进入的一个加工内孕的构思阶段,一个布局谋篇的构想过程。 3、材料

材料就是为了写作的需要而搜集的一系列的事实和事理。 4、主题

主题是通过文章的内容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核心意义、主要意图或基本观点;是作者通过全部材料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看法、某种主张或某种倾向。 5、感受

感受是一种接受客观事物的影响,从而产生某种体会的个性心理特征。 6、动态观察

动态观察是对发展变化着的事物作连续性的观察,它观察的是生活中的戏剧,而不是图画。 7、解释性消息

以解释新闻事件为主。不但报道事实,而且侧重于阐明事实的意义、前因后果以及发展趋势等。 8、想象

想象是人对自己头脑中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是写作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的形象思维活动。 9、五步阅读法 五步阅读法:浏览(Survey)、发问(Question)、阅读(Read)、复述(Recite)、复习(Review)五步,简称SQ3R阅读法。 10、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是在叙事、写景、议论中抒情。是在叙述、描写或议论中渗透作者主观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 11、层次

层次是内容上相对完整的意义单位,也叫意义段,是文章思想内容的表现次序、事物发展的阶段性进展、客观矛盾的各个侧面、人们认识和表达问题的思想进程在文章中的反映,体现了作者思路展开的步骤。 12、蒙太奇

蒙太奇原是建筑学上的术语,后来借用到电影艺术上。运用在写作中,就是把不同的空间、不同时间的生活画面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接起来,表现某种意图,获得一种影视艺术中镜头组接的效果。 13、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是运用文学艺术手段,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人物和事件的一种体裁。报告文学兼有新闻性和文学性两种特征,新闻性是其主导方面。 14、白描

写作中的白描是指用经济的笔墨,精练质朴的文字勾画出事物的特征,即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15、过渡

过渡是指层次与层次、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转换,具有搭桥接榫、承上启下的作用,能使文章转接自然,前后衔接,组接成语意关联、逻辑严密的整体。 16、意识流

意识流是指人的意识像河流一样,呈现出自然流动的状态。其主要特征在于展现人物的“思想流”、“主观生活之流”,追踪、扫描人物内心活动的轨迹。 17、灵感思维

灵感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主体突然顿悟、豁然开朗的特殊思维形式。它是人们在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中的美妙遭遇,往往倏忽而来,瞬间即逝,馈赠给思维者杰思妙想,令写作者顿入思如风发、文若泉涌的佳境。 18、对比

对比是把对立或相异的事物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以鲜明地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产生相反相成、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19、新闻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中的新闻栏目(版块)里经常使用的文章体裁,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采访札记、调查报告以及新闻评论。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迅速而简短的报道。 20、结构

结构是建筑学术语,在文章中指内部的组合构造,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内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