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目标与原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0:33: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目标与原则

摘 要: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语文专题教学与学习任务群交融,呈现出新的教学目标:以语文核心素养四个方面内容为目标导向。同时,高中语文专题教学要求符合一定的原则:兼顾整体效益与个体差异;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整合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的多维度发展;注重“任务群”和“专题”的交融。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专题教学 目标与内容 原则

2014年12月,教育部启动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的修订工作。从讨论的初稿来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相比于三维目标,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更立体、更全面、更能体现语文课程的复杂性与包容性。

一、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内涵 (一)高中语文专题教学

从语文教科??的编写来看,我国语文教科书主要经历了

“文选”到“单元”再到“专题”的变化。文选主要由联系不紧密的单篇课文组成,单元虽强调课文之间的联系,但更多的是课文形式上的相似性。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中,我们不难看出,目前的高中语文课程呈现“模块”这一创新点,与该课程标准配套的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与这一模式统一,整个教科书的编排不再是单纯的单元设计,而是将整个高中阶段分为5个必修模块,每个模块下又分为4个专题,并设计相关的专题导语,在专题下又设置2-3个小板块,每个板块都有一个主题,并且,每个专题都包含一个相关的专题写作。值得注意的是,这套教科书设计了三种学习方式: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并在每个专题下设计了“积累与应用”部分。从这样的编排设计来看,这种模块下的专题教学模式打破了单篇课文之间以及单元之间的隔阂,更注重各方面之间的整体联系,将教师与学生、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等都包含其中,集中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

(二)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专题教学 此次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在课程结构上有较大的创新。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分为必修、选修Ⅰ、选秀Ⅱ,并且共设计15项学习任务群,三类课程分别包括7项学习任务群。这些任务群涉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需要的各个层面。在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专题教学与学习任务群相联

系。二者相互交融。每一项学习任务群都可以采用专题教学的形式开展研究学习,专题教学又是在开展学习任务群的基础上集中整合。学习任务群与专题之间的内容相互渗透,有衔接又不断延伸,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多层次目标相协调,符合整体、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目标与内容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应该注重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的生成与发展。这四个方面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目标,也是语文教学应该整合的四项重要内容。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出现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应当以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为导向,从四个方面对目标和内容进行设计。

(一)促进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文就是语言,语文教学应围绕语言来进行。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是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思维、审美、文化等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语言这一基本点。第一项学习任务群“语言积累与探究”也集中体现了这一目标的基础性。学习任务群基础上的专题教学,无论是作品研读还是文化专题阅读,首先都应该关注到语言本身,将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把握汉语言基本规律,形成学生个性化语言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专题教学中提供的内容应该符合语言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进行语言建构,梳理语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