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11:18: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凛冽(lǐn) 俯瞰(kàn) 鲁莽(mánɡ) 风餐露宿(lù) ....B.储存(chǔ) 舷窗(xuán) 凸现(tū) 五脏六腑(fǔ) ....C.毋宁(wú) 概率(lǜ) 合拢(lóng) 心有灵犀(xī) ....D.羸弱(léi) 负荷(hè) 迟钝(dùn) 忧心忡忡(chōng) ....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蹒跚 轮廓 渡假 铁钯 B.癫狂 点掇 棉絮 湮没

C.吞噬 稠密 蒙胧 屏幕 D.闲暇 烧灼 蔚蓝 步履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片戈壁滩荒无人烟,方圆几十里连一棵像样的绿树也没有,冷风刮过,令路过的人毛骨悚然,不禁感叹再也不敢来这个不毛之地了。 ....

B.1999年,五个不同的研究团队不期而至地发现了这种酵素,其含量在脑神经元里头特....别丰富。

41

C.敌人表面上耀武扬威,实际上已是外强中干,不堪一击了。 ....

D.根据明尼苏达大学的一份研究表明,孕激素会干扰口头表达能力,让你语无伦次,思....路混乱。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12月6日,北京语言大学发布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十九大”“新时代”“共享”等年度热词上榜。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伟大的悲剧》一文通过对英国探险家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伍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描写,赞颂了人类勇于探索、为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B.杨利伟是我国第一位飞天航天员,“神舟五号”的顺利发射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开启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

C.《带上她的眼睛》的作者是刘慈欣,他所创作的《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D.纪晓岚,字昀,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他博览群书,才华横溢,著有《阅微草堂笔记》。

6.名句默写。(7分)

42

(1) ,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2)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说明了许多生活中看似容易的

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的诗句是: ,

(4)《约客》中描写江南梅雨时节清新幽静的可爱景色,交代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的诗句是:

7.名著阅读。(4分)

“??康塞尔和我,彼此紧挨着??我不再感到我的衣服、我的鞋底、我的空气箱的沉重了??所有这些物体,在水中失去了一部分重量??因此我进一步了解了阿基米德发现的这条物理学原理??”

??

“??在我们头上是成群结队的管状水母,它们伸出它们的天蓝色触须??还有月形水母,它那带乳白色或淡玫瑰红的伞,套了天蓝色框子,给我们遮住了阳光。在黑暗中,更有发亮的半球形水母,为我们发出磷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1)上面的文字选自 作者)的小说 。(2分) (2)这部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2分)

8.综合实践。(5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论。(不超过15个字)(2分)

材料一:从引发全民背古诗热潮的《中国诗词大会》,到以“读信”形式带给人全新感动的《见字如面》,再到“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的《朗读者》??最近,一系列制作精良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引发了观众的强烈追捧。

材料二:2017年3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6.4%受访者喜欢看文化类综艺节目,40.9%的受访者认为这类节目的吸引人之处在于能使人感受到文化之美,61.0%的受访者期待文化类综艺节目发掘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

43

(2)观察下面的图片,回答问题。(3分)

①成语还原:在图一中,原成语是 在图二中,原成语是 (1分) ②现象评议:你怎样看待这种成语改造现象?(2分)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1)阅十余岁 ( ) (2)竟不可得 ( ) ..10.翻译下面语句。(3分)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