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8:24: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整,一朵黄褐色的蘑菇云在我国的西北戈壁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国之核盾终于铸就。朱光亚一行人还没来得及赶到山头的观测站,转过身来看着正在升腾的蘑菇云,不禁潸然泪下。
据说,朱光亚这辈子喝酒只醉过一次,就在那个晚上。
1966年12月,氢弹原理实验获得圆满成功,这距离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仅仅两年两个月。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研制速度之快,令国际上惊叹万分。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惊叹中国在原子弹和氢弹上获得的巨大而迅速的成功,也对此深感好奇。后来李政道了解到,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有一支了不起的科学家团队。好友朱光亚在这个科学家团队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李政道称赞他是制造核盾的?科技众帅之帅?。
回顾往事,朱光亚曾屡屡提到:核武器事业是集体的事业,所有的荣誉都是集体的。我仅..仅是其中的一员,是一个代表。
在?朱光亚星?的命名仪式上,80岁的他曾经说:以我的名字命名一颗小行星,我很不敢当……我个人只是集体中的一员,做了一些工作。我忘不了信任和关心我的党组织,忘不了支持和帮助我的老领导,以及同舟共济的同事们。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8.朱光亚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理想?(4分)
19.结合文意,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回顾往事,朱光亚曾屡屡提到:核武器事业是集体的事业,所有的荣誉都是集体的。我仅..仅是其中的一员,是一个代表。
20.为什么说朱光亚是制造核盾的?科技众帅之帅??(4分)
21.朱光亚的品质和精神值得后人永远学习。从选文看,朱光亚具有哪些品质和精神?(4分)
三、作文(50分) 22.我们仰慕古圣先贤,追寻他们的济世情怀;我们崇拜英雄伟人,追寻他们的成长历程;我们感恩父母师友,追寻他们的感人一幕……生活中,这些有着优秀品质的人影响并帮助着我们。
请你讲述这样的故事,表达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以《追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要求内容具体充实,文体不限。
5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屏障(zhànɡ) 澎湃(pài) 哺育(fǔ) 狂澜(lán) ....B.嗥鸣(háo) 怪诞(dàn) 默契(qì) 蚱蜢(zhà) ....C.祈祷(qí) 哽住(ɡěnɡ) 崎岖(qū) 金柝(tu?) ....D.山巅(diān) 亘古(ɡan) 老叟(sǒu) 污秽(huì)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懊诲 字帖 回环曲折 B.斑谰 戎尺 九曲连环 C.田笼 镐头 扑朔迷离 D.摩损 体魄 一泻万丈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他们二人配合默契,终于赢得了这场双打比赛的冠军。 ..
B.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
C.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美德更深层....的思考。
D.虽然这个特大传销集团的案情扑朔迷离,但警察明察秋毫,终将传销团伙一网打尽。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改正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将?努力?与?随时?调换位置。
B.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 删掉?具体?。
C.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 将?传统?改为?作用?。
D.经过共同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删掉?使?。
5.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B.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6
C.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 D.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______。
A.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人的群落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7.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了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B.《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了法国沦陷区人民的悲痛与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眷恋深情。
C.《木兰诗》中,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D.《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8.名句默写。(6分)
(1)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4)《木兰诗》中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8分)
材料1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材料2 人家欲兴,必由家规严整始。人家欲败,必由家规颓废始。
材料3 中国人历来重视门楣家风的教育和传承,讲求耕读为本,诗礼传家,传统文化思想紧紧地凝固和塑造了中国民众的固有家风,形成了明礼、孝亲、忠厚、诚信、勤俭等?中国式?家风。传统家风对人的塑造和培养,促进了人们的价值共识和道德形成,深刻地影响和培育着一个文明大国应有的?国风?。
材料4 ?家训?不仅是每个家族的财富,也是社会的财富。?家教?不仅关乎每个家族的子弟,也关乎社会整体。良好的?家风?非常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材料5
7
材料6 家住莆田市城厢区龙桥街道的陈汝煌照顾体弱多病的父亲的事迹,在全市被传为佳话。父亲多年身患高血压、冠心病,陈汝煌每天清晨五点钟就起床陪父亲聊天、散步,一下班就回家陪护,经常为父亲收拾排泄物,擦洗身子。父亲住院37天,他每天都尽心照料,一天最多睡三个小时,父亲行动不便,无法上街理发,他就自学理发。在陈汝煌的影响下,全家人悉心照顾老人。
(1)阅读材料1到材料4,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家庭和睦,国家自然就安定。
B.是否建设优良家风事关一个家庭的兴衰成败。 C.?家风?能够影响?国风?,但影响不大。
D.构建和谐社会、培养高尚人格需要良好的?家风?。
(2)材料5是校刊中的一幅插图,请根据这幅图拟写一则公益广告语。(3分)
(3)请根据材料6,为孝亲模范陈汝煌写一段颁奖词。(50字左右)(3分)
二、阅读探究(35分)
(一)(10分)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木兰当户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旦辞爷娘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