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含答案 师生通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4 20:38: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做题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 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先秦时期,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中,将一年中每月的物候列出,表明动植物的生

长情况,然后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这反映出当时 A.官方重视发展农业经济 C.争霸战争推动农业发展

B.自然科学有了长足进步 D.耕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2.董仲舒主张,“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下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这一主张传承了 A.孔子的民本思想 C.孟子的义利主张

B.荀子的治国思想 D.墨子的兼爱思想

3.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州牧位居郡守之上,并且有了固定治所,权利大大超过了汉武帝时监察和考核官员的准则“六条问事”。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监察区域职能的转变 B.皇权专制统治的加强 C.刺史监察功能的强化 D.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4.据史料记载,清初曾大肆圈占京畿地区汉族田地,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

天才出于勤奋

做题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等”。从顺治到康熙年间曾前后三次大规模进行类似的“圈地运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经济动因超过了政治动机 B.破坏了京畿汉族农耕经济 C.满足手工工场的发展需求 D.大大推动了资本原始积累 5.导致下表中中国关税税率出现变动的主要原因应是

货物 棉花 棉纱 头等白洋布 二等白洋布 单位 担 担 匹 匹 1843年前的 旧税率 24.19 13.38 29.93 32.53 1843年 新税率 5.56 5.56 6.95 6.95 新税率较旧税率 减少比例 77.02 58.45 76.78 78.64 A.通商口岸的开放 B.经济结构的变化 C.协定关税的施行 D.商品输出的泛滥

6.1912年2月16日,已经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才悄悄地剪去辫子。合理解读“袁世凯剪辫”行为,应注意

A.社会演进的曲折性与前进性统一 B.置于特定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 D.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统一 7.早年,孙中山认为:“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十月革命后,孙中山进一步指出:“所谓得民心,最主要的是得农民之心……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

A.认识到农民阶级是国民革命的主力军 B.以民生主义作为三民主义的核心 C.对农民的关注由经济上升到政治层面 D.实现了救国思想向社会主义转变 8.1939—1941年,国民政府实施地方“新县制”改革,赋予县及县以下单位更大的自主权,实行在民意和民选基础上的地方自治;地方实行行政、教育、军事合一的一体化组织建构;明确县级地方财政的自收自支原则。由此可知,国民政府“新县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消除地方分裂割据,实现全中国统一 B.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全面经济封锁 C.积极动员全国人力物力资源支持抗战 D.为“抗战建国”打造地方性基础和持久动员力

9.罗马最高裁判官审理案件时颁布的“告示”,被国家授予特权的法学家撰写的法律和

天才出于勤奋

做题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其对法律作出的解答,均是罗马法的重要表现形式。这说明罗马法的基本特征是 A.卷帙浩繁规模巨大 B.立法随意主观性强 C.立法形式灵活多元 D.阶段性强体系完善

10.约翰·亚当斯在谈及对美国革命的内涵和意义的看法时认为,革命并不等于独立战争,“人民在原则、意见、观点和感情方面的剧烈变化,乃是真正的美国革命”。由此,约翰·亚当斯认为

A.美国革命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更是社会革命 B.美国民主共和政治体制的建立受到英国影响 C.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是基于对英国的感情依赖 D.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是美国建立的根本原因

11.以下是苏联时期出现的一则小幽默,其内容意在讽喻,当时的苏联

某年苏联工人代表团访问美国 苏问:这是谁的工厂? 美答:福特的。 苏问:这是谁的汽车? 美答:工人的。 某年美国工人代表团访问苏联 美问:这是谁的工厂? 苏答:工人阶级的。 美问:这是谁的汽车? 苏答:斯大林的。 A.言论自由基本缺失 B.特权之风普遍盛行 C.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D.经济体制高度集权

12.20世纪70年代,美国外交战略经历了从杜鲁门主义到尼克松主义的收缩。在尼克松主义看来,缓和并非结束冷战,结束美苏敌对状态,缓和仅仅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由此看来,美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主要是因为当时

A.美国霸主地位不复存在 B.世界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 C.苏联军事实力的不断提升 D.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第Ⅱ卷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战以前,“以主张仿效西洋文明者为新,而以主张固守中国习惯者为旧”,之

后一变而为“以主张创造未来文明者为新,而以主张维持现代文明者为旧”。到1919年底,谈论、使用“新文化运动”一词才成为一种时髦。学生运动、妇女运动、社会主义运动以及“恋爱自由”“劳工神圣”的口号,都开始普遍出现于社会。五四之后,中

天才出于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