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5 13:40: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 分,共10 分)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A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B 转变旧的学习方式; C 倡导建构的学习;

D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做到( )。 A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B 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

C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 充分地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3、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 A 国家统一管理制度;

B 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

C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D 学校校本管理制度。

4、“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 A 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 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D 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

5、新课程改革倡导( )的课程评价。 A 强调学生学会学习; B 强调新的学习方式; C 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 D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二、填空(每空1 分,共10 分)

1、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是( )理论和( )理论。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 ),( )。

3、新课程改革贯彻( )的工作方针,坚持( )的原则。 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 )、( )。 5、初中阶段设置( )相结合的课程。

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 分,共10 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并将错误的改正)

1、开发校本课程就意味着要编写教材。 ( ) 改为:

2、教学实施中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 ) 改为:

3、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教师。 ( ) 改为:

4、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审定制”改为“国定制”。 ( ) 改为:

5、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的结果和学生的收获。 ( ) 改为:

四、简答(本大题含3 小题,共10 分)

1、 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目标陈述的四个要素是什么?(2 分) 2、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变化?(4 分) 3、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重要特点?(4 分)

五、案例分析(每小题10 分,共20 分) 1、 某中学初二(3)班是全校有名的乱班,上课纪律混乱,打架成风。班上有一名“在野学生领袖”,喜好《水浒》人物打抱不平,常常“为朋友两肋插刀”。打架时,只要他一挥手,其他人就蜂拥而上。班上正气不能抬头,班干部显得软弱无力,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请分析说明:

(1) 如何将乱班教育转化为优良的班集体? (2) 如何正确对待和教育转化“在野学生领袖”?

2、 有一次上课时,初二(3)班的刘强不好好听课,而把旁边的同学推来搡去,扰乱了课堂纪律。青年教师小李发现后先是高声喝斥,说刘强是“害群之马”,“朽木不可雕也”;又将刘强推出教室,罚站在楼道走廊。请分析说明: (1) 小李老师的做法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哪些要求? (2) 小李老师侵犯了学生的哪些合法权益? (3) 你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做才对?

六、作文(40 分) 请阅读下面一段材料:

孟二冬,男,1957 年出生,中共党员,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他严谨施教,精心育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他淡泊名利,潜心治学,出版了多部重要著作。2004 年3 月到新疆石河子大学对口支教,每周讲授10 学时必修课,同时还为中文系教师开设《唐代科考》选修课。一段时间后,他患上了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尽管每天打针吃药,他仍然坚持上课。校领导和老师们多次劝他休息,但他都微笑着说:“没关系,我还能坚持。”2004 年4 月26 日,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近一年来,孟二冬在北京接受了三次大手术,但仍以顽强的毅力坦然面对病痛折磨,坚持课题研究和指导研究生的工作。鉴于孟二冬同志的先进事迹,国家人事部和教育部决定授予孟二冬同志“全国模范教师”的荣誉称号,并号召全国教育系统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孟二冬同志学习。请以“向孟二冬同志学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体裁不限,字数不少于1000 字。

中学教师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 分,共10 分) 1、 D; 2、A; 3、C; 4、C; 5、D。 二、填空(每空1 分,共10 分)

1、多元智力;建构主义。 2、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公务员之路 从华图起步

3、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民主参与,科学决策。 4、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分科与综合。

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 分,共10 分)

1、×。改为:开发校本课程意味着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 2、√。

3、×。改为: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学生。

4、×。改为: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审定制”。 5、×。改为: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过程和学生的体验。 四、简答(共10 分)

1、 行为目标陈述的四个要素是:①行为主体;②行为动词;③行为条件;④表现程度。 2、 教师角色的变化:①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②教书匠→→→→→→→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课程的执行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④封闭型→→→→→→→开放型的社会型的教师。 3、 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特点有:

①努力将素质教育理论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部分之中; ②突破学科中心,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④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五、案例分析(每小题10 分,共20 分)

1、 (1)培养优良班集体的方法: (4 分) 公务员之路 从华图起步 ①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②选择和培养班干部,形成班级骨干力量; ③培养良好的班风,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 ④坚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

(2)教育转化“在野学生领袖”的方法: (6 分) ①严格要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约之以规; ②利用其特长为班集体做好事,争荣誉;

③将“在野学生领袖”转化为“正式学生领袖”。

2、 (1)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 (3 分) (2)人身权、名誉权、受教育权; (3 分) (3)正确做法多种多样(略)。 (4 分)

说明:本题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评卷时可酌情灵活赋分。 六、作文(40 分)

立意20 分;表达20 分。3 个错别字扣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