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河海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9:57: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工程物探化探》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工程物探化探

Engineering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二、课程编号:0403007 三、学分学时:2学分 /32学时

四、使用教材:周天福,《工程物探》,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2

王兴泰,《工程与环境物探新方法新技术》,地质出版社,1996 无英文教材 五、课程属性:专业主干课

必修

六、教学对象: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

七、开课单位: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科学与工程系

八、先修课程:普通物理学、普通化学、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 九、教学目标:

通过比较系统地介绍有关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化学勘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主要工作方法后,要求学生掌握:

① 对浅层地震、声波、电法及测井等常用物探方法的基本原理、应用条件和成果应用等方面有较深的理解。

② 对重力、磁法、放射性等方法有初步的了解。

③ 对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气体、生物等地球化学测量方法的基本原理、适用条件和应用有初步的了解。

④ 化探的工作方法有初步的了解。 十、课程要求:

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达到以下目标:

① 掌握浅层地震、声波、电法及测井等的基本原理、应用条件和成果应用。 ② 初步了解重力、磁法、放射性等方法的基本原理、应用条件和成果应用。 ③ 初步了解化探的主要工作方法。 十一、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 知识要点:物探的基本概念。各类物探方法的分类、物理实质、应用范围和主要成果。物探的

特点和任务。

? 重点难点:地球物理勘探定义,各种物理场异常,地球物理与地质工程之间关系等。 ? 教学方法:讲授。

第二章 电法勘探的基本原理(4学时)

? 知识要点:岩石及水的电阻率及影响因素、稳定电流场的基本规律、电流密度随深度变化规律

及影响探测深度的因素。

? 重点难点:岩石电阻率的影响因素、电流密度随深度变化规律、电法探测深度。 ? 教学方法:讲授。 第三章 电阻率剖面法(3学时)

? 知识要点:剖面法基本特点、方法、应用条件。工程中应用实例。

? 重点难点:装置系数的计算、沿地质体剖面电阻率的变化规律,各种剖面法测量装置特点。 ? 教学方法:讲授。 第四章 电阻率测深法(3学时)

? 知识要点:电测深法的基本概念、实质、应用条件及野外工作方法。水平层状介质的电测深曲

线类型、资料分析及解释、定性图件绘制、量板法原理与方法。

? 重点难点:高阻或低阻地质体对电测深曲线的影响特征、量板法原理与方法。 ? 教学方法:讲授。 第五章 其他电法(2学时)

? 知识要点:自然电场法、充电法、激发极化法、高密度电法及地质雷达的基本原理。工程中的

应用。

? 重点难点:自然电场法、充电法、激发极化等测量方法,高密度电法的特征,高密度电法与激

发极化组合特点。 ? 教学方法:讲授。

第六章 地震勘探的理论基础(4学时)

? 知识要点:弹性体及塑性体的概念、弹性介质中的波、地震波的传播、反射波及折射波的形成

及特点、地震波勘探的地质基础。

? 重点难点:波前及射线原理、机械振动传播特点、反射波及折射波的形成及特点、潜水面对折

射波的影响、地震解释的标志层。 ? 教学方法:讲授。 第七章 折射波法(2学时)

? 知识要点:折射波的时距方程及曲线、野外工作方法、资料整理及解释、应用实例。 ? 重点难点:直达波及折射波的时距方程及曲线特征、折射波勘探的前提条件、折射波勘探野外

观测系统、截距时间法、t0法及差数时距曲线法、覆盖层及基岩面的弹性参数及起伏的解释。 ? 教学方法:讲授。 第八章 反射波法(2学时)

? 知识要点:反射波的时距方程及曲线、野外工作方法、特点及数据采集、资料整理及解释、应

用实例。

? 重点难点:反射波的时距方程及曲线特征、直达波和折射波及反射波时距曲线关系、反射波勘

探的前提条件、反射波勘探野外观测系统、多次覆盖及水平叠加技术,反射波时间剖面解释、同相轴。 ? 教学方法:讲授。 第九章 岩体声波探测(2学时)

? 知识要点:声波探测的特点及基本原理、方法应用及实例。

? 重点难点:声波探测与地震勘探的特点对比、各种野外声波观测装置、纵波与横波识别、声波

探测应用实例、围岩应力松弛带的测定、瑞雷面波勘探、桩基动态无损检测。 ? 教学方法:讲授。

第十章 重力、磁法及放射性探测(2学时)

? 知识要点:重力、磁法及放射性探测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 重点难点:重力场强度、正常重力场、重力测量结果校正、地磁场要素、磁化率及剩余磁场强

度、岩石及地下水中放射性物质、ν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α径迹测量法及α卡法、放射性探测的应用实例。 ? 教学方法:讲授。 第十一章 地球物理测井(2学时)

? 知识要点:视电阻率测井、井液电阻率测井、自然电位测井、放射性测井、声波测井、温度测

井、井斜、井径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特点及应用实例。

? 重点难点:井中的与地面的地球物理勘探差异、测井定量解释基础、视电阻率测井装置特点、

井中自然电位形成、中子源与围岩物质作用特点、各种测井方法在水文地质中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测井在地下水流向及流速测定中应用。 ? 教学方法:讲授。 第十二章 地球化学勘探(4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