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5 16:08: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杠杆尺、支架、钩码、天平、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聚焦话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入到新知识,节省时间,激发兴趣 1、谈话:在上节课,我们设计了实验,学生回顾实验由旧知识导来找出杠杆省力、费力、等力的规律。方法 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们先来回顾同学们想到的实验方法。 学习新课 1、讲要求: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要爱护学生实验。观培养实验能器材,认真记录。 2、学生开始实验 杆各有什么特点? 察。记录 汇报 天平、跷跷板 力,认识杠杆的作用规律 现的规律 3、汇报: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力杠学生可能会说:巩固应用发小结:(板书)省力的杠杆,力点距离支学生以小组为认识生活中点距离比重点距离支点距离远;费力的单位进行讨论,的杠杆 杠杆,力点距离支点比重点距离支点近。并进行汇报 等力杠杆距离是相同的。 4、提问:你在哪里见过等力杠杆? (出示图片) (1)谈话:在图片中就有一个跷跷板,两只一样大小的小猫坐在两端。小白猫想把小花猫翘起来,在不增加任何道具的情况下,你有没有办法利用刚才的实验结论让它的愿望成真? (2)我们想到的方法是否能够达到目的呢?下面我们就按同学们说的实验一下。不过现在我们没有小猫,也没有跷跷板,现有的工具可以怎样用呢? (3)提问:为什么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把同等重量的其他物体跷起来?这时候的杠杆是哪一类杠杆? 5、小结:想改变杠杆的用力大小,只要调整三个点的位置就可以了。不同的杠杆在生活中都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 6、观看短片:了解生活中各种杠杆的应用。 巩固 想办法让杠杆左右平衡 观察记录 培养实验能力 学生思考,发言 学生进行试验、汇报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天平的使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操作,初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2学会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 初步理解天平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用简单的语句阐述天平的使用方法。 4通过天平的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操作,初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2学会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难点:学会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准备:天平和砝码,木块、铁块、圆珠笔、铅笔、一盒大头针,两个相同的烧杯,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聚焦话题 1出示天平:天平有什么用途? 天平利用的是哪一种杠杆?为什么? 我们就来学习天平的使用。 学习新课 1、对照天平认识天平各个部分的名称。 学生观察天平,记忆为教学天平的 ( 由托盘、指针、横梁、标尺、游码、名称 值一般为0.1或0.2克。) 2、演示用天平称量物体的方法 阅读说明书 使用方法做准词混乱,操作错强化合理使用培养阅读能力和耐心 学习使用方法 砝码、平衡螺母、分度盘等组成。分度学生选择,说出理由 备,以免造成名学生观看演示,学习误。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学生回答:天平两边复习已有知识 对称,或者天平像跷调动已有认知经验 2、谈话:天平有什么作用呢?——今天跷板是等力杠杆 (1)谈话:桌上有很多物体,同学们觉天平使用方法 么? (体积很大的物体、大块橡皮和一片羽毛) 在称量物体时,要看看天平的量程,超重的不能称量,会损坏天平,太轻的也不能量,因为称量不出来。 (2)谈话:我们都知道,当我们使用其一产品时应先阅读它的说明书,天平也有自己的使用说明书,先阅读天平的说明书,然后我们一起来观看如何正确使用天平。 (3)演示称量橡皮的过程 ①要放置在水平的地方。游码要指向红色0刻度线。 ②调节平衡螺母(天平两端的螺母)调节零点直至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 (游码物体质量 得我称量哪一个的重量比较好?为什学生利用天平称量器材的意识 必须归“0”平衡螺母向相反方向调,使用口诀:左高端,向左调。) ③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根据称量物的性状应放在玻璃器皿或洁净的纸上,事先应在同一天平上称得玻璃器皿或纸片的质量,然后称量待称物质。 ④砝码不能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千万练习读数,避免出现学习读数 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这样会让砝码计数错误 游码也要用镊子拨动。 ⑤添加砝码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减小。托盘天平只能称准到0.1克。加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至指针再次对准中央刻度线。 ⑥.物体的质量 =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⑦.取用砝码必须用镊子,取下的砝码应放在砝码盒中,称量完毕,应把游码移回零点。 3、强化读数能力: 对照天平回答:标尺每一大格是___g,每一大格中有___小格,每一小格的读数是____g。计算此时游码的读数是_____g。 练习:请问下面的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4学生动手实验: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要求: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利用桌面上的实验器材,测出铁块,圆珠笔,铅笔的质量,并填写在表格上。 质量 通过动手操作,的掌握,初步学会使用天平,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养成使用测量仪器的良好习惯。 生锈,砝码质量变大,测量结果不准确),用天平测量固体的加深了对知识拓展 任务: 100个大头针,请利用天平和砝码,测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 学生想办法测量大在这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滑轮

你们桌面上有一盒大头针,共有头针的质量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滑轮是一种边缘有槽的特殊轮子,他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2.被固定在一个地方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3.可以和重物同时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4.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叫做滑轮组,滑轮组既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探究技能:

1.能区别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

2.会使用测力计定量观察滑轮的作用规律,采集并记录实验数据。 3.能分析数据,概括各种滑轮的作用。

4.能列举几中生活中使用滑轮的装置,并分析其作用。 5.能与同伴合作组装简易起重机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愿意合作与交流。 二、教学重点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和用途,了解滑轮组的作用,会做滑轮作用的实验。感受滑轮的作用是有规律的。 三、教学难点

会做定滑轮、动滑轮作用的实验,会记录数据并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培养表达、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定滑轮、动滑轮、记录单、测力计、相关图片 学生准备:定滑轮、动滑轮、记录单、测力计 五、教学课时:2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和用途,会做滑轮作用的实验。 2、具有研究滑轮作用与应用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归纳能力。 3、在探究过程中,能与人合作,能清楚、简捷地进行表达和交流。 4、感受滑轮的作用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难点

知道定滑轮的作用和用途,会做滑轮作用的实验。具有研究滑轮作用与应用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归纳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照片

小组准备:定滑轮、钩码、细绳、支架、测力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聚焦话题 教师活动 那你知道国旗是如何升上去的吗? 学生活动 答 教学意图 形的入手,引起学生1、星期一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的仪式,学生思考回从学生经常看到的情2、出示模型:这个边缘有沟槽、可以预设:用轮子的兴趣,激发探究欲绕轴转动的特殊的小轮子叫滑轮。这个升上去的(如望 滑轮的轴是固定的,称为定滑轮。 果没有注意到,教师出示图片) 学习新课 1、回忆:你还看到过哪些用到定滑轮学生发言 的地方? 定滑轮可能有什么优点? 3、设计实验: 学生猜测 巩固认识定滑轮 培养学生猜想、设计2、提问:人们为什么要用到定滑轮呢?如若学生没实验的能力 有说到距离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可在证明是培养学生交流表达的摸索探究使用方法 识,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能力 (1)谈话:猜想要通过实验证明,那否省力后进能力 么请你们小组来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行 想法。 (2)展示实验设计 验 学生设计实由旧知识迁移到新知归纳统一实验方法——先测量直接提学生汇报 起物体所用的力。 (3)进行实验及记录 (4)谈话:你们有什么发现? 报 学生动手试组装动滑轮-起重物所用的力,再测量利用定滑轮提学生实验、汇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4、小结:我们发现动滑轮没有省力也汇报 没有费力,但它可以改变物体的用力方学生猜测 向。 以小组为单5、谈话:不过滑轮并不只有一种。除位设计实验 了定滑轮之外,还有一种动滑轮。(出小组实验 示动滑轮)思考:它是怎样使用的?—小组汇报交—教师演示 6、认识动滑轮的特点: (1)提问:、动滑轮和定滑轮相比,你认为它会有什么特点? (2)谈话:同学们说的对不对呢?请你也来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3)交流实验方法 (4)学生进行实验 7、对照定滑轮特点,提问:和定滑轮比,动滑轮具有哪些特点? 8、小结:动滑轮省力,但是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巩固拓展 谈话:不过生活中常常需要又省力、又学生思考方为下节课做铺垫 能改变用力方向。我们怎么组装定滑轮法 和动滑轮,就能获得“省力、改变用力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