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比研究之人称与物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3:51: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英汉对比研究之人称与物称

13级师范3班豆康丽131140943014

摘要:由于受思维习惯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物称主语与人称主语的区别,英语中的常用物称表达法,既不用人称主语来叙述,而是表达客观事物如何作用于人的感知,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而汉语则注重主体思维,这种思维模式以“万物皆备与我”做主导,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因而常用人称。既英语重物称,汉语种人称。

关键词:英汉翻译,物称,人称

英汉物称与人称的语言形式及差异

(1)英语常用非人称主语,汉语常用人称主语。英语用非人称主语表达时,往往注重“什么事发生在什么人身上”,而话汉语则较常用人称主语表达,往往注重“什么人怎么样了”。(连.2010.105页)

例1:It is more than two years since I last saw my father.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

例2:The sight of the disorderly mess in this courtyard and thought of grandma started tears stickling down my cheek.

(我)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了祖母,不禁簌簌地留下眼泪。 析:英语常用非人称主语而汉语常用人称主语,上述例1中,用“it”这一非人称主语来充当句子的主语,而汉语常常使用人称主语,因此,在英文译文中将“我”放到主语位置,从而体现了汉语重人称的做法;在例2中,英文例句使用“the sight of the disorderly mess”这一非人称主语作为这句话的主语,但在汉语译文中习惯将人称主语“我”放到主语位置,另外“and”后的“thought of grandma”也为非人称主语,但在译文中译为“我想起”这一做法也体现了英语重物称,汉语重人称。

(2)英语这类非人称主语句采用“无灵主语”表示抽象概念、心理感觉、事物

名称等,但谓语却常常使用“有灵动词”而汉语的“有灵动词”一般只能与人称搭配。

(连.2010.107;108页)

例1:Not a sound reached our ears. 我们什么也没听到

例2:Alarm began to take entire possession of him. 他开始变得惊恐万状。

例3:A strange peace came over her when she was alone. 她独处时感到一种特别的安宁。

析:英语这类非人称主语句常采用“无灵主语”表示抽象概念、心理感觉、事物名称或时间地点等,但谓语却常常使用“有灵动词”来表示人或社会团体的动作和行为;而汉语的“有灵动词”一般只能与人称搭配。如例1中英文主语为非人称“无灵主语”“sound”来做句子主语,而谓语动词为“有灵动词”“reach”,在汉语译文中使用“他”这一“有灵主语”同时使用“听到”这一“有灵动词”;在 例2 中,使用“alarm”这一“无灵主语”来做句子主语,而谓语动词使用“begin”这一“有灵动词”,在汉语译文中同样使用了“他”这一“有灵主语”和“有灵

动词”“变得”;在 例3中,也同样体现了这一原则的运用。 (3)英语常用被动句式,采用非人称表达法;而汉语常用主动式,采用人称、泛称、或隐称表达法。(连,2010,114页)

例1:The meeting is scheduled for April 6th. 会议定于四月六日举行。

例2:Water can be changed from a liquid into a solid. 水能从液体变成固体。

析:英语往往习惯用被动语态来表达,而汉语则用主动语态来表达,英语中被动使用十分广泛,因此,在英译汉时,大量被动句子需要通过种种方法加以处理,以保证译文通顺流畅。在例1 中我们可以看到,英文使用了“is scheduled”这一被动语态,但在汉语译文中我们常常使用主动语态,译为“会议什么时候举行”而不说“会议被举行什么时候”这样不符合中国人的思维;在例2中,同样使用被动语态“be changed”“被改变”,但在汉语译文中我们没有发现被动句式,将其译为主动句“水能从液体变成固体”,这一翻译方法体现了英语常用被动式,而汉语常用主动式的原则。

参考文献:【1】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1

【2】蒋坚松 英汉对比与汉译英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