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模具验收标准及方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0:49: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 模具静态验收 1.1 模具材质及硬度检验

材质检验:乙方应提供相应的原材料的材质报告, 进行相应的核对。硬度检验的标准主要是依据技术协议, 检查部位主要是冲裁模的刃口部位, 成形、拉深模的型腔受力部位等, 用便携式硬度仪进行检验。 1.2 冲裁刃口检验

冲裁刃口要求锋利、垂直, 主要的检验方法是目测, 要求刃口没有白光反光, 并选择适当的面作为基面, 用角尺检查垂直度。 1.3 表面粗糙度及堆焊质量检验

表面粗糙度及堆焊质量主要是对拉深、压弯、成形、翻边、整形模的主圆角部位进行检查, 使用对比块、目测和手感的方法检验。要求手感平滑、目测有极细的打磨纹理, 符合对比要求等。堆焊质量要求无气孔、无裂缝、刃口堆焊硬度达标、与本体过渡平滑。检验时目测无凹坑, 手感与本体过渡平滑, 用适当的探伤手段进行探伤, 用硬度仪进行硬度检查。 1.4 结合面间隙检验

要求镶块结合面间隙≤0.1mm , 镶块与基座之间无间隙, 检验方法是使用厚薄规塞相应的缝隙。顶出器与凹模间隙以及退料板与凸模间的间隙一般为料厚的0.3 倍~ 0.7 倍, 利用厚薄规进行检查。内导板间隙一般为0.06mm~ 0.1mm 且均匀, 用厚薄规检查间隙。

1.5 插销位置及柱销配合

要求在弹簧、橡皮、氮气缸等不受力的情况下, 插销的第一节能插入检验时在模具合拢的状态下, 手感插销插入和拔出自如。柱销配合要求松紧适宜, 检验方法为手感, 捶击渐进, 拔出不毛。

1.6 斜楔预应力弹簧及复位检验

要求在自由状态下, 斜契预应力弹簧不受力。手感弹簧能旋转, 前后稍有窜动。斜楔复位的技术要求为斜楔复位后应碰到缓冲块, 检验方法是目测斜楔是否碰到缓冲块。 1.7 废气孔、排气孔和排气管检验

废气孔应畅通无阻, 检验时用端面为平面的细铁棒从废气孔插入, 感觉是否畅通。排气孔、排气管要求畅通, 上模排气管要求管头弯曲朝侧下方, 检验方法是使用压缩空气吹, 观察孔及管路的情况。

1.8 闭合高度、压板槽位置及宽度定位缺口位置

闭合高度技术要求为模具合模时刚性限位无间隙, 合模状态下上模座平行度≤0.1mm/m , 平面度≤0.15mm/m 。检验方法为使用数控铣床, 将模具吊到铣床的等高垫板上, 抽动垫板不松动, 开动铣床用百分表打模具上平面, 检查上模座平行度、平面度以及闭合高度是否符合生产机床技术要求。要求压板槽位置、宽度定位缺口位置符合机床的技术要求, 位置度为±0.5mm , 宽度±1mm。检验方法为使用数控铣床在检验闭合高度的同时检查压板槽与定位缺口的位置, 用卡尺测量压板槽宽度与压板厚度。 1.9 其它部件检验

所有容易掉入杂物的活动部位都要有防护板, 并能有效工作。对起重部件(包括模具内大部件的起重装置) 要求固定式起重棒无松动, 插入式起重棒防脱环有效。模具内部较大的零部件有起吊螺孔并符合要求。 1.10 标识、标记及油漆检验

镶块按一定的规则用钢印把编号打在镶块上。凡是顶出器吊出要拆除的镶块为特殊镶块, 要求进行特殊镶块的标识。铭牌要符合技术协议的相关内容。所有的非加工面必须涂上规定颜色的油漆, 各种安全标记必须分明一致。 2 模具的动态验收 2.1 各部位动作检验

要求模具各部位动作协调。检验方法为模具空运行数次, 耳听、目测没有异常声响、

上下运动平稳、斜楔运动中无瞬间停止。 2.2 导向部分检验

①导柱、导套部分间隙在0.01mm~ 0.02mm并且均匀, 检验方法为在所有导柱

上涂色(一般用红丹粉) , 运行数次, 检查着色均匀情况以及拉毛、局部磨亮的情况。

②外导板间隙在0.03mm~0.05mm , 检查方法为静态时使用厚薄规测量, 动态时在上导板上涂色, 检查着色情况, 要求无局部拉毛、擦亮或擦黑, 模具在下死点测量导板周边间隙均匀合理。

③斜楔的侧面与上面间隙≤0.02mm 并且间隙均匀, 检验方法为用厚薄规测量间隙大小, 涂色同上检查, 用铜棒轻击斜楔, 要求没有晃动感。 2.3 定位检验

定位应准确、稳定。检验方法为观察板料与全部定位面的接触情况, 用手晃动要求各方向没有大的松动现象。 2.4 研合率检验

拉深、整形、翻边模要求凸凹模形状复杂部分、凸起形状、棱线、筋的两侧研合率达到85% , 大面积、大弧度、顶出器、压料板研合率达到70%。检验方法为拉深模工序件双面涂色, 运行一次, 检查着色情况; 其它模具先单面涂色检查定位面, 再在另一面涂色, 机床点动, 使压料面压住料, 成形部分不工作, 起模后检查着色情况。修边、冲孔模要求沿刃口部位与孔的周边研合率达到80%。检验方法为用工序件先单面涂色检查凸、凹模着色情况, 再在反面涂色, 起模后检查顶出器部分的着色情况。 2.5 反侧面检验

要求反侧面无间隙, 检验方法是在反侧面涂色, 运行一次, 检查涂色是否被均匀地挤掉。

2.6 下死点检验

模具完成成形或剪切时, 刚性限位应无间隙。检验方法是上模或下模所有刚性限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