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动物水体修复技术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 10:30: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9.2 水生动物水体修复技术

9.2.1 水生动物净化水体的技术原理

水生动物也能吸收和迁移污染物。与水生植物细胞不同,动物细胞缺乏细胞壁,因此细胞膜起着很大的屏障作用。 (1)污染物通过动物细胞膜的方式

污染物通过动物细胞膜的方式有两大类:被动运输和特殊转运。被动运输由包括简单扩散和过滤;特殊转运又可分为载体运输、主动运输、吞噬和胞饮作用。可见,这些这些方式与植物有类似之处,体现了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高度统一。某些固态物质与细胞膜上某种蛋白质有特殊亲和力,当其与细胞膜接触后,可改变这部分膜的表面张力,引起细胞膜外包或内凹,将固态物质包围进入细胞,这种方式称为吞噬作用;如吞食细胞外液的微滴和胶体物质也可通过这种方式进入细胞成为胞饮作用。

(2)水生动物体对污染物质的吸牧

水生动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一般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 ① 经呼吸道吸收

水体中的污染物进入水生动物呼吸道后顺气管进入肺部,其中直径小于5nm悬浮颗粒能穿过肺泡被吞噬细胞所吞食;部分毒物能在肺部长期停留,会使肺部致敏纤维化或癌;部分毒物运至支气管时刺激气管产生反应性咳嗽而吐出或被咽入消化道。鱼类吸收水体污染物首先通过鱼鳃过滤,然后进入呼吸系统,并将污染物质带入肺部,鱼鳃也是吸收污染物的重要途径。

② 经消化道吸收

消化道是水生动物吸收污染物的主要途径,肠道黏膜是吸收污染物的主要部位之一。整个消化道对污染物都有吸收能力,但主要吸收部位是在胃和小肠,一般情况下主要由小肠吸收,因小肠黏膜上有微绒毛,可增加吸收面积约600倍。肠道吸收量因污染物化学形态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③ 经皮肤及其它途径吸收

皮肤是水生动物体对污染物吸收的一道重要的防卫体系,它由表皮和真皮构

成。表皮又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和生发层;真皮是表皮下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又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经皮肤吸收一般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污染物以扩散的方式通过表层,表皮的角质层是最重要的屏障;第二阶段是污染物以扩散的方式通过真皮。

9.2.2 水生动物净化水体的作用

排入河湖中的污染物首先被细菌和真菌作为营养物而摄取,并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无机物。细菌、真菌又被原生动物吞食,所产生的无机物如氮、磷等作为营养盐类被藻类吸收。藻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可用于其它水生生物利用。但若藻类过量又会产生新的有机污染,而水中的浮游动物、鱼、虾、蜗牛、鸭等恰恰以藻类为食,抑制了藻类的过度繁殖,不致产生再次污染,使自净作用占绝对优势。总之,水的自净作用是按照污染物质→ 细菌、真菌→ 原生动物→ 轮虫、线虫、浮游生物→小鱼→两栖类、鸟、人类这样一种食物链的方式降低浓度的。国内外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致力于利用水生动物对水体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来净化污水。尤其是利用水体生态系统食物链中蚌、螺、草食性浮游动物和鱼类,直接吸收营养盐类、有机碎屑和浮游植物,取得明显的效果。这些水生动物就像小小的生物过滤器,昼夜不停地过滤着水体。

污水处理中常见的原生动物有肉足类、鞭毛类和纤毛类。常见的后生动物主要是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包括轮虫、甲壳类动物和昆虫及其幼体等。微型动物(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在处理污水中主要有如下作用:(1)微型动物能分泌粘度等有利于细菌凝聚的物质,并且微型生物本身在沉降过程中挟带细菌下沉,因而改善了污泥的沉降性能。(2)微型动物能吞食游离细菌和污泥碎片,并能活化细菌,带动细菌一起运动,使细菌和有机物质充分接触,提高了细菌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改善了水质。(3)微型动物本身能代谢可溶性有机物。(4)微型动物对毒物比细菌敏感,可用以确定污水中毒物的毒阈值。有关试验表明,污水的净化系统中,水生动物与细菌的关系密切,具有特殊的功能作用,因为水生动物是水体系统中最主要捕食者,通过捕食水体中的细菌,水生动物能使水体的色度变淡,氮、磷浓度降低,藻类被除掉,水体透明度大大提高,水体变清。可见,水生动物对净化水体有显著的效果。

9.2.3 水生动物水质修复技术

利用水生动物对水体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来净化污水。尤其是利用湖泊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蚌、螺、草食性浮游动物和鱼类,直接吸收营养盐类、有机碎屑和浮游植物,可取得明显的效果。这些水生动物就像小小的生物过滤器,昼夜不停地过滤着水体。

9.2.3.1 水生动物物种与培育

河流中生态系统对水质净化作用如下:排入河流中的污染物首先被细菌和真菌作为营养物而摄取,并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无机物。细菌、真菌又被原生动物吞食,所产生的无机物如氮、磷等作为营养盐类被藻类吸收。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又产生氧供其它水生生物利用。但若藻类过量又会产生新的有机污染,而水中的浮游动物、鱼、虾、蜗牛、鸭等恰恰以藻类为食,制了藻类的过度繁殖,不致产生再次污染,使自净作用占绝对优势。总之,水的自净作用是按照污染物质——细菌、真菌-原生动物-轮虫、线虫、浮游生物-小鱼-两栖类、鸟、人类这样一种食物链的方式降低浓度的。

水体中投放适当的水生动物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体中富余营养物质,控制藻类生长。底栖动物螺蛳主要摄食固着藻类,同时分泌促絮凝物质,使湖水中悬浮物质絮凝,促使水变清。滤食性鱼类,如鲫、鳙鱼等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体中藻类物质从而使水体的透明度增加。水生生物的生长,可以促进水质进一步净化。值得一提的是多自然型河流治理营造出的浅滩、放置的巨石、修建的丁坝、鱼道等形成水的紊流,有利于氧从空气传递入水中,增加水中溶解氧量。一般说来河流溶解氧充足有利于好氧微生物、鱼类等的生长,河水会变得清澈、舒适。反之,则有利于厌氧微生物的繁殖,河水会发黑、发臭。

滤食性贝类以浮游植物、微生物和有机碎屑为食,滤水率和摄食量都很大,因此可以加速悬浮物质的沉降,利用及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加速有机质的循环作用,进而优化水质条件,改善养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