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7 2:57: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差。 6、真北方向——地面P点真子午面与地球表面交线称为真子午线,真子午线在P点的切线北方向称真北方向。 7、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
8、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9、直线定向——确定地面直线与标准北方向的水平角。
10、直线定线——用钢尺分段丈量直线长度时,使分段点位于待丈量直线上,有目测法与经纬仪法。
11、竖盘指标差——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望远镜置于盘左位置,视准轴水平,竖盘指标管水准气泡居中(或竖盘指标补偿器工作正常),竖盘读数与标准值(一般为90°)之差为指标差。
12、坐标正算——根据一条边长的方位角与水平距离,计算坐标增量。 13、坐标反算——根据一条边长的坐标增量,计算方位角与水平距离。 14、直线的坐标方位角——直线起点坐标北方向,顺时针到直线的水平夹角,其值应位于0°~360°之间。
15、地物——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它包括湖泊、河流、海洋、房屋、道路、桥梁等。
16、地貌——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它包括山地、丘陵与平原等。 17、地形——地物和地貌总称。
18、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规定的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使用。
19、测设——将在地形图上设计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20、误差传播定律——反映直接观测量的误差与函数误差的关系。
五、简答题
1、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从整体到局部——测量控制网布设时,应按从高等级向低等级的方法布设,先布设一等网,二等网为在一等网的基础上加密,三等网为在二等网的基础上加密,四等网为在三等网的基础上加密。
先控制后碎部——测量地物或地貌特征点三维坐标称为碎部测量,碎部测量应在控制点上安置仪器测量,因此碎部测量之前,应先布设控制网,进行控制测量,测量出控制点的三维坐标。
2、比例尺精度是如何定义的?有何作用?
答:比例尺精度等于0.1M(mm),M为比例尺的分母值,用于确定测图时距离的测量精度。
例如,取M=500,比例尺精度为50mm=5cm,测绘1:500比例尺的地形图时,要求测距误差应小于5cm。 3、微倾式水准仪有哪些轴线?
圆水准器轴——L?L?,竖轴——VV,管水准器轴——LL,视准轴——CC。 4、用公式RAB?AB?
?arctan?yAB?xAB计算出的象限角RAB,如何将其换算为坐标方位角
时,RAB>0,A→B方向位于第一象限,?AB=RAB;
?xAB<0,?yAB>0时,RAB<0,A→B方向位于第二象限,?AB=RAB+180°; ?xAB<0,?yAB<0时,RAB>0,A→B方向位于第三象限,?AB=RAB+180°; ?xAB>0,?yAB<0时,RAB<0,A→B方向位于第四象限,?AB=RAB+360°。 5、等高线有哪些特性?
①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 ② 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不能中断(间曲线除外),若不在同一幅图内闭合,则必定在相邻的其它图幅内闭合。
③ 等高线只有在陡崖或悬崖处才会重合或相交。
④ 等高线经过山脊或山谷时改变方向,因此山脊线与山谷线应和改变方向处的等高线的切线垂直相交。
⑤ 在同一幅地形图内的基本等高距相同,等高线平距大表示地面坡度小;等高线平距小则表示地面坡度大;平距相等则坡度相同。倾斜平面的等高线是一组间距相等且平行的直线。
6、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时,每站观测顺序是什么?
照准后视标尺黑面,直读视距,精确整平,读取标尺中丝读数; 照准后视标尺红面,读取标尺中丝读数;
照准前视标尺黑面,直读视距,精确整平,读取标尺中丝读数; 照准前视标尺红面,读取标尺中丝读数。 上述观测顺序简称为“后—后—前—前”。 7、导线坐标计算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计算方位角闭合差f?,f? 推算导线边的方位角,计算导线边的坐标增量?x,?y,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fx,fy, 计算全长相对闭合差K?fx2?fy2?xAB>0,?yAB>0 ?D,式中?D为导线各边长之和,如果 K 计算改正后的导线边的坐标增量,推算未知点的平面坐标。 8、水准测量时为什么要求前后视距相等? 水准仪视准轴不平行于管水准器轴之差称为i角,当每站的前后视距相等时,i角对前后视读数的影响大小相等,符号相同,计算高差时可以抵消。 9、视差是如何产生的?消除视差的步骤? 物像没有成在十字丝分划板上。望远镜照准明亮背景,旋转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十分清晰;照准目标,旋转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像十分清晰。 六、计算题 1、设A点高程为15.023m,欲测设设计高程为16.000m的B点,水准仪安置在A、B两点之间,读得A尺读数a=2.340m,B尺读数b为多少时,才能使尺底高程为B点高程。 【解】水准仪的仪器高为Hi?15.023+2.23=17.363m,则B尺的后视读数应为 b=17.363-16=1.363m,此时,B尺零点的高程为16m。 2、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一段距离d=23.2cm,其测量中误差md?±0.1cm,求该段距离的实地长度D及中误差mD。 【解】D?dM?23.2×2000=464m,mD?Mmd?2000×0.1=200cm=2m。 3、已知图中AB的坐标方位角,观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试计算边长B→1,1→2,2→3,3→4的坐标方位角。 ?B1?197°15′27″+90°【解】 29′25″-180°=107°44′ 52″ 图 推算支导线的坐标方位角 ?12?107°44′52″+106°16′32″-180°=34°01′24″ ?23?34°01′24″+270°52′48″-180°=124°54′12″ ?34?124°54′12″+299°35′46″-180°=244°29′58″ 4、在同一观测条件下,对某水平角观测了五测回,观测值分别为:39°40′30″,39°40′48″,39°40′54″,39°40′42″,39°40′36″,试计算: ① 该角的算术平均值——39°40′42″; ② 一测回水平角观测中误差——±9.487″; ③ 五测回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4.243″。 5、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独立丈量了两条直角边a,b,其中误差均为m,试推导由a,b边计算所得斜边c的中误差mc的公式? 【解】斜边c的计算公式为c?a2?b2,全微分得 ??1212222dc?(a?b)2ada?(a?b)22bdb22 ab?da?dbcca22b22a2?b222应用误差传播定律得mc?2m?2m?2m?m2 ccc6、已知?AB?89°12′01″,xB?3065.347m,yB?2135.265m,坐标推算路 11线为B→1→2,测得坐标推算路线的右角分别为?B?32°30′12″,?1?261°06′16″,水平距离分别为DB1?123.704m,D12?98.506m,试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 【解】 1) 推算坐标方位角 ?B1?89°12′01″-32°30′12″+180°=236°41′49″ ?12?236°41′49″-261°06′16″+180°=155°35′33″ 2) 计算坐标增量 ?xB1?123.704×cos236°41′49″=-67.922m, ?yB1?123.704×sin236°41′49″=-103.389m。 ?x12?98.506×cos155°35′33″=-89.702m, ?y12?98.506×sin155°35′33″=40.705m。 3) 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 x1?3065.347-67.922=2997.425m y1?2135.265-103.389=2031.876m x2?2997.425-89.702=2907.723m y2?2031.876+40.705=2072.581m 7、试完成下列测回法水平角观测手簿的计算。 竖水平度盘半测回角一测回平均目盘测站 读数 值 角值 标 位(°′″) (°′″) (°′″) 置 A 0 06 24 一测111 39 54 左 C 111 46 18 111 39 51 回 A 180 06 48 111 39 48 右 B C 291 46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