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9:56: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客观需要时,人就表现肯定的态度,产生满意、愉快、赞赏、尊敬的内心体验,反之则表现否定态度,产生憎恨、不满、忧虑、恐惧、羞耻等内心体验。良好的情感是学生成才的催化剂,因而被喻为心理之魂。多年的教育实践也让我认识到良好的师生情感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远大志向和报国雄心,从而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下面浅谈一下我在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尝试。

一、尊重热爱学生,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也。有人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把学校看作是一个池,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水,学校教育如果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作为鱼儿的学生,在无水的池里是无法成长的。让学生感觉可亲可爱的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而且老师要尊重热爱学生,以自己的人格和情感魅力吸引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绩不佳、心理压力大、心理素质差,通常表现有自卑心理、逆反心理,教师不要伤害他们脆弱的心,要和他们经常沟通,做到亦师亦友、以诚交心、以心交心;同时针对学生渴望得到老师赞许的心理,用放大镜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尽可能用表扬、鼓励、启发性的语言,即便是批评也要讲究艺术性,先肯定成绩再指出不足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通过这样的沟通方式学生从内心会产生对老师的敬重之情,师生感情

达到和谐共振,课堂也会因此变得轻松、快乐、高效。 二、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化学实验不是辅助化学教学,而是化学教学的主体。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老师做好演示实验,给学生传授科学的实验方法,而且要求学生做好学生实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要结合教学内容,补充一些在课堂或者课余选做的趣味实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实验能力。比如在学习燃烧概念时增加白磷的水下燃烧,使燃烧概念的学习变得生动而直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在保证学生和实验操作安全性的前提下,我还尽可能给学生创设更多的自主探究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科学探究的亲身体验,养成科学态度,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实验中存在生动、新奇、鲜明的实验现象,这些现象产生的强烈感官刺激会使学生整个心理活动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化学的兴趣,让知识的学习成为一种期待。

三、通过化学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列宁曾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中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化学史的

教育功能,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未来和祖国的明天联系起来,把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变成刻苦学习的实际动力。

在序言课上谈到化学工艺时,向学生介绍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许多地区就开始制作陶器,到了商代已经出现了原始瓷器,在1470年我国陶瓷的制作技术传入了意大利的威尼斯,后来欧洲才开始学会生产,西方把瓷器叫做“china”就是最好的证明。通过这样素材的介绍,使学生对祖国热爱的情感在心中慢慢积淀,从而激发他们的远大志向和报国雄心。许多学生在课后反馈信中对我说:“老师,通过对祖国过去和现在的化学工业的了解,我感到祖国真伟大,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我今后一定更加努力学习,为创造明天祖国的辉煌而奋斗。”

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生进取精神

现在的许多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一群大人围着他们转,在这种“爱”的呵护下,使他们都或多或少地缺乏吃苦精神和责任意识。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人类做出贡献,就需要有勇于拼搏、执着追求、坚忍不拨的下一代。精选与教材有关的且具有震撼力的素材,在教学中为他们补上这重要一课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在讲到环境问题时,我收集了大量的图片和资料,如:澳洲大陆由于受臭氧空洞的危害,使数以万计的人死于皮肤癌;中国南方八省因酸雨造成1.93亿亩农作物受害,损失42.6亿元等等。介绍了这些事实之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感受,最后给出自己的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