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7:22: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作者:金素娟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09年第03期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业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在建筑市场有一席之地,企业领导只有增强企业财务风险意识,及时找出影响企业财务风险因素,收集相关数据,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强化企业管理,总结经验与教训,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研究风险,认识风险,进而走到对风险的有效防范,已成为当前施工企业管理领域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关键词: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5-0194-02

当前建筑市场竞争已趋白炽化,施工企业已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企业存在财务风险是难免的,关键是如何了解风险的起因,加强防范,使自身处于不败之地。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以财务决策为例,企业的财务决策几乎都是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做出的,离开了风险,就无法正确评价企业报酬的高低。因此,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建立和完善风险机制,加强风险防范,已成为施工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研究风险,认识风险,进而走到对风险的有效防范,已成为当前施工企业管理领域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面对这些风险,施工企业应该缜密思考各种应对措施以有效规避风险进行探讨。

一、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只有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和产生原因,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和化解。归纳起来,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客观性。即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也就是说,风险处处存在,时时存在,人们无法回避它、消除它,只能通过各种手段来应对风险,从而避免费用、损失与损害的产生。企业财务活动存在着两种可能结果,即实现预期目标和无法实现预期目标,这就意味着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风险客观存在。

2.全面性。即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均会产生财务风险。

3.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即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这就意味着企业的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具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4.收益性或损失性。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即风险越大收益越高,风险越小收益越低。财务风险的存在促使企业改善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因而可以说,收益性与损失性是共存的。在我国施工企业里,由于种种因素的作用和条件限制,财务风险也会影响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和生存的安全性,最终可能会威胁企业的收益,也可能意味着收益。

5.激励性。即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会促使企业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的主营业务,是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最为集中的地方。导致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宏观经济环境中的不合理现象是导致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客观原因。尽管目前我国已引入了招投标机制,但建筑市场依然存在着透明度不高、市场化水平较低、地方保护严重等不正常现象。建筑市场上的不规范行为和建筑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造成带资承包、垫资工程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带资承包已成为建筑企业能否取得项目的关键,尽管很多建筑企业在建筑市场上、项目管理能力已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完全有能力拿到更多的项目,只是由于资金不足,很多能拿到的项目也只能放弃。工程款不到位、业主指令分包商和供货商、施工干扰等外部经济环境的复杂性以及项目三角债的存在从不同方面影响着施工企业的项目盈利水平,从而加大了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

2.盲目投标是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开端。市场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格的竞争。不少企业为了生存,在投标时,不管项目投资多少,规模大小,施工难易等因素,到处撒网,四面出击。合同是施工企业一切风险的源头,许多业主利用施工企业急于揽到工程任务的迫切心理,在签订合同时附加某些不平等条款,致使施工企业在承接工程初期就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甚至隐入合同陷阱;如果合同“先天不足”,势必会造成工程项目实施中的被动,这种只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标,不计成本和风险的做法加速了施工企业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投标中隐含的财务风险越来越明显,进而引发合同履约风险、项目管理风险、工程款支付风险,甚至诉讼风险,使企业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

3.项目管理缺陷是导致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直接原因。项目管理的水平制约着项目的盈利水平和控制风险能力。具体表现为:

(1)供应环节的资源配置风险。因采购和验收环节的疏忽,致使所购材料不合格、机械设备功能不符合要求;或由于生产资料与劳动力在质和量上的不匹配,都可能导致部分生产资料或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或配置不合理,为后期工程直接材料或直接人工等成本加大预设风险因素。

(2)施工生产环节产生的风险。风险的产生一方面可能是上一环节资源配置不当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工程本身。即由于施工管理的不科学等原因,导致工程施工未能达到设计要求或存在质量缺陷等,这些都会导致项目的收益。

(3)结算环节的资金回收风险。在结算环节,由于前一环节施工的缺陷及其他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导致已完工工程得不到业主和监理的认可,这是结算环节的主要原因,认清这一点对于加强风险控制极为重要。另一方面由于业主资金不到位,以及垫资、“三边”(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工程的存在等,结算资金向货币资金转化过程中的收款风险也构成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4.内部承包管理不严是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受施工企业内部工程承包合同产生的风险在当前施工企业中尤为普遍。主要表现为内部承包单位无经济能力履约或在施工过程中形成大量债务而无力支付时引发的连带责任风险,如:(1)内部承包负责人任用风险。内部承包负责人是受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对工程项目全面负责的管理者,其管理和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工程施工质量、安全、效率及成本的高低。内部承包负责人如果缺乏优秀的经营管理素质必然会带来项目施工的风险。(2)项目施工管理风险。项目施工过程中有时由于工程本身规模较大,技术难度大,管理上难免顾此失彼而造成风险。(3)质量与安全管理风险。质量与安全是施工企业永恒的生命线,一旦发生质量与安全事故,不仅给伤者及其家庭带来不幸,也给企业带来直接间接的经济损失。轻则罚款、通报批评,重则停止市场活动,资质降级甚至吊销,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4)内部承包核算机制带来的税收风险。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1.树立正确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观。长期以来人们都习惯将财务风险理解为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然而,现实中财务风险控制所要解决的问题,无论是企业资本结构的确定,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