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洗涤剂及表面活性剂工业发展展望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5:54: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合成洗涤剂及表面活性剂工业发展展望

一、合成洗涤剂工业发展现状

近年石化工业的高速发展不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合成树脂、化学纤维、合成橡胶和化肥等产品,也为合成洗涤剂工业及表面活性剂提供了石化路线的原料。合成洗涤剂工业的高速发展,刺激表面活性剂工业的高速发展,在总量上,合成洗涤剂占表面活性剂总用量的70%以上,表面活性剂是合成洗涤剂发挥去污作用的主要成分,因此,表面活性剂的增长和发展也主要取决于对合成洗涤剂工业的需求。预计在今后的几年中国内对表面活性剂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其中对乙氧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需求增幅将最为显著,近几来,乙氧基化产品的需求将从不到10万t/a增加至30万t/a以上。

合成洗涤剂工业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发展壮大、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品种、产量不断增加,品质也有了明显的提高,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各种工业用专业日化产品将不断涌现,对表面活性剂的品种、品质及特殊功能及专用表面活性剂的开发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与之相对应的各种特殊功能的表面活性剂也将应运而生,表面活性剂工业将围绕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开辟天然原料,向多样化、多功能化、天然化方向发展,洗涤剂工业继皂粉转向合成洗涤剂、有机磷洗涤剂转向无磷洗涤剂以及由普通型转向浓缩型的3个转换期后,由于浓缩型洗涤剂中添加了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碱性纤维素酶和过氧化活性剂,各种新型浓缩洗衣粉(剂)相继问世,这些新产品在生物降解上可与肥皂媲美,而且还具有优良的耐硬水性、增溶性和稳定性,极大地提高了去污力。用于重垢洗涤剂的表面活性剂有石油化学系和天然油脂系两大类。

我国合成洗涤剂工业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由小到大逐渐发展壮大完善起来,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外大量的先进技术、装备的引进,促使合成洗涤剂工业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合成洗涤剂工业无论在技术上、工艺上和配方方面,还是在生产装置、检测手段、基础原料方面,已达到或接近国际上的先进水平。 1、磺化装置生产水平依然落后

国内现有的磺化装置,如果不计0.5t/h规模以下的小型装置共有约73套,总的

生产能为1l2t/h,现已超过了实际需要的能力。在我国先后引进的近50套磺化装置中,从意大利Ballestra公司引进了20套,总的生产能力38.6t/h;从意大利Mazzoni公司引进的磺化装置4套,总的生产能力5.8t/h;意大利现代机械公司(M.M)提供了3套磺化装置,总生产能力2.6t/h;从美国Chemithon公司引进20套磺化装置,总生产能力33.8t/h;日本花王公司(Kao)在上海建设了1套规模为2t/h磺化装置,以上生产能力合计占总生产能力的3/4。我国先后引进几十套磺化装置,通过这些技术、装置的引进,及引进外资、合资,将国外先进的技术及管理带入国内,使我国合成洗涤剂工业主要技术及装置达到国外20世纪80年至90年代的水平。但由于我国合成洗涤剂工业起步较晚,基础原料相对落后,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我国国内现有的合成洗涤剂装置,主要是指磺化装置,在合成洗涤剂中洗衣粉和洗洁精

等洗涤用品的主要活性组份是烷基苯经S03磺化制得的,由于磺化产品中以烷基苯磺酸产量最大、技术也最成熟,国内现有的磺化装置大部分是用于烷基苯磺化的。国内自60年代起,已开发建成磺化装置23套,生产能力为28.2t/h,占总生产有能力的1/4。

表面活性剂工业生产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品种发展也较快,目前已达到2000多种以上,并以6%-7% 年平均增长率增长。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可生产单休和复配品种,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方面,已能生产醇醚、酚醚、胺醚、酸酯、多元醇酯及其烷醇酰胺、酰胺醚、聚醚、烷基多糖苷(APG)及其衍生物等9大类。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方面,可生产素磺酸盐、磺化琥珀酸酯、石油磺酸盐、苯磺酸盐、磷酸酯、脂肪酸甲酯磺酸盐(MES)、脂肪醇硫酸盐(AS)、脂肪醇醚硫酸盐(AES)等。在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方面,可生产脂肪胺盐、阳离子咪唑啉、季铵盐等。在两性表面活性剂方面,可生产甜菜碱、咪唑啉、氨基酸、氧化胺等,今后,随着全球化贸易竞争,表面活性剂工业将向专用或功能性方面发展,并向天然绿色产品、多功能及复配型方向发展。表面活性剂已是洗涤剂中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成分,为适应衣着织物品种和洗涤工艺的变化,洗涤剂配方中的表面活性剂已由单一品种发展成多元复合表面活性剂,以发挥其协同作用,并使其性能得到相互补偿,特别是不同结构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

活性剂复合使用更为重要。当前在选择表面活性剂时,主要考虑的是:去污性好,加工时工艺上易于处理,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对人体和环境安全。在目前的洗涤剂中仍大量使用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正在日益增加,阳离子型和两性表面活性剂使用量仍然较少。 2.合成洗涤剂应用前景依然广阔

在合成洗涤剂应用上,据统计1990年美国人均洗澡用品消耗量为26.8kg,法国为26.5kg,日本为10.45kg,而我国仅为2.27kg,按有关规划2000年我国洗涤用品人均消耗量为3.16kg,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需求水平,这种差距说明我国合成洗涤工业上升空间十分广阔,具体见表1。 表1 近10年国内合成洗涤剂和烷基苯产量 年份 1990 1993 1995 1999 2000 合成洗绦剂151.4 188.0 210 305 300 烷基苯 6.79 11.5 15.4 26 29.6

国内烷基苯磺酸的主要原料烷基苯的生产,主要集中在金陵石化公司烷基苯厂,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化分公司洗涤剂化工厂(14.4万t/a)和南京金桐石化公司。国内现有磺化装置中主要用于烷基苯磺化的有53家,总的生产能力达78.6t/h,这对于生产能力为1t/h的磺化装置来说,按设计能力生产,每年可生产烷基苯磺酸7000t,即国内磺化装置每年可生产磺化类产品50多万t,只要现有磺化装置得到充分利用,磺化类表面活性剂在今后的几年内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亚洲最大的合成洗涤剂原料生产基地一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化分公司洗涤剂化工厂,脱氢装置扩能改造和20万t/a直链烷基苯生产装置扩能改造,按计划2001年9月已建成投产,抚顺洗化厂已具有20万t/a直链烷基苯和5万t/a合成脂肪醇的生产能力。该厂生产的优质直链烷基苯,已占国内市场份额50%以上。南京金桐石化公司和金陵石化公司在近期也进行了烷基苯装置扩能改造,经改造后,这3家装置的生产能力正常运转,其实际的产量与国内需求基本持平。

二、合成洗涤剂工业中的表面活性剂 1.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