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进生的转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18:33: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后进生的转变

作者:陈开勇

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54期

【摘要】后进生教育是现在中小学教育的软肋,能否提高后进生的成绩,品德,直接影响着班级的好坏、学校升学率的高低。而后进生教育应带注意哪些问题,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应对的。后进生转变过程中要注意那些方法,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应掌握,了解。从而让后进生慢慢转变成一个普通生、前进生、优等生。 【关键词】后进生 兴趣 爱心 因材施教 转变

“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过去人们把他们叫做差生,现在称为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需要强调的是,后进生不是指由某些遗传或生理的因素造成的智力落后、反应迟钝、脑功能轻微失调(多动症)等等的儿童,也不是指已经走上犯罪道路、“反社会行为”的“问题儿童”,主要是指在教育的主导影响下形成的特殊学生,即之前所谓的“双差生”——在品德和学业两方面都比较差的学生。“后进生”就是素质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所有方面相对滞后的学生,是就某个学生群体而言的相对概念。通常情况下最突出地表现在品行和学业成绩等方面相对滞后,按照素质教育的标准,不应局限于品行和学业成绩这两个方面来评判一个学生后进与否。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用素质教育的标准来看,“后进生”与“非后进生”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其实,后进生不是天生就后进,实际上,人的天赋素质并没有多大区别,一个人的成就如何,并不取决于先天所赋予的才能,而是在漫长的人生中是否做到勤奋读书,刻苦攀登,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就说明,只要一个人有恒心、自信心、勤奋、刻苦、勇于攀登,就能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作教师的对待后进生的态度是有目共睹的,其实,我们作教师的静下心来,仔细观察这些同学,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定的闪光点,以这些闪光点不难看出,这些学生并非后进生,只是我们作教师的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正确引导罢了。

那么,我们如何转变后进生呢?

一、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对待后进生取得进步,大力褒奖后进生取得的进步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旦这些学生有了优点,作教师的要马上在班里进行表扬,例如:参加体育比赛或者说学校参加一次集体课外劳动,这些后进生往往表现比较突出,作为班主任应该表扬,让他们从中认识到自己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学生,老师也是非常看重自己的,让他得到生活的快乐对学习生活充满信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爱心的感召下,后进生变了,学习热情渐渐高涨,课堂争先恐后学习回答问题的人多了,自觉动手、动脑完成作业的人多了,主动请教老师的人多了,在班里开展“一帮一”的活动,使优后进生互帮互学,学有榜样、有目标、有信心、好好学习、共同进步,一定能够取得可喜的成绩。

二、善于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的形成和家庭教育、教师的教学、周围环境的影响、学习者有意识的自我培养有关。在这里我们主要讲,作为学生如何自培养学习兴趣。后进生之所以“差”,往往是由于我们设置的目标缺乏兴趣所至,我们做教师的平时注意留心,观察这些学生,选择适当的方法是完全可以把他们吸引过来的。注意兴趣疏导作用,如:有一个学生从来不爱写作文,在一次作文比赛中,老师偶然发现他上交的一篇文章,觉得很好,但老师不觉得这是他写的,仔细一打听,才知道他听了老师的一节PPT课件点评作文课以后,产生浓厚的兴趣,想好好写一篇文章。我想若不是之前使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写作兴趣,那也不会有这样的效果。 三、对待后进生要有爱心,要有恒心

18世纪中叶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都是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爱学生,才能会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也就是说,作为教师,首先要有师爱之心,然后才能塑造学生的灵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行动感召、排忧解难、接触了解等方式传导师爱,凭着一颗真诚的慈母般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以满腔的热情去教育学生,对学生倾注全部的关怀和厚爱,使师生在心理上没有隔阂,在感情上亲密无间,在关系上一律平等,建立相互理解的认知关系,形成和谐的尊师爱生的教育局面。教师平时要感化学生,必须经常亲之近之,决不能因为你气我,不服从我,我就离你远远的,正确的办法是,你越看不上我,厌恶我,我越接近你,越亲近你,我不相信这块冰就融化不了,在接触学生的时候,逐渐深入到他们心灵深处,了解他们的想法,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除此之外,对他们成为后进生的原因,家庭成员对他的影响,以及他未来的打算等等都了如指掌,由于长时间的交织在一起,心灵与心灵相碰撞,时常进出一些闪亮的火星,渐渐师生之间也“铁”起来了,几乎无话不谈。

教师在实际教育活动中,要用一颗慈母之心去理解、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对自己人生路标的选择,用一颗益友之心去引导他们走好自己的人生路途,用一颗严父心去严格要求他们把握住自己的人生追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感化他们的行动,用一种炽烈的情感去温暖他们的心灵、启迪他们的智慧,激励他们去追求真理,攀登胜利的顶峰。 四、对待后进生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没有两粒完全相同的沙子,也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因学生年龄、知识结构、智力发展水平、学习方式及态度等差异,也就决定了世界上没完全相同的学生。正因为学生差异是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观存在的,那么你首先得承认差异然后再深入学生当中,了解鲜活的学生个体,为你的教育教学获得第一手感性材料,只有这样你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做到有的放矢,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