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学习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18:14: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生成学习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生成学习理论是维特罗克在吸收了当代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概括了他本人长期在课堂教学研究中的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维特罗克的生成学习理论的中心思想是: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从外界选择性地知觉新信息然后进行主动建构并生成意义的过程。生成学习模型强调了学习过程的四个主要成分,即生成、动机、注意和先前的知识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此理论就能有效地帮助教师解决如何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和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两个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有效学习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一个感觉,即上课讲解过的知识课后提问时有些学生常不知所措。可能这些学生并非没有听课而是听后就遗忘了。这个现象就提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有效学习,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根据生成学习模型应注意从以下3方面去培养学生的有效学习。

1.注意外部条件。外部条件主要包括教材和教师提供的有意义的、经过组织的信息。教师在创设学习者的外部条件时,必须以学生头脑中的认识规律为前提,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的问题,激起兴趣。这是因为当学生用头脑中

原有的知识来解释新的内容或发现新学习的知识与自己原有知识相矛盾时,就会产生紧张和不平衡感,因此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将会积极探索、思考、提问。一旦学懂了知识,这种紧张感就会消失,产生满足感、轻松愉快感。这种积极的心情又倒起一种自我奖励的作用,使学习兴趣更浓。同时教师在创设问题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教材的要求去制定,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

2.加强原有知识和技能。贮存于长时记忆中的原有知识、技能是新的学习的重要内部条件。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根据统觉论,认为新知识必须融汇于原有统觉团内,新知识才能习得。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美国教育家奥苏伯尔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维特罗克与前二者有同样的思想认为:“人们倾向于生成与以前的学习相一致的知觉与意义”。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知识的保留和积累。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应加强复习。及时有效的复习,可通过听、说、谈、写等多种策略将头脑中短时记忆的东西变为长时记忆;还可以通过分类归纳,对信息再加工编码,促使学生提高记忆策略。其次要培养学生知识的结构化,也就是将所学的知识划分为不同的部分,在头脑中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组块,进而形成良好的结构。

这样有利于知识和记忆的检索和提取。.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对所学概念、定律、规则等的理解运用能力强,就是因为对已有的知识组织得好。再次老师在讲课时,应注意将书上的知识转化成与学生头脑中相适应的,便于学生接受和储存的知识;同时还要注意每个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不一致,讲课时要注意这种差别,因材施教。

3.重视学习者的主动加工过程。有了适当的外部条件和原有知识的基础,如果缺乏学习者的主动加工,新的学习仍然不能发生。只有学习者本身主动地强烈动机才有助于学生选择高效的学习和记忆策略。反之,高效地学习和记忆策略的运用,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可增强学习的自信心,继续努力学习,可见学习者的主动性是尤其的重要。因此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成功感、成就感和学习的愉快感,不能低估学生的发展潜能,忽视他们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探求新知识;激发学生运用各种思维策略(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等)进入深层次的思考;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提问、自己回答问题把外部控制转为自我控制;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意识到并逐步学会自动更新自身的认识结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和不同的学习情况,自觉调节和控制学习内容的次序、时间和步骤,灵活选用合适的学习方法。这样的教与学才能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高效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