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南开大学经济学基础(微、宏观)考研真题详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5 6:41: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Born to w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际失业率为9%,由奥肯定律可得使得产出增长率下降12.5%。根据牺牲率的公式(牺牲率是指为了使通货膨胀率降低一个百分点而必须放弃的一年实际产出的百分比)可计算出牺牲率为12.5%÷4%=3.125。

三、论述题(50分) 1.(1)什么是市场对个人和厂商的激励?

(2)为什么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责任会导致激励无效? (3)激励无效时怎么办?

(4)分析信息不完全性的市场激励失效原因及其对策。 【分析】此题的作答可参见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在该教材中有“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方面的案例,这些案例都是用来强调取舍、激励、交换、信息和分配这些核心思想。从南开考题来看,斯蒂格利茨《经济学》教材可大致翻翻,不是重点参考书目。另外,考生平时一定要多练手,提高文字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论述题的作答。

【答案】

(1)当个人和厂商在面对多种选择的时候,市场的激励机制将会对个人和厂商的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经济环境里,激励就是激发决策者选择某一方案的利润(包括减少的成本)。激励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价格。如果汽油价格上涨,人们就会受到更大的激励不去开车或者少开车。如果预期股票价格会上涨,人们就会受到更大的激励去买股票。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厂商就会受到激励去多生产这种商品以增加利润。在现代经济中,利润激励厂商向消费者提供他所需要的商品,工资激励个人提供劳动力等。

(2)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责任时就出现了道德风险,即交易双方在交易协议签订后,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做出的损人利己的行为。道德风险导致激励失效。以保险市场为例,投保人在投保后没有适当的激励去避免所投保事件的发生。事实上,如果超过100%的损失额得到了保险,那么投保人就有促使所投保事件发生的激励,或者至少他不再小心翼翼地避免所投保事件的发生,这不仅会“扭曲”保险市场中供给者的行为,也会“扭曲”保险市场中需求者的行为,导致市场激励机制的失效。

(3)在简单的交易中,激励无效问题可以通过奖惩规定来解决。比如交易双方可以在合同中明确的规定彼此的权利和义务,还可以在在合同中制定奖惩措施,从而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对于常见的比较复杂的交易,解决激励无效问题就不这么简单,除了通常用的财产私有化和价格体系之外,市场经济还有其他一些解决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契约解决法和信誉解决法。契约解决法试图通过规定每一方在每种情况下的行为来解决激励无效问题,但是契约是不完全的,而且还有执行成本,因此也只能部分地解决激励无效问题。信誉解决法则试图通过信誉手段来解决激励无效问题,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信誉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机制。维持信誉向厂商提供了生产优质产品的激励,也向工程承包商提供了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程任务的激励。

(4)完全竞争模型的一个重要假定是完全信息,即市场的供求双方对于所交换的商品具有充分的信息。该假定是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基本保证之一。但是,完全信息的假定并不符合现实,信息不完全的现象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因此这就导致市场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因而导致激励的失效。

在商品市场上,信息不完全会导致“逆向选择”现象的出现,即当消费者掌握的市场信息不完全时,他们对商品的需求量就可能不随价格的下降而增加,而是相反,随价格的下降而减少,这显然导致了反向激励。在劳动力市场上,信息不完全会导致“委托——代理问题”的出现,即由于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的目标函数而损害委托人利益。该现象也会给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带来困难,从而造成市场激励机制的失效。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针对以上信息不完全对激励机制的影响,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应对政策,比如提高信息透明度,包括信号显示、激励机制设计以及制定和执行一系列法规,以惩罚那些利用不对称信息进行欺诈的不法行为。

2.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全球经济平衡的关系。

【分析】从南开考题来看,每一年都有一道联系现实的宏观论述题,因此建议考生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是强化阶段、冲刺阶段,尝试以专题的方式对宏观经济热点问题予以罗列,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对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的理解。在整理宏观经济热点问题中,查看相关的论文,特别是知名学者的论文,将论文相关内容进行归纳,以便于考试作答。

【答案】 (1)我国经济在经过3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政府适时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平衡。

(2)国际贸易平衡理论是判定全球经济是否平衡的基本理论根据。该理论认为,如果介入国际贸易中的各国和地区均实现了本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平衡,则全球经济处于平衡状态;反之,则打破了国际贸易平衡,全球经济处于失衡状态。根据国际贸易平衡理论的要求,凡是那些引起全球经济失衡状态的行为都是不合规律的,应予以纠正。

(3)近年来全球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差额有着扩大的趋势,全球经济处于失衡状态。集中体现为:美国、欧元区和中东欧等国经常账户逆差不断扩大,与此同时,石油输出国、日本、中国、亚洲其他经济体、拉美和其他工业化经济体等经常账户顺差明显扩大。

(4)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净出口的突然猛增打破了原有的增长格局,也通常反映了国内需求的不振。事实上,在我国经济增长轨迹发生转折的年份,几乎无一例外地出现了净出口增长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之一的现象,由此得出我国经济的增长过于依赖出口。

(5)鉴于此,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转变可以缩小乃至消灭我国和发达国家的贸易顺差,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平衡。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真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

最后,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 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