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财管-基础班-闫华红第十六章 本量利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5:29: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表示方法 指标 实物量 计算公式 指标 金额 计算公式 指标 相对数 (率) 计算公式 关系公式 保本点(盈亏临界点) 保本量(Q0) Q0=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F/(P-V) 保本额(S0) S0=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盈亏临界点作业率 盈亏临界点作业率=Q0/Q或S0/S 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量 安全边际量=正常销售量-盈亏临界点销售量=Q-Q0 安全边际额 安全边际额=正常销售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额=S-S0 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率=(Q-Q0)/Q 或(S-S0)/S 盈亏临界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教材例题16-4】某企业仅产销一种产品,销售单价为2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固定成本为1600元/月 【补充要求】 (1)计算保本量 (2)计算保本额

(3)若实际或预计的销售收入为5000元,计算盈亏临界点作业率、安全边际以及安全边际率

【答案】

(1)保本量=1600/(2-1.2)=2000(件) (2)边际贡献率=(2-1.2)/2=40% 保本额=1600/40%=4000(元)

(3)盈亏临界点作业率=4000/5000=80% 安全边际=5000-4000=1000(元) 安全边际率=1000/5000=20% (三)安全边际与利润的关系

关系 计算利润 计算销售息税前利润率 公式 息税前利润=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 销售息税前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提示】只有安全边际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盈亏临界点所提供的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安全边际所提供的边际贡献等于企业利润。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变动成本率为40%,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为70%。甲公司的息税前利润率是( )。(2013年)

A.18% B.28% C.42% D.12% 【答案】A

【解析】销售息税前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1-70%)×(1-40%)=18%。 二、多品种情况下的保本分析 1.分析方法:加权平均法 2.计算公式

【教材例16-5】某企业计划生产A、B、C三种产品,固定成本总额为50000元,它们的

销售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资料如表16-2所示

表16-2 产品销售与成本情况相关资料 项目 预计销售量(件) 销售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元) A产品 1500 20 10 B产品 1000 15 6 C产品 2500 14 7 现要求:

(1)计算企业计划期内的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加权平均保本销售额。 (2)计算B产品的盈亏平衡销售额和盈亏平衡销售量。 表16-3 项目 销售额(元) 销售百分比 单位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率 A产品 30000 37.50% 10 50% B产品 15000 18.75% 9 60% C产品 35000 43.75% 7 50% 合计 80000 100% - - (1)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1500×10+1000×9+2500×7)/80000*100%=51.875% 或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边际贡献率×各产品占总销售比重)=37.5%*50%+18.75%*60%+43.75%*50%=51.875%

加权平均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50000/51.875%=96386(元) (2)B产品的盈亏平衡销售额=加权平均保本销售额×B产品的销售百分比=96386×18.75%=18072(元)

B产品的盈亏平衡销售量=B产品的盈亏平衡销售额/B产品的单价=18072/15=1205(件)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多种产品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的计算公式中,错误的是( )。(2007年)

A.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Σ产品边际贡献/Σ各产品销售收入)×100%

B.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Σ(各产品安全边际率×各产品销售息税前利润率) C.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利润+固定成本)/Σ各产品销售收入×100% D.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Σ(各产品边际贡献率×各产品占总销售比重) 【答案】B 【解析】选项A、D是教材中的表述,所以正确;因为:边际贡献=利润+固定成本,所以,选项C也是正确的,但边际贡献率=销售息税前利润率÷安全边际率,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

第三节 保利分析

指标 保利量 保利额 【提示】

计算公式 保利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保利额=(固定成本+目标利润)/边际贡献率

(1)目标利润一般是指税前利润,若已知目标税后利润: 保利量=[固定成本+目标税后利润/(1-所得税税率)]/单位边际贡献 保利额=[固定成本+目标税后利润/(1-所得税率)]/边际贡献率

(2)保利分析计算的实质:无需记公式,利用量本利的基本模型,已知目标利润,倒求销量或销售额即可。

【教材例题16-4】某企业仅产销一种产品,销售单价为2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固定成本为1600元/月 【补充要求】

(1)若目标利润为1500元,不存在所得税,计算保利量和保利额; (2)若目标利润为1500元,所得税率为25%,计算保利量和保利额。 【答案】

(1)保利量=(1600+1500)/(2-1.2)=3875(件) 边际贡献率=(2-1.2)/2=40%

保利额=(1600+1500)/40%=7750(元)

(2)保利量=[1600+1500/(1-25%)]/(2-1.2)=4500(件) 边际贡献率=(2-1.2)/2=40%

保利额=[1600+1500/(1-25%)]/40%=9000(元)

【改教材例16-5】某企业计划生产A、B、C三种产品,固定成本总额为50000元,它们的销售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资料如表16-2所示

表16-2 产品销售与成本情况相关资料 项目 预计销售量(件) 销售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元) A产品 1500 20 10 B产品 1000 15 6 C产品 2500 14 7 【补充要求】 若企业目标的税后利润为22500元,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为25%,计算综合保利额,计算B产品的保利额和保利量。

表16-3

项目 销售额(元) 销售百分比 A产品 30000 37.50% B产品 15000 18.75% C产品 35000 43.75% 合计 80000 100% (1)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1500×10+1000×9+2500×7)/80000*100%=51.875% 税前目标利润=22500/(1-25%)=30000元 加权平均保利销售额

=(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50000+30000)/51.875%=154217(元) (2)B产品的保利额

=加权平均保利销售额×B产品的销售百分比 = 154217 ×18.75%=28916(元) B产品的保利量

=B产品的保利额/B产品的单价 =28916/15=192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