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寺庙(5)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9 0:09: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藏传佛教寺庙(5)

藏传佛教寺庙(5)

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 藏族人信奉原始宗教(笨教)。佛教是在公元七世纪,同时由我国内地(大乘佛教)和印度、尼泊尔(密教)传入的。佛教传入西藏后,和苯教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并战胜了苯教。现在藏传佛教主要分为四大教派:宁玛派(红教)、萨加派(花教)、噶举派(白教)、格鲁派(黄教)。 内蒙古五当召

五当召原名巴达嘎尔庙,藏语意为“白莲花”,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北约70公里的五当沟内。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修,赐汉名广觉寺。是第一世活佛罗布桑加拉错在此兴建的,逐步扩大规模。全庙占地面积约300余亩,召庙主体由六个大殿,三座活佛府和一幢安放历代活佛骨灰的灵堂组成,两侧还建有一栋喇嘛舍房。建筑采用西藏式建筑风格,平顶方形楼式结构,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映照在蓝天青山之下的白色外表,更显

辉煌耀眼。主建筑为苏古沁独宫,里面供奉着最大的铜铸佛像,以及释迦牟尼,黄教创造人宗喀巴及历代佛师,苏古沁宫的西边为讲授佛教教义的却依林独宫。五当召是享有特权的政教合一寺院,设有监狱、法庭,并有武装。活佛传世七代,喇嘛最多时达1200余人。

内蒙古小召

小召又称崇福寺,在呼和浩特旧城小召街,蒙语原称作把格召 (小的意思),清康熙36年(公元1697年)建成。小召原是明朝俺答汗(阿拉坦汗)的后裔俄木布洪台吉所建的寺院。康熙31年(公元1692年),康熙委派在小召坐床的托音二世做了呼和浩特掌印扎萨克达喇嘛。托音二世于是展开活动,一方面受命入藏联络班掸,又随康熙皇帝出征协助策划。因此,康熙西征凯旋回京时路经归化城,驻跸小召,并将甲宵、弓箭、腰刀等随身之物,留在小召做为纪念。后又在小召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刻立石碑,纪念他的胜利,同时也表彰了小召活佛有功。从此,小召在当时的归化城召庙中的地位曾一度凌驾于大召之上。小召喇嘛受到清皇帝的许多特殊恩赐,如独许应用蒙文经典。小召除了得到本地人的布施外,康熙皇帝还特别批准内蒙东部科尔沁十旗做为托音呼田克图的化缘地点。小召的显赫地位在托音二世死后,逐渐走了下坡路。到了嘉庆年间,呼和浩特召庙的权利中心已经转移

到席力图召。

新疆巴伦台黄庙

巴伦台黄庙位于新疆自治区巴音郭楞和静县北部天山深处,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宗教法名“夏尔布达尔杰楞”,意为“黄教圣地”。始建于乾隆年间,落成于光绪十四年。该庙是聘请西藏、内蒙的能工巧匠,耗费500两黄金建造的。整个建筑结构严谨,轩宇昂然,并与金库热等14座庙宇组成气势森严的喇嘛寺庙古建筑群,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历史上最盛时,喇嘛多达四五百人。现有的黄庙,金库热、盖干拉吾龙等殿堂尚保存完整。黄庙殿堂内珍藏着许多珍贵的经卷和稀世文物,大殿中央供奉着一尊巨大的金身麦德尔佛像。东、西后殿中供奉弥勒佛、观世音菩萨等诸多铜佛像。大殿四壁皆塑有扩法神像,栩栩如生,生动精美,每天前来育经朝圣的教徒络绎不绝,香火极旺。

新疆伊犁圣佑庙

圣佑庙藏语名“吉金铃”,蒙古语名为“博格达夏格松”。位于新疆伊犁昭苏县城西北三公里处,是目前新疆保存最完整的喇嘛教四大庙宇之一。始建於清朝(1889年),现存建筑8座,面积2000平方米,寺庙占地数百亩之多。寺庙座北朝南,前殿,大雄宝殿,后殿,东西配殿等布局对称。主体建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