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高一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4 16:12: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word整理版

高一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A.商品经济 B.小农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

2、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铁犁牛耕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 3、下列这种工具的名称、出现时间和用途是 A、耦犁、汉朝、松土工具 B、耧车、汉朝、播种工具 C、曲辕犁、唐朝、松土工具 D、耧车、唐朝、松土工具

4、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①丝织品②景德年间瓷罐③唐三彩④哥窑瓷瓶⑤珐琅彩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清朝 5、明清时期中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人群体是

A、粤商和徽商 B、徽商和晋商 C、闽商和粤商 D、台商和港商

6、如果你是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你来到长安,能够进行的商贸活动有①可以到西市与波斯、大食商人进行交易②为了财产安全,你将大部分金银储存在柜坊 ③你通过设在长安的市舶使进行对外贸易④你通过飞钱方法,可以回老家再将钱取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出现于唐朝的 A、邸店 B、柜坊 C、飞钱 D、 坊

8、唐朝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所反映的实质是

A、杜绝在乡村以及边远地区设市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惟一场所 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州治、县治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9、春秋后期,鲁国某贵族拥有封地400亩,另辟300亩。按当时的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亩数是

A、400亩 B、300亩 C、700亩 D、100亩 10、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向中国商人发海外渡船证明书(见右图)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中国商人经济安全 B、加强外航海管理

C、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 D、打击海上走私活动

11、北魏至唐朝中期,封建国家为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 B、均田制 C、屯田制 D、摊丁入亩 12、我国瓷器“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于( ) A.西汉 B.东汉 C.唐代 D.宋代 13、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 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大西洋——欧洲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欧洲

学习参考资料

word整理版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欧洲

14、掌握着当时的世界商业霸权,成为“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被称作“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荷兰 D、 英国

15、在争夺殖民霸主的过程中,英国打败了下列哪三个国家,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A、西班牙、法国、葡萄牙 B、荷兰、德国、法国 C、西班牙、荷兰、美国 D、西班牙、荷兰、法国

16、有的学者认为:“从1492年哥伦布原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进程已经开始了。”他所说的“全球化进程开始”主要指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B、世界历史从此开始 C、世界开始成为一个互相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D、美洲与欧洲之间开始出现经济联系

17、15世纪,欧洲人狂热的追求货币并出现“寻金热”,这主要是 A.世风日下,奢侈腐化的生活方式需求 B.东西方贸易畅通,金银大量外流所致 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需求 D.资产阶级国家激进派的经济措施所致

18、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的内在动力是 殖民扩张 B、市场的需求 C、科技推动 D、生活享受

19、约翰。威尔金斯于1840年成为曼彻斯特一家纺织工厂的厂主。下列叙述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他的工厂事业以蒸汽为动力的纺纱机 B、他能够坐火车上下班 C、他的车间里使用电灯照明

D、有时他到伦敦乘汽船在泰晤士河观光游览 20、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列发明中,属于后者的是 ①蒸汽机 ②汽车 ③骡机 ④ 电灯

A、 ① ② B、 ① ③ C、② ④ D、③ ④ 21、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是

①资本的原始积累 ②有大量的雇佣劳动力 ③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④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

22、澳大利亚向英国输送羊毛和矿石、加拿大向其输送木材、开普敦向其提供钻石和驼毛、印度为其种植棉花。英国则向这些国家输送工业制成品。“以上现象说明了 A、英国资源很匮乏 B、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形成 C、英国与其他各国平等贸 D、 英国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23、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中心转移到

A.地中海沿岸 B.亚洲太平洋地区 C.大西洋沿岸 D.北美地区 24、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领域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 C、资本家加强对生产价格、市场的影响 D、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

学习参考资料

word整理版

25、古代中国城市的商业活动突破了地点和时间的限制是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07-0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文科历史(卷Ⅱ)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 14 2 15 3 16 4 17 5 18 6 19 7 20 8 21 9 22 10 23 11 24 12 25 13 二、非选择题(26题10分、27题12分、28题28分,共计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晁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分) (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二归纳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者的处境。(3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学习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