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模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20:38: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11模具(2)班 姓名:陈双城 学号:20110310040207 指导老师:黎秋萍

时间:2014.06.16

华东交通大学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 程 设 计任 务 书

院系 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班级模具 2011-1一、课程设计任务(论文)题目:凹模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

自 2014 年 6 月 16 日起至 2014 年 7月 3 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的内容要求:

零件技术要求及结构分析,毛坯类型选择及毛坯制造工 设计;零件机械加工工艺(选择合理的加工方法拟定工艺路线,基准的选择,工序,工步的确定,及加工顺序的安排,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计算,设备及工装的选择等)设计;热处理工艺设计。设计必须按照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进行;要求设计思路清晰,数据来源可靠,计算步骤清楚且结果正确,图面清晰规范,说明书有条理清楚。

学生签名:陈双城 2014年 6月16日

课程设计(论文)评审意见

评阅人 职称 年 月 日

目 录

引言…………………………………………………………………… 第一章 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1.1零件结构形状分析………………..………………..….. 1.2零件技术要求分析…………………………………………… 1.3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1.4材料……………………………………………………… 第二章 工艺规程设计…………………………………………… 2.1毛坯的选择及确定制造形式……………………………………… 2.2毛坯尺寸公差的确定……………………………………… 2.3制定工艺路线……………………………………………………… 第三章 加工余量及切屑用量的设计…………………………… 3.1切削用量的选择及时间定额计算……………………………… 3.2各工序切屑用量的计算………………………………………… 3.3热处理工艺设计…………………………………………………… 第四章 机械加工工卡………………………………………………. 4.1机械加工工序卡…………………………………………………… 总结…………………………………………………………………….

引言

本课程设计是在完成《模具制造工艺学》学习的基础上,为了达到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目的而进行的,突出了模具设计基础的应用,以提供更准确,实用,方便的计算方法,正确掌握并运用冲压工艺参数和模具工作部分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的综合应用提高自我的模具设计和制造能力的综合应用。对本人而言,我相信通过本次课程程设计对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能有一定的作用,从中锻炼自己处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很快的适应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章 凹模技术要求及结构分析 1.1零件结构形状分析

该零件从形体上分析其总体结构为平行六面体,上表面有6个直径为6的凹模通孔,中间为下凹的型腔,上面有一个长为11.5宽为2的通气孔,因此其结构形状较简单。

1.2零件技术要求分析

1.如图可知,该零件形状比较简单,外形尺寸也不大。要求的尺寸标注采用统一的基准即设计基准,零件内腔各表面的粗糙度要求较高,下凹部分的表面粗糙度达到Ra0.4。另外,该零件有一个固定孔,其精度要求Ra为0.4,平面部分位Ra0.8。另外零件上孔比较多,要求有一定的位置精度。零件上各孔的精度,垂直度和孔间距要求。常用

零件各孔径的配合精度一般为IT7 ~IT6,Ra0.4 ~ 1.6um.对安装滑动导柱的零件,孔轴线与上下模座平面的垂直度要求为4级精度。零件上各孔之间的孔间应保持一致,一般误差要求在0.02mm以下。

1.3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在满足使用性能的条件下,是否能以较高的生产率和最低的本钱方便地加工出来的特性。为了多快好省地把所设计的零件加工出来,就必须对零件的结构工艺性进行具体的分析。零件切屑加工的结构工艺性涉及到零件加工时的装夹、对刀、测量、切屑效率等。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差会造成加工困难,耗费工时,甚至无法加工。结构工艺性好坏是相对的,与生产的工艺过程、生产批量、装配条件和技术条件等因素有关。对于本零件,要求其具有较高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