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管线设计相关知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5:44: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

工艺装置之间及设备之间的防火间距的定义:指工艺装置最外侧的设备外缘或建 筑物、构筑物的最外轴线间的距离;设备之间的防火间距是指设备外缘之间的 距离.

2.

混凝土管架,横梁顶宜埋放一根 Φ20 圆钢或钢板,以减少管道与横梁的摩檫力。 3.

塔与管廊之间不布置泵时,塔外壁与管架立柱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 3m。 4.

两塔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 2.5m。 5.

塔的基础面高出地面不应小于 200m。

6.

换热设备布置:浮头和管箱两侧应有不小于 0.6m 的空地,浮头前方宜有宽度不 小于 1.2m 的空地;换热器之间换热器与其他设备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 0.7m。 7. 围堰设计:(1)在操作或检修过程中有可能被油品腐蚀介质或有毒物料污染的 区域应设围堰,处理腐蚀介质的设备区铺设腐蚀性地面(一般采用花岗岩防腐, 泵基础露出地面部分应采用花岗岩贴面);(2)围堰应比堰区地面高出

150~200mm;围堰内应有排水设施;围堰内地面应坡向排水设施,坡度不宜小 于 3‰。

8.

液化石油气罐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上罐应集中单排布置,罐与罐之间 的净距不应小于相邻最大罐的直径;2)地上罐组四周应设置高度为 1m 的防火 堤,防火堤内堤脚至罐壁净距不应小于 2m;3)埋地罐之间距离不应小于 2m, 罐与罐之间应采用防滲混凝土强隔开。如需设罐池,其池内壁与罐壁之间的净 距不应小于 1m;4)油罐的顶部覆土厚度不应小于 0.5m。油罐的周围,应回填 干净的沙子或细土,其厚度不应小于 0.3m;5)油罐的进油管,应向下伸至罐 内距罐底 0.2m 处。

9.

管托设置:有隔热层的管道,在管墩、管架处应设管托。无隔热层的管道,如 无要求,可不设管托。当隔热层厚度≤80mm 时,选用 100mm 的管托;隔热层厚 度>80mm 时,选用高 150mm 的管托;隔热层厚度>130mm 时,选用高 200mm 的 管托;保冷管道应选用保冷管托。

10.管道上两相邻对接焊口的中心间距:(1)DN<150mm 的管道,不应小于外 径,且不得小于 50mm;(2)DN≥150mm 的管道,不应小于 150mm。

11.管沟内管道布置的一般要求: (1)

管沟基本尺寸要求;

1)不通行管沟:净高一般采用 0.5~0.8m,宽度一般为 1.2m,不宜超过 1.5m,当超过 1.5m 时采用双槽管沟。

2)通行管沟:净高按实际需要确定,但不应小于通行高度要求的净高 1.9m,管 沟内通道宽度一般采用 0.6~0.8m。 (2)

管沟中管道布置:

1)管道中管道排列应便于安装维修;

2)不通行管沟中管道宜单层横排布置,便于安装及维修;

3)通行管沟宜采用靠墙竖排布置,管子少采用单排,管子多采用双排,通道在 中间;

4)保温层距沟壁净距不应小于 100mm,距每层悬壁横梁净距 80mm,距沟底净距 120mm。

(3)

管沟中管道穿出沟盖板与地上管道相接,需加垂直向套管或捣制竖井至地面上 0.5m,盖板处需密封,顶部需加防雨帽; (4)

合理设置阀门,便于操作和检修;

12.埋地敷设管道的埋设深度:埋地敷设管道的埋设深度应以管道不受损坏为原 则,并应考虑最大冻土深度和地下水位等影响。管顶距地面不宜小于 0.5m;在 室内或室外有混凝土地面的区域,管顶距地面不宜小于 0.3m。通过机械车辆的 通道不宜小于 0.7m 或采用套管保护。

13.塔上人孔的布置:操作方便且宜设在同一方位上;设置人孔的部位必须注意 塔的内部构件,一般应设置在塔板上方的鼓泡区,不得设在塔的降液管或受液 槽区域内;塔体上的人孔(或手孔),一般 3~8 层塔板布置一个;人孔中心距 平台面的高度一般为 600mm~1000mm,最适宜高度为 750mm;一座塔上的人孔宜 布置在同一垂直线上,使其整齐美观。

14.卧式容器支座的固定侧:从该容器所需连接的管道中找出对柔性计算最重要 (难度或要求最高的)一根管道,例如补偿量大,管径大的管道,作为决定支 座形式的依据。固定测支座位置应有利于该管道的柔性计算。

15.卧式容器的管口方位:(1)在设备壳体上的液体入口和出口间距应尽量远。 液体入口管应尽量远离容器液位计口;(2)液位计口应布置在操作人便于观察 和方便维修的位置。有时为了减少设备上的接管口,可将就地液位计、液位控 制器、液位报警等测量装置安装在联箱上。液位计管口的方位,应与液位调节

阀组布置在同一侧;(3)安全阀接管口应设在容器顶部。

16.加热炉区的工作蒸汽用途;其蒸汽分配管及灭火蒸汽管道设计特点:加热炉 需要的工作蒸汽,主要是供给喷嘴雾化,炉体灭火吹灰器吹灰消防吹扫和管道 伴热。其管道设计特点如下;

(1)

蒸汽分配管:一般水平布置在地面上,其管中心标高距地面月 500mm,两端设 有支架,用管卡卡住,蒸汽分配管底部应设疏水阀;蒸汽分配管距加热炉炉体 不宜小于 7.5m,以便安全操作。

(2)

灭火蒸汽管道:由装置的主蒸汽管上引出的一根专用管道,其总阀应为常开; 至炉膛及回弯头箱内的灭火蒸汽管均应从蒸汽分配管上引出;灭火蒸汽管道上 的阀门下游管上,紧靠阀门处宜设泄放孔。泄放孔的方位应布置在阀门手轮反 方向 180°的位置上。 17.泵的保护线及作用:

(1)

暖泵线:在输送介质温度大于 200°的高温油品时,有备用泵的情况下应设置 DN20~25 暖泵线;

(2)

小流量线:当泵的工作流量低于泵的额定流量 30%时,应设置泵在最低流量下 正常运转的小流量线;

(3)

平衡线:对于输送常温下饱和蒸汽压高于大气压的液体或处于泡点状态的液体, 为防止进泵液体产生蒸汽或有气泡进入泵内引起气蚀应加平衡线;

(4)

旁通线:用于泵的试运转或非正常操作状态下出口主阀关闭时,仍能使泵处于 运转。一般在阀前后压差非常高的场合设置带有限流孔板的旁通阀;

(5)

防凝线:输送常温下凝固的高倾点或高凝凝固点的液体时,其备用泵和管道应 设防凝线,以免备用泵和管道堵塞;

(6)

安全阀线:对于电动往复泵齿轮泵和螺杆泵等容积泵,在出口侧设安全阀线, 当出口压力超过定压值时,安全阀起跳,流体返回泵入口管。

18.液化烃:指在 15℃时蒸气压大于 0.1Mpa 的 C3、C4 的烃类混合物,但是通 常也包括通过加压或降温,使在标准状态下呈气态的碳氢化合物变成液态的烃 类,例如乙烯、丙烯等。

19.止回阀:升降式止回阀应安装在水平管道上,立式升降式止回阀应安装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