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载检测试卷及答案2(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8:43: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A、练习题(多选)

1.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中,其上拔量观测点不可固定在 A 。

A.混凝土桩的受拉钢筋上 B.桩顶 200mm 以下

C.桩顶 100mm 以下 D.桩顶面桩身混凝土上 2.影响单桩水平承载力的因素包括: ABCD 。

A.桩身刚度和强度 B.桩侧土质条件 C.桩顶约束条件 D.桩的人土深度 34.采用锚桩横梁反力装置(锚桩为扩底桩),试桩与锚桩的中心距 ABC 。 A. ≥2 倍扩大端直径 B.≥4(3)D C.>2.0m D. ≥4.0m

3.加载反力装置采用锚桩反力,应对 ACD 进行验算。

A. 锚桩抗拔力 B.桩身强度 C.抗拔钢筋强度 D.桩的接头强度

4.某量程 0~100MPa 精度 0.4 级的精密压力表,当它的指针所示压力值为 50.0MPa 时,其实际压力值可能为 MPa。 BCD

A.49.5 B.49.9 C.50.1 D.50.3

5.对 CD ,宜在抗拔试验前采用低应变法检测受检桩的桩身完整性。 A.单节预应力管桩 B.CFG 桩 C.混凝土灌注桩 D.二节预应力方桩

6.对单位工程内且在同一条件下的工程桩,当符合 ABCD 条件之一时,应采用单桩竖向抗压试验进行验收检 测。

A.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

B.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 C.本地区采用的新型桩或新工艺; D.挤土群桩施工产生挤土效应;

7.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CD 。 A.加载时每级荷载维持时间不少于 2 小时; B. 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 30 分钟;

C.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本级荷载的±10%; D.卸载至零后,延续 2 小时记录桩顶残余沉降量。

下列关于单桩水平静载试验中位移测量的基准点设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BC 。 A.基准点与试桩净距不小于 1 倍桩径

B.基准点设置在与作用力方向垂直的试桩侧面 C. 基准点设置在与位移方向相反的试桩侧面 D.基准点设置在与位移方向相同的试桩侧面

8.下列关于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BCD 。 A.对有接头的预制桩,应验算接头强度

B.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桩应加载至桩侧土破坏 C. 宜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D. 也可采用多循环加、卸载法

9.单桩水平静载试验检测报告应包括 ABC 内容。

A. 检测目的 B.检测结论 C.检测依据 D.锚桩数量 单桩水平静载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检测数据应按 BCD 要求整理。

10.A.应绘制水平力-力作用点位移(H-Y0)关系曲线 B.水平力-位移梯度关系曲线(H-△Y0/△H)

C.应绘制水平力-时间-力作用点位移(H-t-Y0)关系曲线

D. 力作用点位移-时间对数(Y0-lgt)关系曲线

11.经处理后的地基,如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且需要进行修正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 BC 。 A.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 1 B.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 1 C.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 0

D.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 0

B、练习题(单选)

1.某条形基础宽度为 0.8m,如做地基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应选用直径为 B m 的方形承压板。 A.0.5; B.1.0; C.1.5; D.2.0。 2.千斤顶最大压力值应满足预估加载值的 B 倍。 A.1; B.1.2; C.1.4; D.2.0。

3.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的沉降测定平面应在 D 部位。 A.千斤顶上; B.载荷板上; C.桩顶; D.桩顶以下 200mm。

4.被测桩拟进行承载力检测,其桩顶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桩身混凝土提高 1~2 倍,且不得低于 B 。 A.C25 B.C30 C.C35 D.C40

5.弦式钢筋计的可测频率范围应大于桩在最大加载时的频率的 B 倍。 A.1 B.1.2 C.1.5 D.2

6.沉降测量采用的位移计,测量误差不大于 0.1%FS,其中 FS 表示 C 。 A.显示值; B.可读数; C.满量程; D.1/2 量程。 7.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可以确定 B 。

A.单桩承载力; B.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C.桩身强度; D.桩身完整性。

8.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反力容量不应小于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 D 倍。 A.1 B.1.2 C.2 D.2.4

9.单桩抗拔试验时,按桩顶上拔量控制,当累计桩顶上拔量超过 C mm 时,可终止加载。 A.60; B.80; C.100; D.120。

10.当单桩水平承载力按桩身强度控制时,取水平临界荷载统计值的 D 倍为单桩水承载力特征值。 A.0.5; B.0.8; C.0.9; D.1.0。

11.快速维持荷载法每级荷载的持载时间最少为 A h。 A.1 B.1.5 C.2 D.3

12.在深层平板载荷试验中的承压板采用直径为 0.8m 的刚性板,紧靠承压板周围外侧的土层高度不应少于B m。

A.0.5; B.0.8; C.1.0; D.2.0。

13.单桩的水平极限承载力是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D 倍。 A.1.5; B.2.0; C.3.0; D.不好判断。

14.如果有 5 根试桩承载力的极差超过平均值的 30%,且低值承载力并非偶然的施工质量造成,则按规范要求 极限承载力统计值取值 C 。

A.舍去最高值,取 4 根桩极限承载力的平均值; B.舍去最低值,取 4 根桩极限承载力的平均值;

C.依次舍去最高值后取平均值,直至满足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 30%; D.以上均不正确。

15.岩基载荷试验采用的园形刚性承压板的面积是 A m2。 A.0.07; B.0.1; C.0.5; D.1.0。

16.进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的位移测量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A 。

A.直径或边宽不小于 500mm 的桩,应在其两个方向对称安置 4 个位移计; B.桩顶上拔量的观测点固定在桩顶平面上;

C.直径或边宽不小于 400mm 的桩,应在其两个方向对称安置 4 个位移计; D.位移计的测量误差不大于 0.2%FS,分辩率优于或等于 0.01mm。

17.严格说来,不属于复合地基共同组成部分的是 A 。 A.承台; B.桩; C.桩间土; D.褥垫层。

1.图示为静载试验时某级荷载下压力表示值,回答以下问题: 压力表示值为多少?

若对应的校准回归方程为 F(kN)=0.0610×P(kPa)+2.3,计算其对应的荷载。 若对应的千斤顶校准结果如下表所示,计算其对应的荷载。

荷载 F(kN) 0 压力表示值 P(MPa) 0 6.0 12.1 18.0 24.1 30.0 36.1 41.9 48.1 54.2 60.3

40 30 20 10

0

50

MPa 精密压力表

60

70 8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0.4

90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