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0:52: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开展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充分发挥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是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学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努力形成办学特色,充分发挥办学优势,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重要举措。

一、我校概况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是由省政府领导和管理,实行省市共建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校。学校的前身是 1983年3月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连云港职业大学,1999年3月易名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于2008年9月迁入占地1150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功能设施更为齐全和现代化的新校区办学。现设有机电工程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医药与化学工程系、公共管理系、艺术与旅游系、外语系、继续教育学院、基础课部、政治教学部等11个院(系)部,开设了四十余个专业,涵盖制造、土建、电子信息、生化、环保、农林、财经、旅游、公共事业、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交通运输等12个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大类。

学校从2000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10000多人,教职员工500多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4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214人。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5390.45万元,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0多个,学校自主建设的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7个。国家级高职实训基地1个,2个省级高职实训基地和1个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我校专业布局比较合理,特色较为鲜明,面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灵活设置专业并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在加强机电、建筑、化工等传统骨干专业建设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特别是根据连云港市跨越发展、崛起腾飞,建设国际性的海滨城市、现代化的港口工业城市和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的发展战略以及《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从2004年至今先后新增了《数控技术》、《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与审计》、《报关与国际货运》、《港口工程技术》、《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港口业务管理》、《工程监理》、《工程造价》、《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一批新专业,调整了部分应用性及人才需求不强的老专业。我校现有《建筑工程技术》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化学制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工程监理》、《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旅游管理》、《新闻采编与制作》等8个校级品牌专业。

二、主要工作和政策措施

1.我校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工作,积极做好专业发展规划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建设。2007年学校重新修订了《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与管理实施办法》,提出在全面推进我校专业建设的基础上,用4年左右的时间重点建设16个教育教学理念先进、人才培养方案富有创意、专业特色建设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公认的校级品牌、特色专业(目前已建成8个校级品牌专业);建设2~3个省级品牌或特色专业建设点,并确保按期通过验收。同时从专业建设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方面加大建设与改革力度,扎实工作,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形成特色,确保专业建设取得预期成果。

2.围绕专业建设目标和要求,制定并实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尤其加大对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所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强化对专业带头人的重点培养以及在专业建设上的带头作用。重视师德建设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在重视教师提高学历、职称的基础上,对专业课专任教师更加强调技能水平提高以及增加企业一线工作经历。制定了《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外聘、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从行业、企业聘请经营管理专家、技术能手承担实践技能课程的教学,比例逐年提高。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现有江苏省教学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