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学课程讲义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5 4:15: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上编 旅游文化理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旅游文化课该讲些什么内容?

如果课程或教材名为“旅游文化”,通常是介绍跟旅游相关的文化知识。 如果课程或教材名称为“旅游文化学”,通常从纵横两条线展开。纵向的线索梳理旅游文化的源流;横向的线索沿着旅游的主体、客体、中介体、客源地与目的地社会环境等方面展开。

第二节 国内学术界对旅游文化的基本认识 一、“旅游文化”的概念

“旅游文化是人类文化在旅游中的普遍显现。”从静态结构看,它包括三个层面:旅游的观念层面、旅游的制度层面、旅游的物质层面。从动态过程看,它“包括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中介体(旅游制度和企业)、旅游客体(旅游对象)和旅游社会环境四个环节的文化。”

── 谢贵安、华国梁《旅游文化学》

“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地过程和结果。”

── 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 旅游文化是由旅游活动引发的出发地(久居地)、目的地、旅游主体三者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创造,是一种非定居文化。与之相对的是定居文化。

──章海荣《旅游文化学》 二、“旅游文化学”的界定 ㈠概念

“旅游文化学是有关旅游活动及其文化现象的学科体系。”(谢贵安)

“旅游文化学是关于旅游文化的本质以及旅游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科学。”(马波) 概括:旅游文化学是研究旅游文化的科学。 ㈡旅游文化学的相关学科

支撑学科:旅游学、文化学、社会学 、人类学

涉及学科:历史学、地理学、美学、心理学、哲学以及各类文化知识。 结论:旅游文化是一门边缘学科、交叉学科。 三、旅游文化系统、结构及其特征 ㈠旅游文化系统

出发地社会环境文化子系统

旅游主体文化子系统 旅游文化系统 旅游中介体文化子系统 旅游客体文化子系统

目的地社会环境文化子系统 ㈡旅游文化结构 1、旅游文化物质层

指旅游过程中的物质实体,包括旅游设施、旅游商品、旅游吸引物等。 2、旅游文化制度行为层

指旅游活动中的各种社会规范和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包括政策、法规、民俗等。 3、旅游文化精神观念层

- 1 -

指旅游活动中,表现于主体或中介体的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㈢旅游文化的特征

1、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

民族性· 地域性· 时代性· 阶层性 2、移传性 ⑴移动性:

旅游文化因为旅游主体的旅行而呈现出移动性。因主体的移动,出发地、客体、中介体和目的地的文化而联为一体。 ⑵传播性:

出发地文化和目的地文化,经由主体的媒介作用而互相传递、双向扩散。 3、多元二重性

⑴旅游文化是旅游消费文化和旅游经营文化的对立统一。 ⑵旅游文化是文化求异与文化认同的统一。 ⑶旅游文化是暂时性与延续性的统一。 4、大众性

雅文化(精英文化):

属于上层知识阶层,具有明显的人文理性精神 俗文化(大众文化):

属于社会大众文化,具有直观性、商品性、娱乐性、意义消解三大特征。 旅游文化虽然离不开雅文化的引导和支持,但总体上是一种大众文化。 第三节 国外旅游文化研究示例

国外旅游文化研究很发达,但没有一门称之为“旅游文化学”的学科。旅游文化是一种研究角度和方法。问题列举: 旅游者的文化身份确认 主客关系问题 旅游的跨文化交流 文化旅游的开发 文化遗产的管理

旅游中介体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旅游行为所表现的文化心态

………

第二章 旅游者文化

一、旅游者的动机与类型 ㈠旅游者的动机

在主/客关系结构中,东道主的居民处于被动状态,而接待地的中介机构因利益一致、而动机相近,因此在旅游研究过过程中,游客的动机就特别值得研究。 动机列举:

⑴工作之余的放松;⑵逃避压力;⑶自我价值实现;⑷增强家庭的亲情关系;⑸寻找性接触机会;⑹提升任的威信与威望;⑺希望加强社会关系的了解与互动;⑻愿望的实现;⑼购物的需求;⑽获取经历与体验;⑾社会知识增长的需要;⑿渴望了解异文化的生活习俗;⒀个人化的社会炫耀;⒁趋从时尚。 ㈡旅游者的类型

英国社会学家科恩Cohen将旅游者分为四类:

1、团体大众旅游者 2、个体大众旅游者 3、探索者 4、漫游者

- 2 -

根据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将旅游者分为: 1、观光型旅游者 2、度假型旅游者 3、体验型旅游者 4、商务型旅游者 5、求知型旅游者 6、探险型旅游者 二、旅游运转过程

对一次具体的旅游活动的运转过程,威斯康星大学加法利教授以时间先后为序概括为六个环节:XA—旅游需要产生并为之做准备阶段;AB—离开居住地前往目的地的过程;BC—旅游者在目的地畅游阶段;CD—旅游者回归居住地的过程;DY—旅游者重新汇入原来的生活阶段;AD—旅游者离开后,居住地继续运转的生活。旅游者常生活和工作(XY)被视作普通的、世俗的世界;而不受日常工作的约束,在异地所做的旅游过程(B C)被当成具有新奇和活力的神圣世界;因此,旅游过程常被社会学家们比拟为“朝圣历程”“神圣旅程”。

XA—需求产生与旅游准备阶段。日常社会生活使人们产生了让人们去追求娱乐,逃避,恢复,新奇,探亲访友,观光等等需要和动机。该阶段所体现出的旅游文化表征则具体地反映为:潜在的旅游者为一次旅游作物质的、精神的准备,诸如,期待旅途;收集资料,选择目的地;修理汽车或购买机票,收拾行李,道别亲友,嘱咐邻居照看住房等等。

AB—走向目的地。这个阶段暗示旅游者渐渐地离开居住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而逐步迈入神圣的,无拘无束的旅游世界的过程。这种和住居地空间距离不断拉大、和旅游目的地空间距离的日渐减少,不仅是游客身上的一种物质体现,更是一种精神体现。带有旅游文化特征的象征“标记”,诸如,手提箱、照相机、旅游衣帽,甚至旅行者支票等等,把跨出了居住地社会文化门坎的旅游者的原先身份完好地掩盖在深处。这种自由的、略带神秘的新身份—旅游者,使他在一路上的行为、言语和追求合法化、神圣化,使他得到周围其他人的认同和理解。

BC—旅游者在目的地的畅游。此时,主体身份的转换进一步加深,“过去”的工作,生活和遵循的文化准则暂时地“忘却”,在目的地“此时此刻”的活动成了新的现实。新的角色、准则、活动、期望和过程给主体带来了全新的活力,构成了一个既不同于游客居住地文化(residual culture),又不同于目的地文化(Local culture)的新的文化构成,即旅游者文化( tourist culture)。这种短暂的新的文化构成有其特殊的层次和断面,其中,旅游者全然不受其原来身份的左右,而是以新的旅游者的身份(tourist self),按新的文化生活节奏,活动于一个不同于往常居住地生活和工作的新舞台(the magnet)。旅游者此时此地的活动带有很大的神圣、梦幻色彩。成年的旅客会玩耍着非常稚气的游戏;慷慨富有的游客过上边远山区的农家生活;有的则摇身变成了中国宫廷古代的皇帝或西方中世纪的骑士或皇后;有的更是身着艳丽奇特的民俗服饰狂歌劲舞于夏威夷海滩、或非洲及印第安的古老村落。真象旅游宣传中广告语言所说的那样,旅游者正在寻求和体会着那种“完全改变自身”,“全新全异”“绝对忘我”的感受。此时,旅游者的一些貌似“越轨”,近乎“怪诞”的行为完全得到了自己和他人的谅解。“他只不过是个旅游者吧了!”成了主客暂时共同遵守的准则。在这个文化背景中,游客的某些过份的、不寻常的行为不仅仅是完全恰当,可被接受的,甚至是受到欢迎、得到鼓励的。

CD—回归客源地。旅游者把短暂的在目的地的旅游生活置于身后,重新汇入居住地仍在继续的生活,这一回归过程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游客大都卸下原有的旅游者“标记”,恢复其原来身份,想象着已中断了的工作和生活韵律。

旅游活动中主体的回归过程常被忽略,旅游实业部门常以为完成了日程表的全部内容或游客“出了境”,便是一次旅游活动的最后终结。

DY—主体汇入原先的生活主流后,仍不同程度地受着刚结束的旅游活动的影响。这个阶段—即旅游对客源国的影响—是旅游影响研究中最常被忽略了的(较之于旅游对接待地的影响)。其焦点的问题包括:旅游者逗留的长度,目的地和居住地的文化距离和文化冲击如何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