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三基训练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7:55: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检验三基理论考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 科室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

单选题

1. 目前国际推荐的测定Hb的方法是 B

A 十二烷基硫酸钠比色法 B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 C 碱羟血红蛋白比色法 D 酸化血红蛋白比色法

2. 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A 贫血时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两者减少程度是一致的 B 红细胞的主要成分为血红蛋白 C 每个红细胞含有一定量的血红蛋白

D 一般情况下,随红细胞的增多和减少,血红蛋白常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3. 不属于血细胞分析仪红细胞参数的是 C A. HGB B. RDW C. MPV D. HCT 4. 下列哪个是血细胞分析仪首选抗凝剂 B

A 枸橼酸钠 B EDTA-K2 C 肝素 D 草酸盐 5. 下列关于瑞氏染色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 瑞氏染料中含有碱性染料亚甲蓝和酸性染料伊红

B 细胞核蛋白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结合染成蓝色或紫蓝色 C 染液配制后最好立即使用

D 缓冲液pH偏碱时,染色会偏蓝;偏酸时,染色偏红。 6. 下列网织红细胞概念,哪项是错误的 B A 它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B 其胞浆经特殊染色后可见蓝色网状结构即残存的DNA物质 C 通常比成熟红细胞稍大

D 增加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7. 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哪一种红细胞 D A 正常红细胞 B 棘形红细胞 C 网织红细胞 D 有核红细胞

8. 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血沉减慢 A A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B 心肌梗死 C 动脉粥样硬化 D 肺结核

9. 关于凝血酶时间(TT)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D A 正常人TT为16~18秒

B 在被检血浆中加入标准凝血酶溶液,测定其凝固时间即TT C 当血浆中抗凝物质增多时,凝血酶时间延长 D 主要反映凝血过程第一阶段有无异常

1

10. 下列哪种物质被公认为是最强有力的促红细胞形成缗钱状聚集的物质 B A 白蛋白 B 纤维蛋白原 C γ-球蛋白 D β-球蛋白 11. 下列哪项指标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 D A. PT B. APTT C. TT D. INR 12. 关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 进行该试验时,在待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和Ca++ B 该试验是外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 C该试验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

D 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时PT缩短,DIC时PT延长 13. 关于血细胞发育变化一般规律,描述错误的是 C

A 胞体由大变小(但巨核细胞由小变大,粒系早幼粒比原粒大) B 胞核由大变小(巨核细胞核由小变大),粒系由圆形变为分叶,成熟红细胞无核 C 染色质由粗糙、紧密变得细致、疏松

D 细胞浆的量由少变多,颜色由深蓝变成浅蓝或淡红(淋巴细胞不变) 14. 关于血液的一般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C A 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的 B 血浆约占55%,血细胞约占45% C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

D 血浆中固体成分占8%~9%,水分占91%~92%

15. 红细胞直方图显示曲线波峰左移,峰底变宽,提示 D A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 小细胞均一性贫血 C 再生障碍性贫血 D 缺铁性贫血

16.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于:A

A. 缺铁性贫血 B. 巨幼细胞贫血 C. 急性失血性贫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17. 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时MCV和RDW的改变为 C A. MCV正常,RDW异常 B. MCV减低,RDW正常 C. MCV增高,RDW异常 D. MCV增高,RDW正常

18.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可用于估计:D

A. 红细胞数 B. HCT C. 血红蛋白浓度 D. 红细胞体积异质性 19. 关于影响白细胞计数的生理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D A 新生儿期白细胞计数较高,可高达30×109/L B 一般安静松弛时较低,活动和进食后较高 C 早晨较低,下午较高,一天之内可相差1倍

D 剧烈运动、剧痛、极度恐惧等均可使白细胞数短暂降低 20. 关于核左移,叙述错误的是 D

A 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更幼稚粒细胞,称为核左移。 B 核左移的粒细胞常伴有中毒颗粒、空泡变性等改变 C 核左移常见于各种感染

D 造血物质缺乏可造成核左移

21. APTT试验中,白陶土等接触因子激活剂可激活的凝血因子是:C

2

A. 因子I B. 因子Ⅱ C. 因子Ⅻ D. 因子Ⅲ

22. 通常白细胞计数只反映了下列哪个池的白细胞数 B A. 储存池 B. 循环池 C. 成熟池 D. 边缘池 23. 造血物质缺乏可造成

A. 核左移 B. 核右移 C. 白血病 D. 再障 24. 患者白细胞计数为10×109/L,但分类100个白细胞中遇到有核红细胞25个,校正后白细胞计数应报告为 B

A . 7.5×109/L B. 8×109/L C. 8.5×109/L D. 7×109/L 25. 关于异型淋巴细胞,叙述错误的是 B

A.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某些病毒感染时,可使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B. 异型淋巴细胞主要为B细胞,少数为T细胞

C. 按其形态特征可将其分为3型,Ⅰ型为空泡型,Ⅱ型为不规则型,Ⅲ型为幼稚型 D. Ⅱ型为最常见

26. 以下属于非细胞微生物的是 B A. 衣原体 B. 病毒 C. 细菌 D. 真菌

27. 阿米巴痢疾的大便性状为 C A. 洗肉水样血便 B. 柏油样便

C. 暗红色果酱样脓血便 D. 粘液性脓血便

28. 常用于结核杆菌检查的染色法是 C A. 负染色法 B. 革兰染色法 C. 抗酸染色法 D. 墨汁染色法

29. 机体免疫系统排斥或杀灭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 A. 免疫监视 B. 免疫自稳 C. 免疫防御 D. 免疫识别 30. 正常情况下,能被肾小管几乎完全重吸收的物质是 D A. 尿素 B. 肌酐 C. 尿酸 D.葡萄糖 31. 肾小球滤过率用下述何种单位表示 D A. % B. mg/dl C. ml/g D. ml/min

32. 正常成人每日通过肾小球滤过的原尿约 D A. 1.5L B. 3L C. 50L D. 180L

33. 关于正常菌群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 具有生物拮抗作用 B. 合成维生素和细菌素 C. 促进机体免疫

D.对人体无害,任何情况下均不致病

34. 正常骨髓粒细胞与有核红细胞的比例大约是 B A. 1:3 B. 2 ~5 :1 C. 1:4 D. 2:1

35. 成人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唯一场所是 D

3

A. 肝脏 B. 脾脏 C. 淋巴结 D. 骨髓 36. 骨髓检查的禁忌证是 D

A. 单纯性紫癜 B.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 血友病 37. 肾小圆上皮细胞来自 B

A. 尿道 B. 肾小管 C. 膀胱 D. 输尿管

38. 计算血糖20天室内质控数据,其均值为5.0mmol/L,标准差为0.25mmol/L,其变异系数为 A A、5% B、4% C、3% D、2% 39. SPA是指 B

A、肠杆菌科细菌的抗原 B、葡萄球菌细胞壁的蛋白成分 C、沙门菌属表面抗原 D、核蛋白抗原 40. 患者HBsAg+、HBeAg+、抗-HBe-、抗-HBcIgM+、抗-HBs-,正确的判断是 A A、患急性乙型肝炎 B、患慢性乙型肝炎 C、患慢性迁延性肝炎 D、乙肝恢复期 41. 针对接种环、试管口等耐热器材的最经济、常用的灭菌方法是 B A、干烤 B、烧灼 C、煮沸 D、高压蒸气灭菌 42. 免疫接种后首先产生的抗体是 C

A、IgA B、IgG C、IgM D、IgE E、IgD

43. 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应选择细菌生长的哪个阶段进行 B A. 迟缓期 B. 对数增殖期 C. 稳定期 D. 衰亡期 44. 血块收缩主要用于检测下列何种物质 C

A. 纤维蛋白原 B. 因子ⅩⅢ C. 血小板 D. 凝血酶 45. 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C A、启动凝血过程 B、活化因子Ⅲ

C、提供凝血反应的场所

D、作为组织因子,参与外源性凝血系统

46. Rh(-)个体在白种人群中约占15%,而在汉族人群中约占: C A、约0.1% B、约3% C、约0.3% D、约5%

47. 患者体内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导致血管内溶血,主要是由于:D

A、巨噬细胞的作用 B、Ca2+和Mg2+的作用 C、T细胞的作用 D、补体的作用 48. 下列哪种情况可耐受较低的血红蛋白水平: C

A、心功能受损 B、肺功能受损 C、患者长期贫血 D、心脑血管疾病

49. 何时应该以血压、脉搏等生理指标,而不是单纯按血红蛋白水平作为输血的主要依据:B A、新生儿 B、急性失血 C、慢性贫血 D、麻醉状态下 50. 尿常规分析仪标本必须在多少时间内完成检验:A A. 2h B. 6h C. 8h D. 12h

51. 在质控中,质控血清的检测结果超过平均值±3SD时,则表示该结果 B A. 在控 B. 失控 C. 无解释意义 D. 仍然有效

52. 流行性出血热主要以下列哪一个脏器的损害为其特征 B A、肝脏 B、肾脏 C、脾脏 D、肺脏 53. 完全抗原必需具备的基本特性是 D A、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 B、无免疫原性,有免疫反应性 C、分子量大、化学结构复杂 D、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54. “少尿”是指24h尿量少于 C

4

A、0.2L B、0.3L C、0.4L D、0.5L 55. 人体最早的造血器官是 D

A、肝脏 B、脾脏 C、骨髓 D、卵黄囊 56. 以下属于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因子是 D A、FⅧ B、FⅪ C、FⅨ D、FⅦ 57. 血细胞比容的参考值是 C

A、男性50%~60 %, 女性40%~50% B、男性30%~50 %, 女性25%~40% C、男性40%~50 %, 女性37%~48% D、男性55%~60 %, 女性45%~50% 58. ABO血型系统的天然抗体属于 C

A、IgG B、IgA C、IgM D、IgE

59. 在疾病过程中,出现中性粒细胞核象右移常提示 A

A、预后不良 B、预后良好 C、机体抵抗力好 D、病情好转 60. “镜下血尿”是指红细胞每高倍视野 A

A、超过3个 B、超过5个 C、超过8个 D、超过10个

61. 在三分类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布直方图中,90~160fl是指哪个区 D A、小细胞区 B、粒细胞区 C、大细胞区 D、中间细胞区 62. 以下不影响血液成分的生理因素是 C

A.吸烟 B.进食 C.采血方法 D.运动 63. 溶血标本不会影响以下检验结果的是 B

A.红细胞计数 B.白细胞计数 C.转氨酶 D.血清钾浓度 64. WHO推荐的血细胞比容测定的常规方法为 A

A.微量离心法 B.温氏离心法 C.分析仪法 D.放射性核素法 65. 正常成人血量约占体重的 B

A.5% B.8% C.10% D.12% 66. 尿液混浊,加热后混浊消失是 C

A.磷酸盐 B.非晶形磷酸盐 C.尿酸盐 D.碳酸盐 67. 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超过多少为多尿 C A.1.5L B.2.0L C.2.5L D.3.5L 68. 漏出液以哪种细胞为主 B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69. 上消化道出血粪便的颜色一般为 C

A.绿色 B.红色 C.黑色 D.淡黄色 70. 血清中不含有下列哪种成分 C

A.球蛋白 B.清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无机盐

71. 瑞氏染色时,如果pH偏碱,红细胞将会出现下列哪种颜色 B A.粉红色 B.蓝色 C.橙色 D.深红色 72. 铅中毒时,血中哪种细胞明显增加 A

A.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B.有核红细胞 C.泪滴形细胞 D.镰形细胞 73. 不会造成血沉加快的因素是 C

A.血沉管倾斜 B.室温高于25℃ C.测定管的内径比标准管小 D.标本溶血74. 本-周蛋白是免疫球蛋白的 B

A、重链 B、轻链 C、Fab片段 D、Fc片段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