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菌落总数检查作业指导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0:57: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陕西威水饮品有限公司质量管理文件

题 目 制 定 制定日期 颁发部门 分发单位 菌落总数测定作业指导书 质量管理部 编 码 WI-ZL-009 审 核 批 准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颁发数量 3份 生效日期 质量管理部、综合管理部、生产供应部 共5页 第1页 1目的:规定了菌落总数检测方法。

2适用范围:适用于固体、液体类样品菌落总数的检测。

3编写依据:GB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的测定》 4术语和定义: 4.1 菌落总数

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等)培养后,所得每g(mL)检样中形成的微生物菌落总数。 5.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5.1 恒温培养箱:36℃±1℃,30℃±1℃ 5.2 冰箱:2℃~5℃ 5.3 恒温水浴箱:46℃±1℃ 5.4 天平:感量为0.1g 5.5 均质器 5.6 振荡器

5.7 无菌吸管:1 mL(具0.01 mL 刻度)、10 mL(具0.1 mL 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5.8 无菌锥形瓶:容量250 mL、500 mL 3.9 无菌培养皿:直径90 mm

5.10 pH 计或pH 比色管或精密pH 试纸 5.11 放大镜或/和菌落计数器 6.培养基和试剂:

6.1 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见附录A 中A.1 6.2 磷酸盐缓冲液:见附录A 中A.2 6.3 无菌生理盐水:见附录A 中A.3

题 目 菌落总数测定作业指导书 编码:WI-ZL-009 共5页 第2页 7.检验程序:

菌落总数的检验程序见图1。

检 样 25g(mL)样品+225mL稀释液,均质 10倍系列稀释 选择适宜2个~3个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匀液, 各取1mL分别加入无菌培养皿内 每皿中加入15mL~20mL 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混匀 培养 计数各平板菌落数 计算菌落总数 报告

图1 菌落总数的检验程序

8.操作步骤: 8.1 样品的稀释

8.1.1 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25g 样品置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r/min~10000r/min 均质1min~2min,或放入盛有225mL稀释液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min~2min,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8.1.2 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25mL 样品置盛有225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 的样品匀

题 目 菌落总数测定作业指导书 编码:WI-ZL-009 共5页 第3页 液。

8.1.3 用1mL 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 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mL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1支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

8.1.4 按6.1.3 操作程序,制备10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次1mL无菌吸管或吸头。

8.1.5 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2个~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在进行10倍递增稀释时,吸取1mL样品匀液于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同时,分别吸取1 mL 空白稀释液加入两个无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8.1.6 及时将15mL~20mL 冷却至46℃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可放置于46℃±1℃恒温水浴箱中保温)倾注平皿,并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 8.2 培养

8.2.1 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翻转,36℃±1℃培养48h±2h。水产品30℃±1℃培养72h±3h。

8.2.2 如果样品中可能含有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弥漫生长的菌落时,可在凝固后的琼脂表面覆盖一薄层琼脂培养基(约4mL),凝固后翻转平板,按8.2.1 条件进行培养。 8.3 菌落计数

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记录稀释倍数和相应的菌落数量。菌落计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表示。

8.3.1 选取菌落数在30CFU~300CFU 之间、无蔓延菌落生长的平板计数菌落总数。低于30CFU 的平板记录具体菌落数,大于300CFU 的可记录为多不可计。每个稀释度的菌落数应采用两个平板的平均数。

8.3.2 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匀,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以2,代表一个平板菌落数。

8.3.3 当平板上出现菌落间无明显界线的链状生长时,则将每条单链作为一个菌落计数。

9.结果与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