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岩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4 14:12: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图5 斑岩铜矿床成因的板块构造模式示意图

基本特征:中国大陆环境斑岩铜矿基本地质特征与世界范围斑岩铜矿具有广泛的类似性。这些重要特征包括:①矿区侵入岩小体积(直径< 2km)、浅侵位(0.5km至< 3km)、多期次侵位、多岩相分带;②含矿斑岩具斑状结构,以石英二长斑岩、二长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等。岩石主要为高钾钙碱性和钾玄岩质,以高钾为特征(侯增谦等,2007); ③斑岩侵入体及围岩广泛发育裂隙构造控制的蚀变和矿化。蚀变从早期的中心相钾硅酸盐化和外围的青磐岩化,演变为晚期的硅化-绢云母化和中深程度的泥化(芮宗瑶等,1984;Hou et al., 2003a, 2007);矿化从早期的不规则细脉-网脉(A型网脉)和板状细脉(B型脉)向晚期的贯入脉(D型脉)递进演变(Yang et al., 2009);

④矿体主要产出于围岩接触带,部分矿床全岩矿化,矿体形态总体呈筒状、空心筒状;矿石以细脉浸染状为主,浸染状和细脉状矿石次之;

⑤金属硫化物以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斑铜矿为主,氧化物以赤铁矿和磁铁矿为主,早期为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磁铁矿组合,晚期为黄铁矿+斑铜矿+赤铁矿组合(唐仁鲤等,1995);

⑥成矿流体早期以高温(> 400℃)、高盐度(34%~ 53%NaCl)岩浆水为主,晚期混入大气水,温度降低(< 350℃)、盐度衰减(< 12% NaCl)(杨志明等,2009)。矿石δ34S变化于0左右,显示深源特征(唐仁鲤等,1995;Qu et al, 2007)。

参考文献

侯增谦,潘小菲,杨志明,曲晓明. 2007.初论大陆环境斑岩铜矿.现代地质, 21: 332~ 351.侯增谦,莫宣学,杨志明,王安建,

潘桂棠,曲晓明,聂凤军.2006a.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成矿作用:构造背景、时空分布和主要类型.中国地质, 33: 348~ 359.

杨志明. 2006b.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 I.主碰撞造山成矿作用.矿床地质, 25: 337~ 358.

唐仁鲤,罗怀松,李荫清,等.1995.西藏玉龙斑岩铜(钼)矿带地质.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5: 1~ 320.

李振清,杨志明,朱祥坤,侯增谦,李世珍,李志红,王玥.2009.西藏驱龙斑岩铜矿铜同位素研究.地质学报,83(12):1985~ 1996.

孟祥金,侯增谦,高永丰,曲晓明,黄卫. 2004.碰撞造山型斑岩铜矿蚀变分带模式———以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为例.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1(1): 201~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