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培训心得体会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1:45: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台湾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赴台学习感想】

难得,难忘,难寻

——赴台学习交流感想

一转眼,短暂的学习结束了,从台湾回来到现在,我的脑海里依然挥之不去的是宝岛那段难忘的经历和难寻的情谊。第一次有机会来到台湾,第一次感受到了祖国宝岛的美和宝岛人民的热情,心中感慨万分。

一、祖国宝岛很美丽。在台湾学习了半个月,有一种温馨而熟悉的感觉,如果不是回家倒计时在耳边响起,我已忘却归家的日期。台湾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适宜,环境优美。一下飞机,我就被清新的海岛空气包围。台湾也有很多风景名胜,像日月潭、阿里山等早已被大陆人民念熟于心,到这里学习交流,虽因时间安排太赶,未能领略完宝岛的名胜,心中却早已被它的优美折服几分。下次有机会再去宝岛,定要好好看看。

二、宝岛人民很热情。从一下飞机到下榻住处,台湾人民对我们都很热情,主动给予帮助,嘘寒问暖,很让我感动。在这里有几个事情让我深刻体会到台湾同胞们的热情:有一次和同行的同事一起到饭馆吃饭,我一说话,老板便问道“你是从大陆哪里来的?”然后就和我聊起来,一边说着自己心里的大陆一边问我许许多多关于大陆的问题,听我说是从桂林来的,老板就很热情的给我端来些辣椒酱,让我感到意外和惊喜。还有一次学习久了,我便独自一个人到街上逛逛,呼吸些新鲜的空气,由于迷迷糊糊加上对街道的陌生,走着走着我就迷了路,我抓住一个路人便问起了回住处的路。我本以为被我问路的同胞会直接告诉我怎么走就了事,没想到这位同胞像导游一样,非常热情的为我指路,甚至有一种巴不得拉着你的手带你到目的地的热心在里面,让我非常感动!在这里,我还认识了一些朋友,虽素不相识,但他们为我们介绍了许许多多台湾的风土人情和异域景点,请我们吃了很多在大陆吃不到的台湾特产、小吃,这些小事都尽显了宝岛同胞们的巨大热情。

三、宝岛人民很文明礼貌。台湾同胞给我的感觉除了热情之外,更多的是文明礼貌。这里的高程度文明不仅表现在人们的心中也渗透在每一个角落。台湾人民很注意环保,这里的街道很干净,很少有乱丢垃圾的现象发生。在这里还有一个现象是在大陆很少见到的,

那就是公车文明。因为住的地方离学习地方有一点距离,加上出入也需要搭公车,我发现在这里的公车都是先下后上,有秩序的排队,在这里永远不用担心会有人和你挤公车。台湾几乎每辆公交车车上都有“博爱座”,这些座位会一直为有需要的人留着,一般不会有人占用,在台湾这半个月,我在公车上就没坐过座位,只要看到年长的人,都会很自觉的让座。公车上的人讲话也很小声,也没有吃东西的,怕影响到其他乘客。走在路上,时不时会有一些同胞们和我们打招呼,在住处来回进出,几乎每次都要打三四次招呼,台湾人民的文明礼貌可见一斑。

四、台湾同胞很念根。台湾同胞对大陆,对祖国亲人的怀念给我很大的感触。刚来到这里,住处和饭馆的同胞一听说我们是从大陆、从桂林来的,便主动问了起来。“大陆现在发展得怎么样了”,“桂林山水还有以前那么优美吗?”,“我有很多亲戚在大陆”台湾同胞问了我们许多问题,然后带着我们口中出来的答案满意的微笑离开。我想,他们是很念根的,很想念大陆亲人的,对大陆很好奇,很向往的。临行离开之际,我也向在这里认识的几个朋友发出了诚挚的邀请,欢迎同胞们常回家看看,来大陆看看。

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难得的赴台学习机会,让我能到宝岛学习不一样的文化知识,也感谢台湾同胞悉心的照顾。愿这样交流学习的机会能越来越多,给两岸更多同胞提供更多的机会去感受彼此不同的文化!让两岸同胞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同时,我会深入总结,把自己在台湾学习到的东西深化为己有,践行成己为,为学校、学院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篇二:赴台湾学习心得体会】

感悟特色 学以致用 切实提高个人思想文化素养 -------赴台湾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会泽县大井镇第一中学:尹宗辉

7月18日至26日,我有幸参加了会泽县教育局组织的赴台学习考察,我由衷地感谢教育局给我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考察期间,通过对台湾人文风情的感悟和深入学校的参观,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台湾浓厚的文化氛围,切实感悟了台湾国学教育的特色,感触很多,收益颇大。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汇报一下个人的感受: 一、 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

毋庸置疑,台湾和祖国大陆关系始终紧密联系,即使隔着一道台湾海峡,也剪不段两岸深刻的历史渊源,即使拥有着不同的体制,但

都改变不了黄皮肤黑眼睛共有的中国心。回想一周在宝岛的生活,仿佛自己身临某一剧场中。美丽的台湾宝岛,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别样的生活世界:那里虽然占地狭小,建筑拥挤,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那里虽然政见不一,言论自由,但体制不同爱心想通。那里的植被遮天蔽日,绿树成荫;那里的人热情好客、热爱生活;那里的生活井然有序、安祥惬意。 二、增长了知识,提升了能力

通过几天的考察,我们深入到了具有浓郁宗教色彩的钟台山国立学校和普台国民小学,领略了学校的文化底蕴,感受到了名 - 1 -

师的智慧和风采,接受了一次传统国学的洗礼。他们或是与传统国学为基础,用佛理修身养性;或是亲自设计自己的班风,用实践来感悟理论。如中台山国立学校“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的教育理念言简意赅,富于哲理。普台国民小学“生存、生活”的理念和“编制班风”的方式很有特色。他们或是将佛理引入到生活中,让学生在感悟佛理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或是将自由的理念引入生活,编制属于自己的努力目标,每位同学各抒己见,制定符合自己的班风,学风,并将班风的内涵具体化,通过各种方式将对班风、学风的感悟内化为社会实践,制造陶瓷饰品,具有很强的班级特色。不仅如此,通过观摩、聆听,我们还能深切的体会到老师们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知识渊博、理念精深,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有独到的分析和精辟的见解,他们精彩的哲理性讲解不时闪烁出智慧的火花,使我的思维理念不断地受到新的冲击,从而净化了心灵,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正所谓:聆听的是智者的声音,感悟的是知识的力量,学到的是管理的精华。 三、提高了认识,完善了自身

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成长,这是我本次学习考察的重要感悟之一。通过学习,不仅逐步地提高和完善了自己,而且,通过学习,还促进了反思。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理论修养,做一个思想者。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地感觉到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 2 -

真谛,真正感悟到了陶行知先生编写《整个的校长》一书的初衷。正如他在书中所说“国家把整个的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要当一个校长不容易,要当一个整个的校长更加不易,需要强烈的事业心,需要无私的爱心和恒心,同时更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指导,这就要求校长除了当好“设计师”,设计学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