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2 23:52: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C.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D.无条件和有条件的统一 E.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 )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相互联结的关系 E.相互转化的关系
6. 人们在剧场欣赏某一悲剧,有人听之入神,有人听之乏味,有人为之悲泣,有人不为所动。这种意识反映的不同是由于( ) A.人们的文化素质和艺术的欣赏能力不同
B.人们的生活经历不同 C.人们当时的主观精神状态不同 D.人们的阶级地位不同因而情感不同 E.人们的风俗习惯不同
7. “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它体现着( ) A.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D.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E.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8. 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内容表现为(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能否产生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产生后的发展方向
D.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E.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的状况
9. 唯物史观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基本前提出发,科学地说明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它认为( ) A.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B.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C.要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D.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E.个人的作用只有顺应历史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意愿才是积极的 10.“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是( ) A.有着内在联系的 B.相互矛盾的 C .前者是根本方面
D.前者是讲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 E.后者是这种客观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
参考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B 5.D 6.B 7.C 8.C 9.B 10.C 11.A 12.A 13.D 14.D 15.D 16.C 17.D 18.A 19.A 20.D
三.多项选择题
1.ABC 2.AB 3.ABCDE 4.ABDE 5.ABCDE 6.ABCDE 7.ABCDE 8.ABCDE 9.ABCDE 10.ABCDE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B)一
二、单项选择题
46
1.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3. 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 A.人脑的进化 B.动物心理的形成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4. 毛泽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C. 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间空间的有限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5.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一论断说明:( ) A.世界除了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B.一切都在变化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C.世界作为过程的集合体本身是没有方向的运动状态 D.承认运动就必然否认相对稳定
6. 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7. 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 ) A.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B.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C.人类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D.人类能够保持生态平衡 8.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9.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 )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 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C.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D. 能动的反映论和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10.“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
) 47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11.列宁指出:“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都是具体的”。这句话的含义是:( ) A.真理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 B.真理的形成不需要进行抽象的概括 C.真理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真理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
12. 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13.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 A. 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14. 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 )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
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D.人民当家作主
15.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A.实现了自我否定 B.发生了根本变化 C.仍无任何变化
D.有局部调整,但没有改变本质 1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 ) A.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B.生产高度社会化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结果 C.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全部国有化的结果 D.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17. 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资本论》的出版 C.唯物史观的形成 D.私有制的消失
18.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明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 ) A.革命性和斗争性 B.先进性和革命性 C.阶级性和先进性 D.先进性和科学性
48
19.“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 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20.“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 ) 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三、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有:( )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 B.工业和农业的差别 C.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2. 中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 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运动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静止和运动是相互包含的
3. 从人们开始打制石器——制造并使用金属工具——制造铁器——机器使用——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生物技术的突破??这一进程说明:( ) A.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 实践是历史性活动 C. 实践是社会性活动
D. 实践是能动的不断发展的活动
4. 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 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合理的,凡是现存的都是必然要灭亡的 B.对每一种既成的事物都是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C.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否定的理解 D.认为凡是合理的就一定存在,凡是存在就一定合理
5. 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命题,其错误在于割裂了事物的:( )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6. 下列格言和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 A.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为山九仞,功于一篑
7.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公式是:( ) A.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49
B.剩余价值/全部预付资本 C.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D.年剩余价值量/预付可变资本
8.“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 )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
D.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才能变成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
9.下列各项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社会规律之间关系的有:( ) A.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社会规律 B.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改变社会规律
D.社会规律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人的活动受社会规律的制约 10.马克思本人对于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包括:( ) A.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并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 B.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C.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D.说明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参考答案 二、 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4。B 5。B 6A 7。C 8。C 9。B 10。D 11.D 12。D 13。C 14。C 15。D 16。B 17。A 18。C 19。B 20。A
三、 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D 3。ABCD 4。ABC 5。ABD 6.CD 7。ACD 8。ABCD 9。ABD 10。BCD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