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0:00: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5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三期中联考

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果你是一位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其中一道题是: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

C.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D.这一做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2.丝绸之路是中国联系西方的“国道”。汉代的丝绸之路可以见证 A.灌钢法技术制作的兵器外销 B.“井渠”技术向西传到西域

C.火药传播到欧洲及世界各地 D.大量精美的瓷器远销海外

3.据王祯《农书》记载,有一农具“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和一垅,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这一农具是 A.灌溉工具 B.除草工具 C.播种工具 D.耕土工具

4.据明朝人张瀚《松窗梦语》记述,明成化年间杭州酒商张毅庵买了一张织机,由于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后来增加到二十余张织机,雇佣五六十人操作,于是逐渐富裕,“家业大饶”。这则材料 ①是文学作品,没有史料价值

②必须经过考证无误后才能作为史料 ③只要研究方法得当,可作为研究手工业的史料 A.①正确,②③错误 B.②正确,①③错误 C.③正确,①②错误 D.①③正确,②错误 5.“(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 A.商业平等是政治平等的前提 B.商业贸易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

C.海外殖民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 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

6.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中华民族陷入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下列关于列强及其“势力范围”,对应不正确的是

A.俄国——新疆、长城以北 B.英国——长江流域大部分 C.日本——福建 D.英法共同——云南、两广 7.“为使中国革命‘越出资产阶级民主的界限’,‘共产党人应该参加广州政府,以便支持革命左翼反对右翼软弱和动摇政策的斗争……以及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除外国租界等革命化措施的实施”。符合材料中“革命”的实践活动是

A.开展国民革命运动,打倒列强除军阀 B.发动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工农红军 C.开辟井冈山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 D.开辟抗日根据地,巩固抗日统一战线

8.民族主义、公众舆论和群众游行是近代中国社会革命的重要表现形式。最先体现了此三种形式的革命运动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9.1934年11月,天津《益世报》发表了一篇关于“匪区”变迁的报道:“匪祸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更不知世界上尚有其他国家,今则知之;昔之认为须有皇帝以统治天下,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昔不知开会为何事,今则不但知之,且可选举委员,当主席。”该“匪区”应该是指 A.农村革命根据地 B.沦陷区 C.陕甘宁边区 D.解放区

10.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这一现象造成 货物 棉花 印花布 棉纱 单位 担 匹 担 1843年税率 6. 54% 14. 25% 6. 94% 1858年税率 5. 72% 4. 98% 4. 86% A.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B.列强控制了中国棉纺织业的命脉

C.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D.中国民族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

11.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只好作罢。此事说明

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C.洋务企业惧怕民资企业与之争利 D.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12.“不管是文明的什么组成部分一民族或文化特征——只要一进入中国,它们就都并入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方式的哺育。”下列选项,不能论证该观点的是

A.五权宪法 B.中山装 C.邓小平理论 D.一国两制 13.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皇帝有创立法律之权 B.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C.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D.皇帝有权召集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14.巴黎公社与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同点不包括

A.斗争矛头都直接指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都采取无产阶级专政措施 C.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 D.都与大规模战争有关 15.读下表,对表中出现的变化主要原因分析中,最大的可能是

生铁 煤 钢 1914年8月1日 协约国 22 19 394 同盟国 22 21 332 1917年 协约国 50 58 851 同盟国 15 16 340 1914—1917年协约国与同盟国的战略物资生产情况表 A.意大利的倒戈 B.美国放弃中立加入协约国阵营

C.苏俄和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D.同盟国集团内部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影响了经济 16.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 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与材料所说“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相关的措施主要指的是

A.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 B.商品货币流通流域的改革 C.国有工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D.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17.罗斯福曾说过:“为了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反映了罗斯福一系列措施实施的前提是 A.改进资本主义经济旧秩序 B.对经济实施全面干预 C.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纠正美国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

18. 随着《里斯本条约》在2009年12月1日生效,世界贸易组织当天开始正式使用“欧洲联盟(欧盟)”这个名称来取代先前一直使用的“欧洲共同体(欧共体)”。欧共体和欧盟这两个组织建立的共同点是

①不是武力征服的结果,而是欧洲霸权丧失的产物 ②是两极格局形成和美苏争霸激化的产物③属经济政治组织,是世贸组织的成员④反映了欧洲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 毛泽东在1949年致信宋庆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以下关于孙中山遗志即将实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帝国主义势力,取得民族独立 B.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权,保障民主权利 C.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民生幸福 D.扫除现代化发展障碍,迈向民族振兴 20.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指出:“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对以上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①中国政府主张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②中国政府表示台湾可维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③中国政府不干涉台湾的外交事务 ④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正确意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 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农民收入 B.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C.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D.农业是关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22.生产合作社是建国初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方式之一,到1956年底全国建立了75.6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