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单元检测卷2套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2:32: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积累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6分)

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们领略了战士们冲破敌人重重阻遏,歼灭和击溃一切顽抗敌人的气势,那气势只能用“锐不可挡”来形容;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我们了解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的(遗嘱/遗愿)设立的,是为了(奖励/鼓励)那些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朗读《“飞天”凌空》,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中国姑娘吕伟在第9届亚运会中夺得10米高台跳水冠军的(雄姿/英姿),仿佛又听到了观众那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朗读《一着惊海天》,我们心潮彭湃,豪情万丈,①②③,在同一时刻汇聚: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

(1)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阻遏(è)锐不可挡 B.歼灭(qiān)心潮彭湃 ..C.击溃(kuì)豪情万丈 D.冠军(guān)震耳欲聋 ..(2)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遗嘱 鼓励 英姿 B.遗愿 奖励 雄姿 C.遗愿 奖励 英姿 D.遗嘱 奖励 英姿

(3)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①追思与缅怀 ②光荣与梦想 ③决心与信念 B.①光荣与梦想 ②决心与信念 ③追思与缅怀 C.①追思与缅怀 ②决心与信念 ③光荣与梦想 D.①光荣与梦想 ②追思与缅怀 ③决心与信念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锐不可当(抵挡) 摧枯拉朽(腐朽) B.翘首而望(抬起头来) 屏声敛息(收敛) C.引吭高歌(喉咙) 所向披靡(倒下) D.一丝不苟(敷衍了事) 殚精竭虑(尽)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8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B.这两位美术家的绘画都非常好,画法各有千秋。

C.比赛即将拉开帷幕,队员们彼此发出海誓山盟,立志夺冠。

D.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古都北京,笼罩在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阴影下。 B.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C.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D.“甲午国殇·民族复兴”主题教育基地的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本着“服务G20,奉献G20”作为目的,杭州市政府发出志愿者征集令,希望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踊跃报名。

B.执法人员近日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以防止不合格农产品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C.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D.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000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90后的杭州姑娘。

6.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2分)

A.广义的新闻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为消息。

B.主体是消息的主干,担负着阐述导语提到的主要事实和补充次要材料的任务,要求写得内容充实、线索清楚、层次分明。

C.新闻报道的对象一定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对于有些早已发生的事件,一旦发现并把它报道出来,也不能称为新闻报道。

D.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通常是新闻的导语部分,它简明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7.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排比)

B.“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借代)

C.再见了,奥地利50先令钞票上的弗洛伊德。再见了,塞尚和你的苹果。再见了,阿波罗和亚历山大大帝。(排比)

D.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比喻)

8.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4分)

××网2016年4月22日讯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为迎接首个航天日,航天专家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作专题报告,总结了中国载人航天、火箭发射、深空探测等方面的航天成就,强调了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目前已经达到航天大国的水平,并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的航天发射数量稳居世界前三,尤其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是,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材料一:习主席在2016年电视新年讲话中说:“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中国将永远向世界敞开怀抱,也将尽己所能向面临困境的人们伸出援手,让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自此“获得感”“朋友圈”全面爆红。①“获得感”一词还曾名列“《咬文嚼字》杂志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榜首第一位。

材料二:②《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布后,使“互联网+”一词在中国各大媒体迅速传播,成为“2015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之一。

材料三:2015年11月9日《南国今报》以“林心如:吓死宝宝了”为标题发表了一篇文章,③随后“吓死宝宝了”被广泛使用,“宝宝体”走红。

材料四:2015年11月,歌手王心凌的微博照片被不少网友评论为“没品位”“不美”,而一位网友评论:“主要看气质。”此语一出,迅速引起共鸣,④继而得到网友的追捧、转发,也因为其拒“看脸”、重“气质”的正能量,在2015年末爆红网络。

(1)从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来看,“流行语”主要是借助哪些媒体传播的?(2分) (2)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流行语”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有哪些特点?(2分) (3)以上材料中四个画线的句子有两句存在语病,请指出序号并加以改正。(4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南京完全解放国民党反动派宣告灭亡

(新华社南京1949年4月24日5时电)国民党22年反革命中心南京,已于23日午夜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灭亡。人民解放军入城后,受到学生和市民的热烈欢迎,男女学生们纷纷向解放军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