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的力量 讲义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0 14:52: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五课:情绪的力量

喜不能得意忘形;怒不可暴跳如雷;哀不能悲痛欲绝;惧不能惊慌失措。

1、什么是情绪?

2、情绪有哪些特点?

3、情绪有哪些作用?

4、自我觉察的方法有哪些?

心理学知识 一、情商

情商又称情绪智力(Emotional Quotient,简称EQ)。 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总的来讲,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

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那么,到底什么是情商呢?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 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

三、是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

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 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

情商的水平也可以像智力水平那样用测验分数较准确地表示出来,只是目前暂时还没有系统、权威、成熟的测试方案,通常只是根据个人的综合现进行判断,或者在综合测试中加入若干情商因素的考量。心理学家们认为,情商水平高的人具有如下的特点: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有同情心,情感生活较丰富但不逾矩,无论是独处还是与许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怡然自得。专家们还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较高的情商,和童年时期的教育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培养情商应从小开始。

二、情绪产生的理论 (一)情绪的早期理论 1.詹姆斯—兰格理论

詹姆斯—兰格情绪学说是有关情绪的生理机制方面的第一个学说。19世纪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卡尔·兰格(C.Lange),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同一种关于情绪的生理机制的观点。

一般人认为人是先害怕后逃跑,詹姆斯认为是先跑后怕;一般人认为是先怒后斗,詹姆斯则认为是先斗后怒。他认为情绪的主观体验(即主观上觉得的那种心理状态)只是情绪的生理变化的结果,而情绪的生理变化才是情绪产生的原因。詹姆斯认为,通常的说法正是把这个因果关系弄颠倒了。詹姆斯认为,在情绪这件事上,心理变化不是身体变化的原因。怕是什么?怕是心理活动。跑是什么?跑是身体活动。心理活动不是身体活动的原因。 兰格是医生,他的情绪理论与詹姆斯的说法基本一致,不过兰格特别强调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例如心跳等。而詹姆斯所说的生理变化,则是全部内脏的变化再加上肌肉的收缩。例如,眼睛看见老虎,耳闻虎吼,于是,老虎的形象和声音通过我们的眼睛和耳朵这两种感觉器官传到大脑皮层,使我们产生了对于老虎的认识,即知道这是老虎,又联想到老虎是野兽、很厉害、可能会吃人等等(詹姆斯认为这时候人还没有情绪,只是认识)。于是,由大脑皮层的外导神经通路引起肌肉的收缩(一般人见到老虎就逃跑或上树,这些都是肌肉收缩)。另外,还出现心跳和呼吸加快、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唾液分泌减少等生理变化,这些变化通过内导神经通路传回大脑皮层,使人产生一种主观的体验,这就是情绪。也就是说,由感觉器官到大脑皮层(例如看见老虎,知道是老虎,联想到老虎可能吃人等等),这只是认识,而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变化通过内导神经再传回大脑皮层,才有了情绪的体验或情绪的意识,这就是所谓的先跑后怕的具体过程。 该理论基于情绪状态和生理变化的直接联系,提出情绪是对机体变化的感知,是机体各种器官变化时所引起的感觉的总和。詹姆斯认为,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当一个情绪刺激作用于感官时,立刻会引起身体上的某种变化,激起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情绪。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情绪决定于血管受神经支配的状态、血管容积的改变以及对它的意识。詹姆斯和兰格在情绪产生的具体描述上虽有不同,但他们的基本观点是相同的,他们都认为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詹姆斯—兰格情绪学说强调生理变化对情绪的作用,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这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它片面夸大了外围性变化对情绪的作用,忽略了中枢对情绪的主导作用,因而引起了很多的争议。美国生理学家坎农

(W.B.Cannon,1927)首先反对詹姆斯—兰格理论,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 2.坎农—巴德学说

坎农对詹姆斯—兰格理论提出了三点疑问,并据此建立了与之不同的情绪理论。对詹姆斯理论的疑问:(1)机体上的生理变化在各种情绪状态下差异不大,很难作为依据去分辨各种不同的情绪;(2)机体的生理变化受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变化缓慢,不能说明情绪的骤变;(3)机体的某些生理变化可由药物引起,但药物只能使生理状态激活,却不能产生某种情绪。

坎农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由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使个体进入应激状态。因此,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它们都受到丘脑的控制。

坎农的情绪学说得到巴德(P.Bard)的支持和发展,所以后人称坎农的情绪理论为坎农—巴德学说。

(二)情绪的认知理论 1.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M.B.Arnold)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强调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要经过人的评价与估量才产生情绪,这种评价与估量是在大脑皮层上产生的。例如,在森林里看到一只熊会引起惧怕,在动物园里看到一只关在笼子里的熊却并不惧怕,这就是个体对情境的认识和评价在起作用。阿诺德给情绪下的定义是:情绪是趋利避害的一种体验倾向。他认为情绪反应包括机体内部器官和骨骼肌的变化,也认为对外围变化的反馈是情绪的基础。阿诺德认为皮层兴奋是情绪的主要机制。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有三个主要观点。(1)刺激情境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过程是刺激情境—评估—情绪。(2)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3)情绪产生的理论模式是,作为引起情绪的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经丘脑传到大脑皮层,刺激情境在此得到评估,形成一种特殊的态度。这种态度通过外导神经将皮层的冲动传至丘脑的交感神经,将兴奋发放到血管或内脏,所产生的变化使其获得感觉。这种从外周来的反馈信息,在大脑皮层中被估价,使纯粹的认识经验转化为被感受到的情绪。 2.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和辛格(J.Singer)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对于特定情绪而言,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例如心率加快;二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为了检验情绪的两因素理论,他们进行了实验研究。其支持实验如下: 被试:大学生三组。

程序:注射药物,告诉被试为维生素,实际是肾上腺素(使被试处于生理激活状态)。向被试说明注射后的不同反应,第一组是注射激素的正确反应(心悸、手颤抖等),第二组是会发抖、手脚有点儿麻等,对第三组不做说明。分别进入两种环境,一种惹人发笑,另一种惹人发怒。

结果:第二、三组被试在愉快环境中愉快,在愤怒环境中愤怒。第一组没有愉快或愤怒的表现和体验。

结论:人对生理反应的认知和了解决定了最后的情绪体验。 该理论并不否定生理变化和环境因素对情绪产生的作用。事实上,情绪状态是认知过程(期望)、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但人对生理反应的认知和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