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13 17:34: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6年高考全国卷命题热点和原创猜题
政 治
[命题热点]
1.“两会”新理念、新思想。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新经济”“互联网+政务服务”“中国制造+互联网”“工匠精神”等新词频出,需要高度关注。
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精神。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等,对我国“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亮点较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常态”“赤字财政”需要引起重视。 3.创新发展。
“质量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科技创新”“创意经济”等都是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4.依法治国。
要实现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法治教育是关键。高考命题可能会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法律实践活动素材,结合中学教学实际和重要法律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宪法和法律知识、我国法治建设成就、公民权利和义务等方面内容的理解,以及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掌握的法律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思想认识,树立宪法意识和法治理念,做到懂法、守法、护法,做好投身到法治建设实践的积极准备。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精髓,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传承中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人文精神的理解,考查学生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思考、体悟的能力。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重在考查学生对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等价值准则的理解。高考命题一般从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选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事迹,考查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现象所反映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相关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7.科技发展和科技进步。
1
每年高考哲学选择题都会有一道科技类材料,2016年“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引力波”等科技事件要引起重视。
[原创猜题] 热点一:“两会”新理念、新思想 {猜想试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分享经济”发展,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材料一 “分享经济”是指资源所有者将自己闲置的资源拿出来,供那些需要的人有偿使用,以取得“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效果。“分享经济”的领头羊均是互联网高科技公司,这些公司通过搭建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能精确地动态匹配闲置资源的供需双方,实现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在我国,从空置房租售到旅游住宿新模式,从交通出行、餐饮外卖到快递物流??“分享经济”正拓展到多个传统经济领域,市场也显露.出蓬勃生机。
“分享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制约因素。如国内征信制度等配套制度不完善;国内网络基础设施能力不足,影响社会参与程度;政府对“分享经济”的监管,仍然坚持传统行业的管理理念,不利于行业创新等。
材料二 有专家指出,面对“分享经济”时代的来临,政府应该顺应并改进与市场的关系,不能因为和现行监管法规相冲突,就采取禁止的态度,需要政府调整管制政策,实现从“政府本位”“权力本位”到“公民本位”“权利本位”的转变。公民在积极参与“分享经济”的同时,也应自觉承担责任。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发展“分享经济”的重要意义,并说明政府应如何助力“分享经济”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专家的观点对公民和政府的启示。
1.(1)①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消费需求,增加人们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创业,缓解就业压力;增加有效供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②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征信体系,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加大财政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在观念上和监管手段上对“分享经济”大胆创新;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
(2)①公民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自觉维护国家利益。②政府应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健全行政法规,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则,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猜题分析}
“分享经济”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和“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均有提出。作为互联网下的“新经济”“新商业”形态,“分享经济”正在改变传统的经济模式,有可能进入高考命题者的视野。本题既有微观的切入,又有从国家层面的宏观把握,命题角度把握较好。除此角度以外,《经济生活》角度还需要注意分享经济对公民生活的影响,从微观方面分析原因及依据(或积极影响等),涉及消费观念、消费质量、消费水平等考点。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提升消费品品质,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它代表着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取向,一丝不苟、不走捷径的态度,以及对工匠职业本身的敬畏和信仰。其核心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重拾缺失的工匠精神,对推动中国经济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升级,使“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工匠精神在推动“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中的作用。
(2)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相关知识,从个人的层面,说明如何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3)请以“发扬光大工匠精神”为主题,设计两句公益广告词。(每句广告词不超过14个字)
2.(1)①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工匠精神是助推制造业升级的精神动力。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工匠精神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起着重要作用。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工匠精神推动劳动者树立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生产优质产品。
(2)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热爱工作的职业精神。②要把为人民、为社会服务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和人生追求,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③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自觉投身为社会服务的实践当中。④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答案示例:用一生创品牌、传万代好手艺。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符合题意即可) {猜题分析}
“工匠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弘扬“工匠精神”不仅有助于企业发展,而且对国家和公民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文化生活》角度要注意分析弘扬“工匠精神”理由,涉及的重要考点有传统文化的作用、文化对经济和人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生活与哲学》角度则一般为小切口,可能会选择关于“工匠精神”的某一个或几个观点作为切入口,涉及的重要考点有发展的观点、辩证否定观等。
热点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精神
1.发展理念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直接关乎发展成效乃至成败。这是基于
①意识能指导人们通过实践将蓝图变成现实②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客观存在③意识影响着实践发展的方向与效果④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主动创造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B
{猜题分析}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发展理念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哲学中意识的作用这一考点考查的频率非常高,需要高度重视。除此之外,哲学还需要注意社会意识的作用这一重要考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