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2 21:40: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其次老师也要注意选择教科书中所体现的一些教学方法,可能我们有的老师会觉得教学方法不会在教科书中体现。其实不然。因为在我们的教科书当中,本身就有一些辅助性的栏目,实际上就是一些教学方法的体现。虽然这些栏目我们在教学中不一定全盘采用,但是我们可以针对我们的教学对象和本节课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出来加以利用。
第三,我们要注意提炼教材当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因素,或者换一句话说就是要注意学生人文素养和价值观的培养。我个人觉得应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注意用好新教材:
新教材的 “ 用 ” 法 · 选用教材的知识 学会 “ 解剖麻雀 ” · 选用教材中的教学方法 学会 “ 量体裁衣 ” · 提炼其情感因素和价值观 学会 “ 感同身受 ” 专家: 刚才几位讲的内容,我听下来觉得内容还是很丰富的。我觉得如果老师拿到一本教材的时候,他下的工夫要很多,这是一个先决条件。我想我们的教师现在拿到一本教科书不能像我们以前那样,以前的教科书我们可是烂熟在胸,翻到哪一页都知道是什么内容,即使不翻,也知道讲的是什么。可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因为以前我们是以教科书为主,所以教科书非常熟悉,可是我们漏了学生的情况,我们不了解学生的情况。所以现在我们可以做一个尝试,在授课前先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有一个预先的测验、学情的分析。比如说中国近代史这一段,学生在初中学过了,那么初中阶段学生学习近代史的状况怎么样呢?我们以前的情况就是学完了考试,学生学的就很被动。现在不是这样,现在是学习之前,我们先来测一下,测试的目的不是看你学的怎么样,而是看你学的基础怎么样。你的基础水平是怎么样的?你对这些问题是怎么看的?并不存在给你的基础打多少分,然后就评判你学习的效果怎么样的问题。而是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来进一步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我想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还是没有完全明白,就是如果对于一节课来说,我们拿到教材之后发现内容比较多的话,我们该如何处理呢?刚才几位老师讲到要根据学生情况,那我们就拿一个中等程度的学生来作为例子(因为大部分学生的水平都差不多是这样程度),可是对于他来说,教材的内容还是比较多,那么我们在选择教材的内容时,又该如何处理教材呢?
专家: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我觉得有这样几个标准: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因为课程标准毕竟是我们教学的基础,不管我们使用的是哪个版本的教材,我们都要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第二、要考虑我们所讲的知识点在整个历史学科体系中的重要性。
专家: 对,假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比如说中国古代史中的 “ 专制主义制度 ” ,这是一个主线内容,那么我们不能把它省掉。还有像 “ 代议制 ” 、 “ 1787 年美国宪法 ” 等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内容,我们不能因为学生已经有所了解就把它省略,而是应该把重点内容深化下去。
专家: 另外我们还要考虑到所讲知识点在整个教科书中的地位。比如一些承前启后的知识点,那么我们在讲课中就无法省略掉,非讲不可。
专家: 这个方面,我想到孔子说的 “ 因材施教 ” ,这里的 “ 材 ” ,要考虑两方面的情况:一、学习对象即学生的情况,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来进行有效的教学;二、教材的情况,要依据课程标准,根据不同的教材要进行不同的教学。
专家: 您做了一个创造, “ 因材 ” 不仅是依据学生的 “ 才 ” ,这是为主的,还要根据 “ 教材 ” 来为学生服务。当然教材的版本很多,内容不尽相同,所以老师们拿到教材后,第一,要确立观念:你得下工夫,你得通读课程标准和教材,了解这一课在课程标准和在教材中的地位。第二,你得了解学生,你最好要去做一个课前预测,这个预测不一定都是选择题等背诵性的问题,也可以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比如说 “ 你知道秦始皇吗?你知道他的哪些事迹?你可以说一说吗? ” 诸如此类的等等,那么你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得知他对于这个知识的基础水平,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
专家: 现在,有一句流行的话叫 “ 学生要减负,教师要加负 ” 。我觉得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的老师在课前要多下工夫,在教育方面多动点脑筋,这个应该是有收获的。
专家: 听了几位老师刚才的谈话,我有一些思考。原来,我们教学的起点是教材,拿到教材之后研究教材。现在,我们的起点是学生,研究学生的需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去采集教材中的信息,这是起点的转变问题。
专家: 对,这个是发生很大变化的地方,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考验。所以,我们老师在第一次参加新课程后的感觉就是 “ 累 ” !
主持人: 这也就是刚才我们提到的 “ 用教材 ” 的问题。
专家: 是这样的, “ 用教材 ” 比 “ 教教材 ” 累很多。因为 “ 用教材 ” 需要你的很多创造,需要你去了解,最后,还要你把它组合起来,才能设计出一个非常好的课。不像以前,备课只是把教材过一遍,然后把知识点梳理清楚,这样就可以去上课。在课堂上,基本上是老师在表现,而不是学生在表现。但是现在,是要让学生来表现,让学生来分析,这样老师肯定是很辛苦的。
主持人: 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尺度的把握始终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朱老师,对此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专家: 是的,教科书如何把握,尺度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我这里先举一个例子,课程标准当中,有这么一句话 “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主要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 。这句话看上去非常简单,而且宗法制和分封制的主要知识,我们在初中也已经学过。教科书为了让学生对此有深入的了解, A 版教材又增加了一些基础知识,例如中国的传说时代、夏商早期国家政权的演变等。同时为了配合宗法制的叙述又讲了礼乐文化这样的知识点。但是在我看来,所有的这些都不是这节课最核心的概念,最核心的概念应该是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两个问题。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还是要回到课程标准上,要看课程目标具体的微观目标的叙述。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的,要对具体的学情进行分析。教学时还要对不同的学生要区别对待,这也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当中所体现的弹性标准。也就是说我们教师在决定是不是要对教材进行删减或者是补充的过程当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经达到的认知水平。
教材的使用尺度 · 对照 “ 课程标 准 ” · 研究 “ 学情 ” 专家: 除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外,还要考虑学生的需求。每一个学生,他的需求应该是不一样的。当然我们也并不是说要针对每一个学生不同的需要进行不同的设计,而是要考虑到最基本的需求。比如文科或者选修历史的学生的要求(我们有的省份高考是分文理科的,我们江苏就是)与别的学生(只作为选修科目,只要通过学业水平测试即可)的要求就是不一样的。如
果这个班的学生只是基本要求,那么按照课程标准设定就可以了。当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水平,例如我们这个学校是全国知名的学校,学生整体水平较高,理解基本的内容很容易,考试很容易通过,那么就需要涉及礼乐、文化等一些深入的知识,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文明特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专家: 应该是这样的。
主持人: 那么我想请问各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是否一定要按照教材结构进行教学呢?
专家: 这是一个教材使用的观念问题。课程标准与原来的教学大纲大纲相比,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它对教学活动采取的是指导性而非指令性原则,无论是教科书的编写还是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只是提出建议,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程标准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是否按照教材结构教学,取决于学生开展学习的需要和教学资源的情况。《历史教学》第四期上刊登了广州第六十五中学一位老师的教学实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他用荣氏家族的兴衰来演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他突出介绍了 1928 年以后南京国民政府所采取的一些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肯定了 1928 年 ~1936 年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的客观史实。应该说,这个讲述更接近客观史实,尊重了客观历史的真实性。
主持人: 关于这个问题,由于陈老师一直在一线教学,一定有很多感触,我想陈老师能不能给我们举一个例子展开讲解一下呢?
专家: 刚才杨老师讲得已经非常到位了,举的例子也很生动。我们平时在教学实践中主要考虑这样的问题:教材的知识呈现很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的合理性,比如在 A 版教材《伟大的历史转折》这一节课,它所呈现出来的知识:
伟大的历史转折 · 工作重点的转移 · 从农村到城市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那么要不要按照这样的层次进行教学呢?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教科书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它针对了一群假想的学生。可是实际上我们的学生与教科书假想的学生,并不完全一样。因此我们要突出学生的思维顺序与情感历程,在课堂上要创造出学生思维的兴趣点,来激发学生最大的求知热情。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我在实际操作的过程当中,首先介绍了农村的巨变和扬州地区二十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就,让学生感受到扬州地区农业发展的变化,然后,引导学生探求巨变背后的推动的因素。在这个过程当中让学生了解改革的策略:
农村的巨变(现象) 历史的巨变 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巨变(原因) (本质)观念的巨变 先农村后城市 改革开放发策略 先沿海后内地 先试验后铺开 比如说在改革的过程当中,先是农村,然后是城市;先是沿海,然后是内地;先试验,然后铺开。通过这样的设置,让学生在改革的过程当中领略到我们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成就就在于我国人民观念的巨大变化。
专家: 这个案例完整地体现了这个特点。从陈老师刚才的介绍当中我感受到有两个逻辑:知识逻辑和学生的生活逻辑。我们在讲课的时候,教材是知识逻辑,从知识的角度来严密地安排课程内容的结构,当然我们现在的教材已经注意到了学生的生活。不过我们在上课还是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开始。您刚才举的农村巨变这个例子,如果是农村的学生,那么就可以回家调查,调查自己家庭在六、七是年代的情况,可以把那个时候的家人和现在自己的情况进行对比,比如说爷爷十六岁的时候生活是什么样的?和现在十六岁的自己相比有什么区别呢?通过比较变化自然就显露出来。还有的老师讲这一课的时候找出一些照片来作比较,例如有的老师选择深圳做例子,把改革前的深圳的一条路 —— 深南大道,一条土路,两边非常荒凉和改革后的深南大道进行对比,此时已经是柏油马路,两边高楼林立,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所以由此作为起点,通过图片产生情景,引发学生思维的矛盾 —— 怎么会有这么巨大的变化呢?由此我们再来引导学生的理性思维,分析变化产生的原因。陈校长您刚才讲的是不是这样的意思?
专家: 对,是这样的意思。
专家: 我赞成刚才两位老师的观点。现在的教科书增加了许多教育因素,但这可能还不够。另外,教科书毕竟是教科书,它要讲究学术的严谨,要有一个相对严密的体系。教科书所呈现的是一种学科体系,而老师教学时,就要把学科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究竟怎样把学科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呢?我想这就像刚才陈校长所举的例子一样,这里面体现了一个转换的问题。
专家: 这个问题我们基本上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的。因为教材是一样的,但是学生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省,不同城市的学生是不一样的;即使同一个市,城市和农村的学生也是不一样的。作为老师就要从学生角度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去设计教学。这些情境,并不一定是我们预先设计好的。比如,我在家里找到一张粮票,就可以拿着粮票去讲课: “ 大家知道这个粮票是什么吗? ” 可能有同学不认识,于是我告诉他这是几十年前与家家户户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为一个班主任,我是要给学生发粮票的,那么这和现在的粮食情况完全不同了。其实这样的改变是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到处可见的,我们都可以充分利用。
专家: 对,把粮票作为一个切入点,让学生了解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了解到,教育理论上有一个概念就是 “ 先行组合者 ” ,这是编教科书必须遵循的重要观点。所谓 “ 先行组织者 ” 就是在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要帮助他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提供一个能方便学生学习新知的条件。我想这不仅是对教科书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教学提出的要求。
专家: 从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考虑到地域性的因素。同一地区使用不同的教材,应该有不同的风格;同样,一个教材在不同的地区使用也会体现不同的风格,这应该是在新课程背景下面的百花齐放局面。
主持人: 新教材中的历史素材非常丰富,我想请问朱老师,您认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怎样合理利用这样的素材? ”
专家: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就教科书本身而言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课文,二是辅助栏目。就课文部分而言,我们前面谈的已经比较多了,它具有弹性,我们老师要依据课标,依据知识点在课程当中以及整个学科体系当中的地位,另外还有依据学情等注意选择。这一部分我们在前面已经谈了很多,就不再具体叙述了。对于教科书当中的辅助栏目,老师没有必要在课堂上完全使用。究竟什么情况下我们在组织教学或者说进行教学实践时要加以利用呢?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尺度:第一、涉及到教学重点问题;第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第三、有助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第四、有助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果符合上面的几点要求,我觉得就可以而且应该在教学中使用。
关于老师要对教科书进行重新组织的问题,比如说考虑到学生的情况,有些重点在教学中不会确立为重点,我们举一个案例来说明 :有一名老师选择的是 B 版教材,其中有关现代信息技术的一课,现代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的产物,所以课文中有专门一目,讲解现代知识经济。这位老师讲解这课时,对于知识经济基本没有讲,而是把重点放在现代经济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为什么进行这样的调整呢?主要是因为考虑到学生在地理和政治等相关学科中已经对知识经济有所了解,因此这个老师做了这么一个处理。
主持人: 王老师,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呢?您是新课程改革的专家,同时又长期在一线教学,我想,对与这个问题您一定有很多实例,能不能结合例子给我们讲解一下?
专家: 新课程我教过一年,专家不敢当,不过在一线教学中确实体会到很多甘苦。关于你刚才讲的问题我们可以举两个例子来谈谈。第一个例子是 A 版教材必修二中,有关于古代农业的一课,其中在讲到古代农业的耕作技术的时候,可以选取很多材料:
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 · 图片:神农氏画像 · 《战国策》中的记载, 秦国 “ 以牛田 ” · 图片 “ 斗和翻车 ” · 图片 “ 汉代铁铧 ” 这些图片可以增加学生对古代农具的认识,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这些素材还没有活起来,不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我们想让这些素材活起来,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到素材的背后所蕴涵的内容:这些看似简陋的农具,实际上是中国古代文明进步的基石。如果没有这些,整个中国文明可能就发展不起来。谓 “ 民以食为天 ” ,没有农业的发展,就不会有经济的发展,也不会有文化的繁荣。所以哪怕是一个简单农具的发明都代表了当时的社会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所以要看到这些农具在当时的社会里所蕴涵的巨大的意义。
我们再举一个世界史的例子, A 版教材必修一中关于《美国 1787 年宪法》这一课。我们扬州市曾经组织高一历史教师会课,当时我们扬州市教育局选的就是这节课。在这一课中有很多素材,我们老师在课程中都用了。比如自由女神像,有的老师在课程一开始就打出这幅图片,学生一看到自由女神像就想起了美国,实际上它的背后还有美国的价值观念。还有的老师选择了另外一些图片,我们知道这一课《美国 1787 年宪法》的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就是三权分立,权利制衡的价值观念,所以他就选了美国国会、总统府,还有最高法院这三幅图片,让学生在课程的一开始就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所以这个素材就活了起来,它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了。这个问题我记得陈校长还专门写过文章讨论过,一定有很多真知卓见,我们请陈校长再来介绍一下。
专家: 是的,这一课,我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曾经进行了设计,但是却发现了一些困惑。教材中提供了很多素材,我们用这些素材,是为了帮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要达成教学目标,教材提供的素材还是不够全面的。
专家: 就是说还要增加素材。
专家: 对的,要添加一些素材。在这一课,教材中提出了三个事情:第一个是年轻美国的组建;第二个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宪法;第三个是从邦联到联邦。其中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告诉学生 1787 年宪法制定的背景。教材中提到邦联制度的松散给美国带来了危机,那么这个危机是否是导致 1787 年宪法制定的直接因素?这里面其实有一个环节,就是当美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