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浓度的测定方法总结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0:50: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蛋白浓度的直接测定(UV法)

这种方法是在280nm波长,直接测试蛋白。选择Warburg 公式,光度计可以直接显示出样品的浓度,或者是选择相应的换算方法,将吸光值转换为样品浓度。蛋白质测定过程非常简单,先测试空白液,然后直接测试蛋白 质。从而显得结果很不稳定。蛋白质直接定量方法,适合测试较纯净、成分相对单一的蛋白质。紫外直接定量法相对于比色法来说,速度快,操作简单;但是容易受 到平行物质的干扰,如DNA的干扰;另外敏感度低,要求蛋白的浓度较高。 (1)简易经验公式

蛋白质浓度(mg/ml) = [1.45*OD280-0.74*OD260 ] * Dilution factor (2)精确计算

通过计算OD280/OD260的比值,然后查表得到校正因子F,再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最终结果: 蛋白质浓度(mg/ml) = F *(1/d) *OD 280 * D 其中d为测定OD值比色杯的厚度 D为溶液的稀释倍数

二.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目的】 1. 学习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 2. 掌握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 大多数蛋白质分子结构中含有芳香族氨基酸(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使蛋白质在280nm的紫外光区产生最大吸收,并且这一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值与蛋白质浓度的成正比,利用这一特性可定量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紫外吸收法可测定0.1-0.5mg/ml的蛋白质溶液,此操作简便,测定迅速,不消耗样品,低浓度盐类不干扰测定。因此,此法在蛋白质的制备中广泛应用。 【实验材料】 1.实验器材 试管及试管架;50毫升容量瓶 2只;移液管;紫外分光光度计。 2.实验试剂 (1)标准蛋白质溶液:精确配制2mg/ml的酪蛋白溶液。 (2)样品溶液:配制约0.5mg/ml的酪蛋白溶液作为未知样品溶液。 【实验操作】 1. 绘制标准曲线 取7支试管按下列各表加入各试剂: 管号 0 1 2 3 4 5 6 试剂 标准蛋白质溶液(ml) 蒸馏水(ml) 蛋白质浓度(mg/ml) 0.0 8.0 0.000 0.5 7.5 0.125 1.0 7.0 0.250 1.5 6.5 0.375 2.0 6.0 0.500 2.5 5.5 0.625 3.0 5.0 0.750 试剂加完后摇匀,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于280nm处以0号管为对照,分别测定各管溶液的光密度值。以光密度为纵座标,标准蛋白溶液浓度为横座标,绘制出标准曲线。 2. 测定未知样品 取样品溶液4毫升,加蒸馏水4ml混匀,在280nm下测定其光密度值。 【实验结果】 根据样品溶液的光密度值,在绘制好的标准曲线图中查出样品溶液的蛋白质含量。 二、比色法蛋白浓度测定蛋白质通常是多种蛋白质的化合物,比色法测定的基础是蛋白质构成成分:氨基酸(如酪氨酸,丝氨酸)与外加的显色基团或者染料反应,产生有色物质。有色物质的浓度与蛋白质反应的氨基酸数目直接相关,从而反应蛋白质浓度。

三.双缩脲法(Biuret法)

实验原理

双缩脲(NH3CONHCONH3)是两 个分子脲经180℃左右加热,放出一个分子氨后得到的产物。在强碱性溶液中,双缩脲与CuSO4形成紫色络合物,称为双缩脲反应。凡具有两个酰胺基或两个直接连接的肽键,或能过一个中间碳原子相连的肽键,这类化合物都有双缩脲反应。紫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而与蛋白质分子量及氨基酸成分无关,故可用来测定蛋白质含量。测定范围为1~10mg蛋白质。干扰这一测定的物质主要有:硫酸铵、Tris缓冲液和某些氨基酸等。9 L' B P n! 试剂与器材

试剂:' T! `$ d3 V, J% A

(1)标准蛋白质溶液:用标准的结晶牛血清清蛋白(BSA)或标准酪蛋白,配制成10mg/ml的标准蛋白溶液,可用BSA浓度1mg/ml的A280为0.66来校正其纯度。如有需要,标准蛋白质还可预先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氮含量,计算出其纯度,再根据其纯度,称量配制成标准蛋白质溶液。牛血清清蛋白用H2O 或0.9%NaCl配制,酪蛋白用0.05N NaOH配制。1 ^) ^+ }: ~1 L2 ~ N\

(2)双缩脲试剂:称以1.50克硫酸铜(CuSO4·5H2O)和6.0克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用500毫升水溶解,在搅拌下加入300毫升10% NaOH溶液,用水稀释到1升,贮存于塑料瓶中(或内壁涂以石蜡的瓶中)。此试剂可长期保存。若贮存瓶中有黑色沉淀出现,则需要重新配制。 器材:) m, W4 G% C9 ~, w) O

1.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q A4 S8 X9 t, n 2. 比色杯 3. 大试管15支 4. 旋涡混合器等。

操作方法2 G0 ?3 _+ ^- h) F V

1. 标准曲线的测定:取12支试管分两组,分别加入0,0.2,0.4,0.6,0.8,1.0毫升的标准蛋白质溶液,

用水补足到1毫升,然后加入4毫升双缩脲试剂。充分摇匀后,在室温(20~25℃)下放置30分钟,于540nm处进行比色测定。用未加蛋白质溶液的第一支试管作为空白对照液。取两组测定的平均值,以蛋白质的含量为横座标,光吸收值为纵座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的测定:取2~3个试管,用上述同样的方法,测定未知样品的蛋白质浓度。注意样品浓度不要超过10mg/ml。

此法的优点是较快速 ,不同的蛋白质产生颜色的深浅相近,以及干扰物质少。主要的缺点是灵敏度差。因此双缩脲法常用于需要快速,但并不需要十分精确的蛋白质测定。

四.BCA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目的】 掌握用BCA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 BCA检测法是Lowry测定法的一种改进方法。与Lowry方法相比,BCA法的操作更简单,试剂更加稳定,几乎没有干扰物质的影响,灵敏度更高(微量检测可达到0.5μg/ml),应用更加灵活。 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能与Cu络合生成络合物,同时将Cu还原成Cu。二喹啉甲酸及其钠盐是一种溶于水的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和Cu结合生成深紫色的化合物,这种稳定的化合物在562nm处具有强吸收值,并且化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故可用比色的方法确定蛋白质的含量。 【实验材料】 1.实验器材 721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槽;移液管;微量进样器;试管架和试管。 2.实验试剂 (1) BCA试剂的配制 ① 试剂A,1L:分别称取10g BCA (1%),20g Na2CO3?H2O (2%),1.6g Na2C4H4O6?2H2O(0.16%),4g NaOH (0.4%) ,9.5g NaHCO3 (0.95) ,加水至1L,用NaOH或固体NaHCO3调节pH值至11.25。 ② 试剂B,50ml:取2g CuSO4?5H2O (4%),加蒸馏水至50ml。 ③ BCA试剂:取50份试剂A与1份试剂B混合均匀。此试剂可稳定一周。 (2)标准蛋白质溶液:称取40mg牛血清白蛋白,溶于蒸馏水中并定容至100ml,制成400μg/ml的溶液。 (3)样品溶液:配制约50μg/ml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作为样品。 【实验操作】 1.绘制标准曲线 取6支干燥洁净的大试管,编号,按下表加入试剂。 管号 1 2 3 4 5 6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