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园林理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6 5:41: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我们生活环境中充斥着越来越多人工制品,“自然”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是,人是从自然中走出来,人离不开自然,于是人们开始呼唤回归自然,而园林作为人们“第二居所”,也就责无旁贷地成为现代人接近自然、感受自然捷径。中国传统园林中“自然观”与当前人类发展和城市发展中生态学、美学、园林工程学应用有着某种不谋而合趋同,所以重新全面地反悟中国传统园林“自然观”,会对中国现代园林建设有所启示,对于正确解决人类面临生态危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坚持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1、关于自然认识

远古时期人们对自然界许多事物都怀着敬畏心理,把一切自然物和自然现象视为神灵化身,从而形成了自然崇拜,认为自然就是神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具有丰富内涵。对于“什么是自然”,不同人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从不同方面去回答,都可能会有不同答案。在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发展过程中,“自然”一词表现特征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中国汉字文化方面

蒋锡昌说:“《广雅释话》:然,成也。自然指自成而言。”简单地说“自然”就是自己如此。详细地说:“自然”“然”,是助词作形容词或副词词尾,以助语意;其引申义有肯定含义。“自”一义与“由”、“从”为相似义;另有躬、亲、自己含义,与“他或它”相对,“自”者“非他(它)”也。更进一步地说,“自”是:“不借助他者力量,但凭自身内在动力”。“自然”因此也就可以说成:“不借助他者力量,但凭自己内在动力,而成为如此。”这是原义,“自然”一词有很多引申义。《辞海》中对自然给出了六种解释:①天然,非人为。②不造作,非勉强。③犹当然。④无意识,无目,无为无造。⑤道。⑥人自然本性和自然情感。“自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一个经常使用词,其含义主要有:①名词:自然界、大自然。如“回归自然”。②形容词:不造作,非勉强。可用来形容人神情、态度、穿着、文笔等。③虚词:犹当然,自然而然,作为虚词使用。

1.2 中国传统哲学方面

在中国,“自然”一词最先出现在《老子》中,“自然”就是道,就是无为。三国魏何晏《无名论》:“自然者,道也”;《论衡·谴告篇》:“夫天道,自然也,无为。如谴告人?戯穩?牢>ā? ?? ,是有为,非自然也”;《庄子·外篇·田子方第二十一》:“夫水之于汋也,无为而才自然矣”,意思都是说只有“无为”才能达到“自然”。

“自然”也指人自然本性和自然情感,与“名教”相对。如三国魏嵇康《难自然好学论》:“六经以抑引为主,人性以纵欲为欢,抑引则违其愿,纵欲则得自然。”

1.3 中国文学艺术方面

《诗品》在品价颜延之时借用汤惠休话说:“谢(灵运)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彩镂金。”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反对绮丽,提倡清真;苏轼《定惠院海棠》诗:“自然富贵出天资,不待金盘荐华屋。” 认为自然美是天然形成,是人工雕琢很难达到。可见,中国古代文学提倡“自然”,反对人工“雕琢”。

1.4 中国书画艺术方面

书、画艺术都讲究“艺法自然”,东汉书法家蔡邕《九势》:“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矣,阴阳既生,形势出矣。”王维《山水决》:“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对于古典山水画来说,“自然”就是“道”,就是“真”,就是“美”,就是“生命”。“妙造自然”、“同自然之妙有”、“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等命题足以佐证。

1.5 中国园林艺术方面

中国传统园林和绘画艺术一样,也是要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思想根本特征是“自然”,诸如“有若自然”、“妙在自然”、“宛若自然”之语,每见于园林史乘。园林艺术中“自然”就是要“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自然可爱”,而不是“人工做作”,“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

1.6 西方人一般认识

在古希腊和中世纪,根据柏拉图思想,“自然”(nature)一词指是世界本质而不是自然界丰富多样现实本身。后来,在西方“自然”(nature)逐渐演变为“自然事物总和”意义。所以

现代欧洲语言“自然”(nature)基本上包含两种含义:第一是指“自然物集合”,第二是指“自然本性”,即是一个principium,或说本源(souce)。但现代欧洲人总是忽略其原义,而更多地在“集合地意义上用于自然事物总和或聚集。”

2、中国传统园林中“自然观”

《说文》云:“观,谛视也。念,常思也。”观念是对事物看法和认识,自然观就是指人们对自然观念,即“人们对自然界总认识”,是人们世界观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实践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人们自然观也是相应发展变化。中国传统园林包括了从殷周园林起源形式“囿”、“台”等到明清时期人工山水园,以及清后仍然按照古代传统造园思想、造园手法所营建园林。中国传统园林中“自然观”指在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中所体现关于自然理念和审美标准,即中国传统园林美学中自然观。“造园思想核心是人们自然观念,不同自然观念是形成不同造园体系内在原因。”从“自然观”视角来研究中国园林,就是从深层次一个角度来认识中国园林本质。

传统园林无论中西,无论强调师法自然,还是强调高于自然,其实质都是强调对“自然”艺术处理。文中把中国传统园林中对“自然”艺术处理分为三个方面:①在园林中“表现什么样自然”,②在园林中“如何表现自然”,③“什么样园林是自然”;不同时期人们自然观、人生观、审美观以及社会条件不同,在园林中表现“自然”内容、表现方式以及“自然”审美标准会有所不同。

2.1 中国传统园林中表现自然内容主要特征——“表现什么样自然”

2.1.1 神话中自然

园林原始形式灵台、灵沼都是人们对自然山川、河流崇拜,从而摹仿产物。如《山海经·大荒北经》曰:大荒之中“有系昆仑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向。”《三秦记》曰:“昆明池中有灵沼,名神池”。园林是人们用艺术手段对理想中宇宙摹仿,秦汉时代帝王理想境地就是神仙境地。秦始皇开创“一池三山”模式,就是对蓬莱神话象征摹仿。《秦记》云:“始皇都长安,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史记·秦始皇本纪》裴骃《集解》引《括地志》)从此,“一池三山”成为中国传统园林基本模式,这正是人们对神仙境地向往,而象征性建造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