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复习(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3 10:18: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二章 构造地貌 1、名词

构造地貌:构造地貌是主要由岩石圈构造运动造成的地表形态。由于它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产物,所以也称为内营力地貌。

海岭:海岭是大洋盆地内部大型正地形的总成,不包括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大洋中脊是一条纵观世界各大洋的洋底山系,全长约80000km,通常位于大洋中部,但在太平洋洋脊则在大洋东侧。

2、简述构造地貌分哪几个级别。

全球构造地貌----大洋和底部;

大地构造地貌----如大陆上的褶皱山脉,大型拱起高原,海底的洋中脊,海岭和深海平原等。是地壳运动,大地构造的表现。

地质构造地貌-----指由断裂、褶皱和火山等作用形成的地貌。是断裂、褶皱和火山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貌,有的是地质构造经外力剥蚀出露的产物。

3、简述洋底地貌类型与特征。

4、根据新生代板块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大陆边缘可分为哪些类型?请举例说明。

大陆边缘可分为稳定大陆边缘和活动大陆边缘。

稳定大陆边缘以大西洋西侧的美洲和欧洲、非洲大陆边缘比较典型,这种大陆边缘通常有几千米以上的中、新生代陆源碎屑沉积物,形成宽阔的大陆架没有活火山,地震活动极少;

活动大陆边缘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周围,也称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此外也分布于大西洋的西印度群岛、马来半岛。其结构比稳定大陆边缘复杂的多,是构造运动最强烈的板块边界,现代火山作用和地震活动相当普遍。

5、简述陆地板块边界活动带构造地貌类型与特征。

陆地板块边界活动带构造地貌类型分为新生代褶皱山带与大陆裂谷带。

新生代褶皱山带构造运动强烈,有频繁的地震,某些地段近期还有火山活动。板块的碰撞也使岩层受强大水平挤压力,造成巨大的深断裂、逆冲断裂、褶皱和倒转褶皱,是新生代地层可能被掩埋在古老地层之下,成为巨型褶皱推覆体构造山脉。

大陆裂谷带其地壳厚度一般不足30km,小于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地震显著,裂谷底部有火山喷发和岩浆溢流活动。预示着新洋壳的生长。

6、陆地构造地貌类型与特征。 系

(一)山地 特征:相对高度>200m,包括山岭、山脉、山

(二)高原与平原 特征:地形平坦,略有波状起伏。平原海拔<200m,高平原可达几百米,高原海拔高于1000M,可分为堆积平原,构造平原,高平原,剥蚀平原

(三)盆地 特征:是低于周围山地的负地形,按照成因不同可分为构造盆地,侵蚀盆地,堆积盆地。

第二章 构造地貌

1、名词:构造地貌:是指主要由岩石圈构造运动而成的地表形态,是地球内部

物质运动的产物,也称内营力地貌。

海岭: 大洋中脊:

2、简述构造地貌分哪几个级别。 3、简述洋底地貌类型与特征。

4、根据新生代板块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大陆边缘可分为哪些类型?请举例说明。

5、简述陆地板块边界活动带构造地貌类型与特征。 6、陆地构造地貌类型与特征。

(一)山地 特征:相对高度>200m,包括山岭、山脉、山系(<<<)

(二)高原与平原 特征:地形平坦,略有波状起伏。平原海拔<200m,高平原可达几百米,高原海拔高于1000M,可分为堆积平原,构造平原,高平原,剥蚀平原

(三)盆地 特征:是低于周围山地的负地形,按照成因不同可分为构造盆地,侵蚀盆地,堆积盆地。

第三章:风化作用与坡地重力地貌 一、名词解释

1、重力地貌:坡面上的风化碎屑和不稳定岩体、土体主要在重力并常有一定水分参

与作用下,以单个落石、碎屑流或整块土体、岩体沿坡向下运动所导致的一系列独特的地貌。

2、蠕动:是指土层、岩层和其风化碎屑物在重力作用控制下,顺坡发生的十分缓慢移动的现象。

3、倒石堆:崩塌下落的大量石块、碎屑物或土体都堆积在陡崖的坡脚或较开阔的山麓地带,形成倒石堆(岩屑堆或岩堆)。 4、风化壳:被风化了的岩石圈的疏松表层。 二、问答题

1、 简述风化作用及其类型

风化作用概念:出露地表的岩石为了适应地表常温、常压的新环境而必然发生的一种变化过程。

(一)物理风化作用(水分、温度、外力)

(二)化学风化作用(溶解作用、水解作用、水化作用、碳酸盐化作用、氧化作用、生物化学作用)

2、简述崩塌形成的条件和触发因素,崩塌堆积地貌的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