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8 14:50: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无解说词环境下纪录电影的价值表达
作者:叶济舟
来源:《传媒论坛》2018年第07期
摘 要:音乐音响作为纪录电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纪录电影的叙事风格与叙事结构,在无解说词的环境下,音乐音响更能形象地体现出来,给人以更为主观的视听享受。本文将以无解说词为前提要素,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大电影的画面内容、音乐音响等角度进行分析,探究其在无解说词环境下的价值表达。
关键词:《我在故宫修文物》;无解说词;价值表达;画面镜头 中图分类号:G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2018)07-0-02
在影视声音中,解说词作为一种画外音的表现形式,是电视纪录片、纪录电影声音语言系统的构成之一,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向观众传达影片背景、人物、情节等信息,并且在画面切换组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解说词作为一种独特的方式也成为纪录片或纪录电影中的重要线索。然而,对于纪录电影来讲,视听艺术作为其本质特征,最重要的是视听语言为主的体系,这就意味着如果画面的表意功能被弱化,纪录电影就失去其基本特征,削弱了区别于文字外的视听功能的特殊性。
近年來,以“故宫”为题材的纪录片层出不穷,无一例外,他们侧重体现故宫的恢宏气势,用大量解说词为观众制造历史真实感,将解说词形式作为纪录片的重要甚至主要刻画线索。《我在故宫修文物》却独辟蹊径,无论是在前期的策划、中期的拍摄还是在后期的剪辑,运用极小的成本创造出极为惊人的精神财富。镜头的焦点不再是故宫本身,而是脱胎于历史厚重,聚焦于以故宫为代表的那一群共和国的匠人。采用无解说词的艺术形式,极大地拓展画面所带来的视觉效果与深层内涵。而在无解说词环境下,主题音乐、环境音响等影视声音的运用更是表现出浓浓的生活气息,采用微末叙事的手法,表现出文物修复师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和其中所深深体现出的大国工匠精神,从而构成了纪录电影最终表达的主题。
“除了人的语言外,一切东西都会说话,从大海的细语到大城市的一片嘈杂,从机器的轰鸣到秋雨敲窗时的淅沥之声,这一切都向我们倾诉着生活的丰富内容,不断地影响并支配着我们的思想和感情。”著名美学家贝拉·巴拉兹这样论及电影环境声。环境声赋予环境以信息与情感,《我在故宫修文物》大电影中,由于解说词的独特存在方式,环境音响更是必不可少的声音元素,不管是对文物修复工作环境的塑造,还是情感与人文的碰撞,都起到独特的作用。 一、拓展画面内容
电影传递信息的不只有画面,还能充分利用观众的想象力,通过声音让观众想象画面以外的内容。《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独特之处,便如前文所讲,是专注于对人物的塑造与在故宫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生活细节的把控。故宫,不仅仅是历史的冰冷与建筑的风霜无情,更是一种生命的独特喜悦与活力。在此中基调下,纪录电影的拍摄极大地拓展画面本身的内容,甚至延伸到对于故宫本身的外在延伸与内在升华。《我在故宫修文物》片头有一个开门的场景,摄像机拍摄的画面是门的外侧,观众只能看到故宫门的外侧,然而通过音响,我们可以听到开锁的声音,解开锁链的声音,由此打破画框,延伸画面,使观众“看到”门内侧一个保安的开门的行为动作。再比如在拍摄在屋内的修复人员时,我们可以听到鸟鸣、猫叫还有风吹树叶的声音,观众就可以想象屋外是有着枝繁叶茂的大树、有乌鸦又有猫的环境这样一来还可以为后面叙述工作环境铺垫,也不会特别突兀。
二、加强画面真实感,渲染烘托环境气氛
在《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大电影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很多地方都未经过处理的噪音,在影片中的一个场景里,观众首先看到的不是画面,而是听到修复工具轰隆作响的声音。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前期拍摄与最后的电影效果,制作方会对声音进行大量处理,甚至是全部采用配音。而《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大电影则大规模保留了修复师在工作时的各种环境声音:乐器打击的声音、向古字画洒水的声音、钟表走动的声音等。这些同期声十分真实地还原了故宫修复师的工作环境,将现场的气氛、人物的情绪直接传达给观众,从而增强了整个的纪录片画面感染力。我们可以从片头打开门的过程中,听到木门缓缓打开时嘎吱嘎吱的声音,表现慢节奏的故宫生活;工作人员打枣子时,枣子掉落在纸上、地上啪嗒的声音,体现了历史古城中活跃欢乐的氛围;修复文物时,师傅向古字画上洒水的声音、刮漆填补损坏文物表面摩擦时的声音、调试钟表时滴滴答答的声音……观众从种种细腻的声音可以深深地体会到故宫修复师的工匠精神,这些声音也无一不体现了师傅们修复文物工作的细致、耐心和专注。 三、增强画面的生动性
在《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大电影中,有一个段落是修复师在修复康熙皇帝六十大寿屏风,修复师屈峰讲:“它木头收缩了,收缩以后它形成裂缝……只能在这个缝隙里面摘嵌条,把它的形给它随上。”这段通过修复师自己的解释来叙述屏风的具体修复方法,极为生动直接。而在《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大电影中,大量运用了这样的修复师自己的语言。它从第一人称的视角,改变了以往纪录片解说词中用第三人称看待事物的角度。而且修复师大多是边忙着手头工作边说话,语言的运用更加平易近人,更具有生活化的特点。这些同期声的运用不再是纯粹的文字符号,而是一种情感与画面的复杂融合,从文物到文物修复再到文物修复这群人。这些同期声的运用使得拍摄者与角色融合,状态自然生动,达到了画面与同期声双赢的效果。
四、体现静态画面的动感,有一定的象征作用
《我在故宫修文物》多处采用空镜头衔接故事,比如对天空白云、院中动植物等,这部影片空镜头的时长都较长,为了不是观众感觉乏味,配上了鸟笼被风吹得嘎吱嘎吱的声音、微雨打在叶片上的声音、猫咪舔食物的声音,都赋予画面生动感。在电影的拍摄中,文物之于这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文物修复师都是充满生命与活力的,便如同木器组组长说过:“制物先制人。”导演的关注焦点在于文物修复师的点滴,在于对文物本身的传承与活力,将影片赋予浓郁的生活气息,成功地挖掘出对于故宫展现的不同视角。影片同时也给展现了故宫静谧的大环境下一点点的小生机,这无尽的生机,用日常承载厚重,也象征了文物修复工作者对于故宫的作用,尽管展示文物时他们的付出并不为观赏者所知,但是他们却是故宫以及故宫博物院保持生气的重要存在。 五、小结
纪录电影、纪录片是人文主义的产物,它所聚焦的内容不同于其他的艺术作品,它将现实生活作为视觉的主导内容,真实性的特征是其艺术的本质核心。因此,纪录片所呈现出的内容,从笔者的角度来理解,需要展现出真实的价值观念,纪录片导演的基本作用其实是归结于“引导”二字。“自然成纹”是纪录片以及纪录电影所要把握的价值取向。但是一直以来,纪录片、纪录电影的主观想法、主观意愿由内容生产者所掌控,观众在其价值观下形成虚拟的此价值观下的体验。“解说词和字幕更多地表现出创作者的主观认识,不同风格的纪录片通常具有不同风格的解说词。”但在人们的个性化追求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可以在其中获取属于自己的价值体验,而无解说词的纪录电影便是一种极佳的环境。在此环境中,价值观与声画关系多样化、多元化,同时也使得纪录电影更加艺术化。我们讲无解说词是纪录电影的最佳声音环境,所谓的“留白”是最佳的价值环境,不是完全抵制解说词的存在,“解说词和字幕更多地表现出创作者的主观认识,不同风格的纪录片通常具有不同风格的解说词。”我们可以在无解说词环境中通过适当的画外音将抽象的价值具体展现出来,通过人的自我发现,融入整部电影的叙事之中,形成属于纪录电影或者纪录片的心理印象。 参考文献:
[1]苏奇.“解说”形式的多样化[J].中国电视,2003(8):76-78.
[2]魏昭雅.浅析电视纪录片中同期声的运用——以《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7(3):88.
[3]张彪.电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视听语言分析[J].新闻传播,2016(12):75-76. [4]刘晓华.浅析纪录电影的电影本质和衍生——以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例[J].采写编,2017(2):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