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初柳条边的设置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0 0:18: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清初柳条边的设置

作者:郭梦頔

来源:《神州》2012年第26期

摘要:清朝柳条边的设置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清初对于关外的经济开发产生了巨大作用,同时它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由于清初流民政策发展起来的。虽然,清初流民政策对于柳条边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同时,流民的存在也成为关外经济发展的负担,加重了柳条边的消极作用。 关键词:清初;柳条边;流民

清朝统治着禁止汉人进入内蒙古和东北,实行种族隔绝,在辽宁和内蒙古修建的一条壕沟,沿濠植柳,称“柳条边”。它又名柳城、盛京边墙、条子边。柳条边是以明辽东长城为基础修建的。顺治、康熙年间先后修建柳条边于辽河流域和今吉林部分地区。清朝初年柳条边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初的历史变化。 一、柳条边的形成

柳条边是民族融合的一种表现,是清初历史发展的一种产物。“柳条边”始筑于1638年,完工于1681年。历经崇德、顺治、康熙三朝,用时四十三年基本完工。柳条边的修筑是用一条宽、高均为一米总长度为1300余公里的土堤筑成,整个土堤的外侧挖一口宽8尺,底宽5尺,深8尺,其横断面为倒梯形的壕沟,壕沟与土堤并行,土堤呈“人”’字形横亘在东北大平原上。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当时关内各省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平均24人;而辽沈地区每平方公里仅为1.7人,吉林、黑龙江尚达不到此数。可以说整个东北地区还是一片荒无人烟不毛之地,不可能为如此浩大的工程提供众多劳力。如此众多的劳力全是因反清抗清及“逃人”等获罪被流徙到此的“犯人”,挖壕沟及修筑土堤等工程全由这些“犯人”承担。这些众多的因抗清反清而获罪的“犯人”,首先遣送到盛京(即沈阳),然后去流放人犯的聚集地——开原附近的尚阳堡。仅康熙七年(1668年),尚阳堡就有因抗清反清的流徙来此的犯人达3500余人,连同家属共5914人。但清统治者为巩固满洲贵族的统治,却将流民圈禁在柳条边之外,这种严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东北地区的深入开发,致使边疆空虚,从而为以后的朝鲜半岛人们大量越垦和俄国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严禁也颇得不偿失。 二、柳条边的发展

1644年,清军进关后,便更加对东北实施封禁政策。清代对东北地区的封禁政策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政策。就其核心而言,不外乎是满族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手段。但同时他们又是整个中华民族统治阶级的代表,因此在实行这一政策时,不得不在国家和民族利益之间权衡得失,甚至要作出一定的妥协,致使在有清一代该政策执行得时紧时松,有时甚至出现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而不禁的现象。唯有乾隆帝一再严禁。然禁令甚严,仍不能阻止奉天人民私越柳条边进入吉林开垦土地,以谋生计。

根据柳条边修筑时间的先后分乾隆朝东北禁边与八旗生计之关系成的老边和新边。顺治年间分段修筑了老边。据《柳边经略》记载:“(老边)西起自长城,东到船厂,北到白威远堡,南至凤凰山止。设边门二十一座……每门设苏喇章京一员,笔帖式一员,披甲十名。”清政府在东北设边墙,置哨卡,划分边内边外,旨在限制内地汉人和朝鲜以及蒙古等人去编外采参、狩猎和垦殖。若需要进入边外禁地,则必须持其所在地方政府发给的印票,限时、限人出入。康熙十六年,清政府又先后在今辽宁省境内修建两条边墙,被称为新边。由宁古塔将军管辖(后由吉林将军管辖),周围千余里境内,遂成“禁中之地”。尽管康熙帝曾修筑新边,也严惩过一些私挖人参者,但总体上是比较宽松的。他曾大量移旗和移民实边,甚至他还通过招民封爵的的办法,招募内地人民开发东北。他所严禁的新边,也只是碍其风水宝地——长白山才严禁的。

三、设置柳条边的影响

这种封禁政策的本身,在其制定之初就已注定它的失败,其中除民间偷越、官吏渎职腐败等因素外,就是乾隆帝本人也不得不在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的冲突中,不断地做出妥协。雍乾年间,由于大规模的战事减少,大量八旗子弟过分休息,除兵差之外,他们终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渐染浮华风靡之风。他们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不兵、不民……这对于本来就升级困难的八旗子弟无疑是雪上加霜。从而使原有的八旗生计问题更加严峻。为此,乾隆帝通过定例婚丧赏银、不定期的“恩商”、加饷、增加养育兵、汉军出旗等措施,但都不恩呢那个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结果却事与愿违:“添设马甲、护军统领以及养育兵丁,饷项所得,每年不下数百万。国家恩养八旗,至优至渥。而旗人生计犹未见充足。”反而在乾隆年间发生了福州驻防汉军和水师营汉军“竞争马干粮”和反抗操练的斗争。并且有大量的正身旗人为了生计而逃旗的事件。1741年宁古塔将军奏报:乌拉旗兵“贫苦逃走者甚多”。鉴于此,1743年清政府被迫制定“逃旗法”。尽管如此,仍有许多人以身试法,甘于出旗。1745年仅山海关等八处“报逃之案,竟有二百五十余起之多。”由此可见,当时八旗生计问题严重可见一斑。 四、小结

对于清代流民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东北地区文化方面的贡献,然而清代东北地区的封禁则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政策。以后, 随着岁月的流逝,由于辽吉地区土地大量荒芜, 满族庄田主急需内地流民垦荒种地,加之各族人民特别是汉民族的反对,到乾隆年间( 1736- 1795),柳条边实际上已是荒废失修,形同虚设,就连乾隆帝对这种“形同虚设”柳条边也无可奈何地承:“其设还与不设同。”到嘉庆八年( 1803),鉴于劳动力不足而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清政府一方面表面上在东北下令封禁,但另一方面却在部分地区废除禁令。至道光二十年( 1840),由于沙俄入侵,国家财政困难, 加之有人建议“移民实边”。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为了借助于人民的力量及民垦收入,只好同意弛禁, 直至最终废驰。到如今,原来的柳条边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都成为平地, 无迹可寻, 只有少数地区如威远堡等处才能看到当年概貌, 用以教育后人,证明历史。

参考文献:

[1]《柳边纪略》,中华书局,1985年版。 [2]《明世祖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

[3]《中国人口迁移史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